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C2013:DVB+OTT让电视超越电视

2013-11-13 17:13:38来源:慧聪广电网 热度:
ICTC2013举行期间,杭州西子湖畔举办了一场DVB+OTT高层研讨会,由互动联盟专家包冉主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科院总工程师杨杰、工信部互动媒体联盟副秘书长杨崑、未来电视副总裁高建国、中广互联总裁曾会明、歌华有线副总吴瞻明、东方有线王明敏主任、新疆广电总经理陈长伟、湖南有线董事长邓秋林、宁夏广电副总周勇、四川广电副总李黎、广东广电市场总监彭鹏、太原广电总经理王宁等业界人士纷纷出席会议,分别作出讲话,就政府、协会、运营商的角色对广电目前的现状进行了诠释,共同探讨如何应对OTT,提升有线网价值。
 
防守?进攻?顺其自然?融合共赢!
 
前有OTT盒子层出不穷,后有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穷追不舍,有线运营商手握直播、高清、专网三大王牌,是严防死守?还是向互联网电视进军,在这些屏幕上占有一席之地?抑或顺其自然,任由时间和市场自行处置?
 
防守?互联网电视的低售价,好体验,多功能,极易引起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捧。如若严防死守,会不会让新一代用户干脆放弃有线网。如果说这还是一种极端现象,那么随着互联网电视用户规模的扩大,互联网内容的愈加丰富,入户带宽越来越宽,有朝一日,会不会有线运营商反而变主动为被动,被互联网电视厂商们牵着鼻子走。进攻?依托多年来广电运营经验和用户基础,利用自有网络独立打造属于广电的OTT平台,与互联网一较高低,但所需的强大资金,市场运营能力是否可以支撑得住。顺其自然?仍保持现有模式,OTT走OTT的阳关道,DVB走DVB的独木桥,看是互联网电视最终能一统江山,还是广电与其平分天下。
 
似乎所有选择,都有着不可逾越和不可规避的问题与阻力。是否还有其他更合理,能让广电变被动为主动的好方法?佳视互动总裁洪钧认为,OTT电视的风靡也许是广电抢占其终端的一个商业机会,运营商应该拥抱这个机会,佳视与小米合作推出的高清数字电视盒子与广电之间并不是对抗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他认为,在传统前向收费和后向收费之外,或许还有更好的多方共赢的DVB+OTT的合作模式。
 
所有战争引爆的都是一场内战
 
客观来讲,智能电视及互联网电视所推动的OTT,能够降低有线电视用户的流失,甚至还能有所增长,准备拔掉的可能因此而保留,有些已经停机的可能因此开机了。然而,除了直播,除了每个月二十块钱左右的基本收视费,有线还能得到什么?视频点播,种类繁多的增值业务?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收入中基本收视费占62%,专网传输、初装费、落地费等本质上与基本收视费息息相关的收入合计占20%以上,来自用户层面的收入中付费电视、宽带接入收入占10%多一点,而整个行业所畅想所憧憬的数据增值业务收入比例额仅为5%左右。
 
就小米电视、小米盒子为代表的OTT+DVB的盒子大量出现,针对广电过去传输垄断的DVB直播业务承载在公共互联网上这种形式,对于广电运营商而言,似乎是被过顶。中广互联曾会明也提到,“当我们广电还在考虑是否融合OTT的时候,却发现现在是OTT+DVB了。其实OTT不违背任何政策,用了你的直播流,又屏蔽了你的增值业务,你在前端发现不了用户发生了什么改变。”不同的行业站在各自的利益角度在市场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作为广电,一定不愿意只有直播流在里面,佳视互动这款盒子,今年在小米的发布会上发布,很多人也在说小米拿着这个盒子来革广电的命,但是确切来说并不是要革谁的命。很多人把它叫直播盒,但它并不仅解决直播的问题,洪钧介绍,“利用这款盒子可集成广电时移、回看、VOD等增值业务,还能将EPG的管理权及应用商店的管控引入整合进来,由广电来定制化,帮助广电把业务放到互联网电视屏幕上。”确切的说它并不是一个直播盒,而是高清数字电视盒。
 
