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参加亚洲广播展会的业界高管称,由于欧洲正苦于找到可利用的广播频段,在移动电视播放市场,亚洲将超过欧洲的早期领先地位。
行业团体DVB项目执行主任MacAvock在新加坡展会上对媒体说:“亚洲用户对手机内容的喜好超过全球其他任何地方。”
手机运营商们希望,手机电视能够鼓励用户每月多花5-10个欧元(7-13美元),以弥补语音通话销售额不断下降带来的亏损。然而,参加新加坡展会的业界高管们指出,对移动电视而言,目前业界未能在商业模式和各种技术标准之间达成一致,这两个原因阻碍了移动电视发展。
MacAvock表示,大家都认为移动电视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但当需要开支票时,所有人都面面相对无言。
迄今,全球只有一个标准得到较为普及的共识,即手持设备数字视频广播标准(DVB-H),而韩国、日本、美国和中国在采用本地技术标准。
一些其他的技术标准也在针对全球市场提出,这就阻碍了全球手机运营商用一个标准提供手机电视服务。索尼爱立信公司亚洲营销主管Chris Lee说:“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移动电视标准。”
由于在亚洲许多国家可用频段不是问题,印度和越南都开始了商业化的DVB-H广播,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也将在今年开放手机电视的商业市场。在欧洲,目前有三个国家已开始运行商业化手机电视广播。
现在绝大多数看手机电视的用户依靠第三代手机网络(3G),这就给期待已久的运营商们带来了数据传输费用,但这种办法限制了图像质量,同时也限制了用户数量的最大化。
为您推荐
在欧美及亚洲其它各地,手机电视已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之后的第5媒体形式,亦是电讯商、手机商的未来新利润增长点。这也难怪手机巨头诺基亚,开始为手机电视弄潮。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4种媒体形式相比,据诺基亚亚太区多媒体业务董事JawaharKanjilal表示,手机电视3大特点十分突出:一是时刻相伴左右;二是个人化;三是互动。据诺基亚在芬兰、新加坡的经验显示,手机电视比传统电视更优胜的地方,是能无限延长高峰收视时间。晚上8~10时一般为传统电视的收视高峰期,但在手机电视的运作中,内容供应商可将电视节目数码化后,手机用户就可在不同的时段将节目下载至手机上观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
上海文广手机电视项目即将进入商用阶段,广东省正在进行手机电视的试验。此外,其他很多省市移动电视公司也都在对手机电视市场摩拳擦掌。然而在热闹繁荣的背后,不容回避的一个隐忧是:传输标准未定,广电系很有可能再次重蹈有线电视诸侯割据的局面。抢占地盘:广电系迫不及待“本来是一块完整的玉,现在给打碎了,多么可惜的事情。”一位从事数字电视研究工作的沈先生对手机电视市场做出如此比喻。他认为,标准迟迟未定,必将导致各地方手机电视所采用标准不统一,形成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局面。一位国外芯片厂商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也认为,在中国要做一个事情显然太复杂了。主管部门没有敲定标准,各地方已经开始各自为战,这个产业恐怕永远做不
“每月30元人民币,你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国内外几十套电视节目和时下最新的电影。”谁听了不会心动呢?不管这种声音是基于哪一种传播形式传到你耳中的。2005年9月28日,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共同宣布,正式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节目。此次双方联手正式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是全国唯一具备移动手机电视运营牌照的业务。手机电视,这个终端终结者终于要跃跃登场了。流行在全球手机业的一个战略判断是,“照相是去年的大事,音乐是今年的大事,看电视是明年的大事”。尽管这些都是手机的新功能应用,但与前两件手机大事相比,后者带动的则是一个产业链。根据IMSResearch一项报告,到2010
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机电视,春天还没来到!为什么现在手机电视不能称作大众传播呢?一个简单的传播过程是由传者,内容,媒介,受众组成的,下面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比较当前的手机电视与大众传播的不同:1.烧钱的娱乐与大众的消遣广州曼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它的《手机电视系统方案要点》中认为手机电视的用户群定位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商务高端用户和追求时尚一族”大众传播之大就大在大规模生产信息与大规模受众即大众上,我国著名的传播学者郭庆光认为“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多,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这里我们仅谈手机电视受众与大众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