广电有线的历史包袱其实并不沉重

2013-07-29 08:13:15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DVBCN主编 李远东热度:
今夜失眠(现在是北京时间7月29日凌晨1点30),想了很多,宇宙、历史、哲学、行业,摘其几处,以“意识流”的形式为成此文。
 
一直以来,广电和通信的各大论坛都在讨论广电的技术创新问题,认为创新太慢,讨论来讨论去最后都归结为体制问题。
 
最近一些卫视在热播《精忠岳飞》,笔者看过之后,有一个之前的感受更加地强烈:军事家也要懂政治,光是做儒将还不行!否则你想把坤卦走好,别人都不让你走!(顺带插一句:这部电视剧,是卫视首播,视频网站要落后几集播出)历史上是军事家但同时也是政治家的人杰几乎都有很好的结局。
 
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两者之间有一道必须打通的关节(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任督”?)——现实情况。所以很著名的古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近有“一切从实际出发”。
 
现在又联想起网友(一位有线电视“老兵”)前不久在中国数字电视论坛里发的主题帖《别了,我亲爱的广电》。又不由得想起笔者几天前第一次看到这个帖子后的第一感觉与思考的问题: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到底有何联系?它们与阴阳六十四卦的关系又是如何?笔者几天前第一次看到这个帖子后的第二感觉与思考的问题是:他离开广电有可能是因为感到广电技术的历史包袱太沉重(这也是笔者所了解到的绝大多数广电技术工作者甚至一些技术“大拿”离开广电的原因)。然而,历史包袱是否真的沉重?
 
正好,笔者又想起近日看到2013年第3期的JASIST杂志发表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数学学科馆员Aaron Lercher的文章Correlation Over Time for Citation to Mathematics Articles,其中用部分篇幅论述了非专家评价专家的问题。
 
Goldman(1999,2001)和Kitcher(1993)都叙述了非专家如何评价专家的问题。在这里,要区分两件事:一是,非专家是否有能力学到专家的本事;二是,更加困难的任务——对专家们的技能、可靠性和工作成果作比较性评价。
 
文章认为,非专家在向专家学习之前,不必非得首先评价一下专家的可靠性。但是,非专家若想对专家的可靠性做出健全的判断,则只能依赖自己碰巧了解的一些关于专家技能和成果的例子。这些例子不一定是专家的代表性成果。在经济学、医学、气候科学等领域,非专家急切需要评价专家的成果。
 
笔者看到这篇文章后,就联想到目前广电有线在技术创新上正在学习并效仿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欧美有线运营商的做法,其中,“广电有线”与文中的“非专家”有几分相似?“电信运营商及欧美有线运营商”与文中的“专家”有几分相似?这些值得深思。
 
这个“非专家”向这些“专家”学习的过程中,之前学来的很多东西现在大多数都被业内人士所诟病,但笔者认为,从中国古代最朴素的哲学观念看来,天、地、人三材需要同时具备一定的条件方能成事——天要有时、地要有利、人要有和。比如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与人们的习惯培养好之后,移动互联网才能有如今的迅猛发展之势、“信息娱乐时代”才会成为当下的发展趋势。具体到这个“非专家”向这些“专家”学习的过程,若说成是“拿来主义”则实为不妥。就比如机顶盒的软硬件与中间件被捆绑绑架,试想一下,即使最开始不是这样,那时的有线电视运营商还无“业务、平台、网络、终端、支撑系统”的整体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与当时整个ICT的技术发展水平有关),如何能做到开放平台、提供PaaS服务?即使当时能做到,那么:
 
(1)当时如何能开发出既受绝大多数用户/订户欢迎又能让他们乐于付费且负得起费的大量应用?
 
(2)当时的客服系统、支撑系统如何能跟上?至少,那时只有“数据挖掘”(题外话:但是,“大数据”与如今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又有几毛钱的关系?笔者将撰文《“大数据”对当下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是伪命题》)。
 
(3)CA/DRM与“破解”永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关系,当时的CA/DRM发展水平及其后续发展是否有一定可靠性?
 
(4)当时的网络大多是单向的,DOCSIS是一项贵族技术不好用还超贵而且网建的ROI低,其他双向化技术尚处于探索与“混战”之中,如何保证科学的双向网络建设?
 

 
所以,综上,笔者认为,作为广电技术工作者,不应人云亦云,而是要具有这样的观念: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历史包袱,而是要综合地考量“天时、地利、人和”。
 
下图是China Daily《中国日报》所刊载的一幅近期引起全球网民大讨论的摄影图片,此处不给出这幅图片为何如此出名的原因(否则就跑题了),只是觉得可以用在本文里面——注解可以是“青蛙需要遮雨否?”
 


责任编辑:李远东

为您推荐

全国广电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构想(上)

概述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还没有完成网络整合,网络的规模效益难以形成,国家和省广电骨干网络的开发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各地的网络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节目平台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网络及内容资源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网络的互联互通依赖于电信运营商。这种态势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广电系统的节目资源不再有垄断地位,那么广电的优势就会丧失殆尽。为此,本文做出构想:(1)启用全国及各省骨干网,建立统一的广电骨干传输平台,把它作为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网,在其上首先实现广电系统内部的互联互通;(2)建立各种应用平台,整合广电系统的内容(节目)和网络资源,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建设广电系统的数字电视电

全国广电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构想(下)

本文作者毛卫兵先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程硕士研究生,莱州市广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毅先生,中广影视传输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文立先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国家广电网络互联互通的实现鉴于IP将成为全球通用的传输协议,可以考虑在广电骨干网上统一采用IP技术,包括IPoverSDH、IPoverDWDM等。到达服务平台的中心机房后,用高端路由器实现和本地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网的无缝对接。在发达地区,SDH网络已经连通到了县。如果这些县的HFC网络具有相当的规模且拥有比较庞大的用户群,就可以考虑把服务平台建到县级。如果SDH网络没有延伸到县,则要视该县网络建设和用户数量的情况来确定,如果条件不

山西广电多媒体局视频直播系统方案

一、用户需求1、山西广电多媒体公司有下属四公司,因此需要通过该系统在Internet/Intranet上进行实时音视频传输。每个分公司都有众多的用户来收看公司直播节目。2、公司将利用这套系统实现新闻发布会、商贸展览、商业宣传、开业典礼、员工聚会、公司庆典等网上现场直播,使之被全公司员工以及外地客户资源共享。3、山西广电多媒体总公司希望能够通过本系统,可以对下属四公司员工以及自己的客户进行远程培训,从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网络投资价值。4、其它需求:·一期400路并发,二期扩充到1000路并发;·接收到音视频质量高,声音连续、不花屏、没有丢帧现象,系统资源的占用率低;·支持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