所有战争引爆的都是一场内战,坦率地说,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法对传统产业确实是有冲击的,如果不积极引入和自我改造,只是减缓,根本不能根除风险。毕竟有线网络受限于政策和体制,其运营机制是“硬”的,而非“软”的,如何借鉴互联网思维来推动广电自身转型,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广电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有同轴电缆网络,而且在视频内容和服务上也更有优势,目前面对OTT,重点在于如何整合起来,如何打通。广科院总工杨杰认为广电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策问题。运营商们也一再提到,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和商业模式的问题。
 
小米做的事情不仅一家在做,OTT对广电有冲击,是否持久冲击呢?广东省网市场总监彭鹏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广电行业有些底气不足,OTT造成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他认为,通过OTT的冲击,会对广电的思路和内容整合有所启示。“弱国无外交,只有发展好自身网络才能跟互联网谈合作。”资本优势、创新的体制是互联网的优势,大带宽接入是电信的优势,广电本身也在变化,发展高清双向业务,努力改善用户体验。
 
有线网络和直播是广电立身之本,必须把这个基础做大做强,否则在市场的博弈中就丧失了安身立命的优势,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表示“要跳出广电看广电,提升夯实网络基础设施,主业做精,产业做大,承载更多业务,形态更广,体量做大,基础做扎实。”
未来电视副总裁高建国在谈到未来电视如何与有线合作时谈到“拥抱互联网并不是拥抱互联网电视,有线网主要还是在用智能终端,不太适合互联网模式,但是佳视的小盒子其实对有线网也带来了机遇,用互联网的模式去做增值业务天地更宽广。互联网和有线网应该找到一个好的合作模式。未来电视可能会引进带有差异化的内容,跟有线网合作。如果是非智能终端,我们也能对接,比如与河南省网的合作,但是我们更愿意对接智能终端。”
 
有线应对策略一定是DVB+OTT
 
不管是对互联网电视还是电视互联网的探讨,行业透露出来的信号是DVB与OTT融合的趋势愈见明显,虽然目前双方的合作面临一些困惑。正如中广互联CEO曾会明表示,DVB和OTT真正的融合需要建立在有线运营商平台化运营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把DVB、OTT所代表的有线运营商与互联网电视牌照商及内容商的资源和能力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与互联网的打通,实现合作共赢。中国互动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也提到,面对OTT的冲击,广电最佳的方式是疏导而不是围堵,把它引入到你的运营体系里来,这样压力会小得多。线上线下的结合是重点,不要去抢应用商店的应用,我们拼的是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更多是整合本地的资源,同时,在引入OTT的时候,用户信息绝对不能让位给OTT。
 
东方有线王明敏主任则抛出了几个有现实性的问题“为什么去年还在谈DVB+OTT,今年就在说OTT+DVB了?DVB+OTT盒子和OTT盒子的差异在哪里?”其实这就是一个孰重孰轻的问题,这几个部分的价值,大家对几个功能点的评估,是有不一样的看法。有线也在深层次的探索价值点所在。最后王明敏谈到了自己的想法“用户接入和终端是必不可分的,如果分开,服务性就不敢保障了。”她认为OTT其实不是技术问题,Cable盒子并不是不能放互联网内容。并且建议要去深层次分析,希望内容的天平要增加到有线来。
 
对接OTT应该如何做?自己的互动业务又怎么开展?如何保障前期投入不打水漂?四川省网副总李黎也有这个疑问。“DVB为主,加OTT,如果没有一个互联网技术团队就只能让互联网的人做,这里面我们也担心是不是暗藏杀机。”歌华有线副总吴瞻明提出了他的顾虑。
 
目前,有线的高清互动业务正在摸索探寻之中,在投入产出没有互联网强劲的时候,广电运营商保持什么态度呢?湖南有线董事长邓秋林认为体验也是一种优势和竞争力,广电人应该以勇敢心态直面IPTV和OTT的挑战。分析新事物的冲击是什么,广电自身的优劣势何在。在OTT新鲜事物来了之后,我们不要拒绝,要研究,如果有好的商业模式,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中国人口之多,消费口味多,体验要求多,必然是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局面。湖南上高清互动服务后,很多IPTV用户要转向广电网络的服务。广电要做视频服务专家,关键在于我们要做好内容,提供丰富产品,让老百姓自由选择。“拥抱互联网这个主题太大,但是有线一定要对接互联网,所谓对接就是要打通,就是根据广电的内容,如何把它接进来,包括它的理念模式,真正把广电放到市场化的环境中。我们的资源还是要利用起来,在主导权不变的前提下,我们欢迎互联网电视进来,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合作模式,如何提高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你实现也行我实现也好,我帮助你实现更好。终端维护运营全是有线在负责,用户也放心。广电运营商希望有更多的业务形态满足用户需求,我们提供较好的优质服务,我们有线网就有希望,我们还是有出路的。”
 
