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的世界 究竟有多少数码厂商在觊觎

2016-01-26 15:50:16来源:搜狐科技 热度:
以往我们谈到SIM卡,一般想起的都是(天杀的)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玩手机的朋友可能还会想到docomo AT&T Verizon这些国外的运营商(尤其是CDMA和有锁机型)。而近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盛行,我们又听到了虚拟运营商,但可能并不是普及化相当强的产品,毕竟传统运营商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强大。而现在,两大数码巨头对于这块领域的跃跃欲试,让向来显得有些沉闷的格局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手机电脑做腻了 所以打算来做SIM卡?

  

近来微软在欧美地区计划推出属于自家的SIM卡,并推行自己的数据计划,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轻松地用上LTE数据网络。

微软SIM卡的特色是允许用户在没有合约束缚的前提下,用上各大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十四世行,该服务其实是微软官方推出的Cellular Data App中的附属内容,根据页面描述,它需要在Windows 10平台上工作,以及一张“微软SIM卡”。虽然这款应用当前已在Windows Store上放出,但微软尚未宣布何时启用服务。

  

可能有朋友对微软的数据服务会觉得有些惊讶,什么时候微软也开始做数据服务了。但可能大家已经忘记,其实在苹果发布iPad Air 2的时候,也同时暗暗地推出了Apple SIM。

通过在iPad中内置SIM卡,用户可以实现一张卡接入多个运营商。而通过Apple SIM,用户在切换运营商的时候只需要在相关设置中选择新运营商即可,整个过程都通过设备直接进行,不需要和运营商重新再签订合约。这种服务适用于国际漫游或者居住地迁徙,或者被优惠活动/新的资费服务吸引而产生的本地转网。

两家巨头的行动相对其在数码产品方面向来的营销无疑到低调不少,但在这片低调的过程中,是否隐藏着些什么关系呢?

运营商的格局 不仅数码厂商想入侵

  

和微软苹果相反的是,虚拟运营商的服务推出要显得相对高调不少。以国内市场为例,常见的虚拟运营商有小米、京东、阿里、海航等,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朋友使用虚拟运营商的号卡套餐。这些虚拟运营商其实都有着某些共同点:

1.具备自己的电子商城服务,小米、京东、阿里便是其中的代表。京东和阿里自不然说,小米在历代手机的更迭和发售中,通过粉丝效应和饥饿营销,也积聚了相当数量的粉丝。毫无疑问,这为数据服务的推广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2.在自家的电子商城服务中,数码产品营销是主要的获利渠道。在这方面小米显然要纯粹不少,作为国内智能终端的主力输出厂商,手机便是主营活动。而京东和阿里作为销售平台也不落下风。

3.用户习惯经过B2C/C2C的方式进行消费,并以从中获得优惠为目的。虽然电商平台的发展使更多消费者转而进入线上消费,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便利和价差。存在于消费者最根本需求的动力使得消费者和电商平台之间的粘性较强。

与数码厂商截然不同的特性和定位,使得虚拟运营商的目的自然有所不同,这更加使得运营商的未来发展格局显得扑朔迷离。

入场运营商领域 他们想干什么

  


由于身份和定位的不同,两方阵营进入运营商领域的目的其实也截然不同。对于数码厂商来说,各种SIM卡的推行其实是想建立更加紧密的用户生态圈。以往我们说到用户生态圈,或许我们考虑的是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以及软件平台与开发者之间的粘性。在过往移动互联网未甚发达的时候,这的确是一个生态圈必备的元素。在移动互联网日益成熟的时候,具备先机的厂商将网络纳为生态圈的其中一环,对于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点。

  


而对于大多数的虚拟运营商来说,由于他们的身份大多数是和服务业行业有关,所以虽然现在大多数的服务仍然是基于传统电信增值服务,但可以推断的是,当具备相当的用户层级之后,在提供传统电信增值服务为基础上,推销和运营与自身关联的服务将会成为虚拟运营商的重要渠道。可以说,服务型企业入场虚拟运营商渠道,除了是增加营收的手段,更加重要的是推广自己的服务,进一步推动自身企业的发展。