长沙有线总经理许爱林提到,“关于与OTT如何对接,一定是DVB+OTT,而不是OTT+DVB,我们把它在互联网呈现的内容在有线电视网络和终端呈现,我们看中的是它的内容和模式。”广电应该以开放的心态以融合的手段DVB+OTT,目前长沙有线在和湖南卫视芒果TV对接推广业务,用户认知度和反响比较好,节目丰富且时效好。
 
如何应对OTT?太原有线总经理王宁认为应该是强壮的网络灵活的终端,支持DVB与OTT业务的融合,反对互联网触及广电底线不规范的做法。并表示有线自己要把自己的阵地做好。再此基础上愿意与佳视互动合作,将普通机顶盒换成DVB+OTT的盒子。
 
歌华有线吴瞻明介绍了迎接OTT的策略,首先做好主业,在现有基础上做技术的研发和升级,同时有线与OTT合作,目前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门户(即开机的主页面)。随着有线双向网的覆盖,双方合作也会更明晰。既然OTT来袭,有线就应该正面应付,首先要深度挖掘传统业务,其次要拥抱OTT,实现价值回归重塑电视价值,再次要推进双向融合业务发展,最后要服务多屏,扩大覆盖。“一群臭皮匠凑个诸葛亮,有线迫不得已要开放,数字化以后得向IP的方向走,有线电视网络周围的设备厂商曾说过做了找死不做等死,现在这选择临到我们自己身上了,先别说死不死的事儿,还是讨论怎么做的事儿吧。”
 
最后用新疆广电总经理陈长伟的一句话收束全篇“大家都在说OTT,迎接互联网,别嘴巴说,别搞暧昧,要用行动用身体来证明自己。”希望广电用切实行动迎接产业变革。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ICTC2005--金秋十月西子湖畔盛大开幕

2005年10月23日,西子湖畔好事连连。和着西湖狂欢节的欢声笑语,第十三届"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ICTC)也如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研究委员会、浙江省广播电视局的领导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ICTC2005开幕式当天,广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杜百川代表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到会做主旨报告,重点是介绍了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的最新发展;浙江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主任、计算机学院教授鲁东明先生向与会代表做了题为《依托数字媒体网络拓展农村信息服务——广电网络发展的一种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报告。科学亚特兰大有限公司欧洲和亚洲区

章之俭先生总结ICTC2005

为期三天的“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在一片热烈的讨论之中缓缓地落下了帷幕。在大会落幕之际科讯网有幸采访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章之俭先生。章先生对记者说:“本次研讨会是参会代表人数最多的一次,参与研讨也是十分激烈,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新的高度。数字化以后给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整个行业都很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回想第六、七届研讨会的时期也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广播电视网络也面临着一个改造的问题,就怎么改、如何改大家也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那时候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IP和ATM网络,到底哪个是未来的趋势大家各执己见。当时的讨论十分激烈,整个会场都

ICTC2006将10月召开 面对新媒体、新业务

在杭州举办的“第十四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ICTC2006)”定于10月20日-22日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ICTC经十三届的发展,已经成为广电技术领域内科技交流活动中的品牌会议。90年代初ICTC诞生时,正是中国有线电视开始蓬勃发展时期,ICTC紧密地结合着中国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交流各地的发展经验,引领着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至今,会议的“有线电视”名称没有改变,但是其内涵随着技术飞速发展不断拓宽,ICTC2006面对的新媒体与新业务了。历年来,国内外著名厂商都在ICTC上发表最新技术成果,但会议的主题体现在论坛的安排上。今年ICTC在第二天、第三天下午都将用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