两者结合比较,从根本来说,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其他服务性企业,进入运营商服务很大程度上是想将其成为捆绑客户,增强用户粘性的行为。说到底,这其实是互联网发展到当下,为了增强用户粘性而推动的产业修补和升级。移动互联在这个时代中的意义已经不仅是互通有无的手段,资本涌动和结构复杂的背景赋予了电信增值服务更加多层面的意义。

传统的运营商未来将何去何从

正如上文所说,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其他服务性企业,进入运营商服务很大程度上是想将其成为捆绑客户,增强用户粘性的行为。这并不是仅仅的纸上谈兵,在现实中已经产生了相当的意义。在1月21日召开的2016年移动转售业务全球发展峰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谢雨琦介绍,截至2015年12月底,42家获得试点批文的转售企业中,共39家企业正式放号,截至2015年12月底,移动通信转售用户总数已达到2030万户。

用户数量的增加足以证明国内虚拟运营商在这一段时间中的运营还是对原有的格局产生了影响,这对于传统运营商影响是相当立体的。

  


显然,这将会对原有的电信增值业务产生影响。尤其是习惯进行电商经营的虚拟运营商平台,既有成熟又更懂消费者需求的运营策略,又有足够的潜在用户群体可供转化,另外结合自身平台优势推出的跨行业优惠也不容小视。上述的种种结合转化的组合拳,对于传统运营商来说将会是一种全新的冲击,对于在当下拥有更多选择权的消费者来说,成为了流动的重要动力。

  

然而,这也成为了促使传统运营商进行转型的莫大动力。传统的运营商由于有相当的技术门槛,因此不仅可以做到软硬件服务的大包大揽,而且对于市场而言也是处于相当的垄断地位。随着资本运营的愈发成熟,以及科技反作用于行业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传统运营商的地位也应该不断变化。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输出技术和服务,将原有产品的形态进行转变,甚至重新规划产品架构,以获取更广泛的利润来源和更高的利润比例,这是运营商未来将要考虑的产品层面。

在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促进下,每一个行业往后的发展态势将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发展深入渗透的必然结果。运营商的现状正是传统行业变化的体现,在暗流涌动变化万千的背景中,传统行业究竟是被革命还是抢回先机,就要看他们的变通和融合能力了。

责任编辑:葛梦洁

为您推荐

评论:电信运营商等待麦秋

2009年5月17日,距离小满只有4天,但这未必就是运营商“等待收获之季”。立夏刚过,3G尚未“大展拳脚”,价格战就如火如荼开始了:浙江移动TD套餐每月60小时包月达到80元;北京联通WCDMA最低套餐98元,语音费用最低达到0.24元/分钟;北京电信则推出160元包300小时的上网费用……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可以说,在收获来临之前,就已经有作物枯萎了。3G带来的仅仅是盛夏般的价格战吗?运营商何时才能等到利润的“麦秋至”?电信业的赢利密码截至2009年3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手机用户分别到达4.77亿、1.37

电信运营商论剑 增值业务决定成败

对于三家运营商增值业务方面的部署,Gartner公司手机行业分析师Sandy沈认为,对于运营商来说,3G规模能否扩大,关键在于能否推出足够多、且有足够吸引力的3G业务;也就是说,增值业务的业绩将决定运营商在3G时代的成败。5月17日,中国联通的WCDMA网将投入试商用运营。从此,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间的3G大战正式展开。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看来,3G之战除了将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外,还会造成运营商进一步优胜劣汰,最终形成两家巨型运营商相互竞争的格局。电信专家此番“双寡头”预言会否成真?从三家运营商3G起跑姿态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增值业务部署各有侧重5月11日,中国移动投资5亿

电信:三大运营商火拼手机电视 寄望试商用期圈地

尽管中移动手机电视业务在经历奥运期间短暂的火爆后始终未能走出低谷,但是这并不妨碍其他运营商看好该项业务。日前,《通信产业报》(网)记者独家获悉,中联通将在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推出手机电视业务,开展试商用,预计到2009年10月正式收费。显然,曾经波澜不惊的手机电视市场即将引入新的竞争者。联通出马在中移动看来,中联通WCDMA制式终端与业务的丰富将是最大威胁,手机业务无疑正是这样的威胁。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了解,此次中联通将在“5·17”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将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中移动的做法。例如,在内容来源上,中联通几乎与所有中移动的内容提供商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且在资费政策借

电信运营商积极布局SNS:短期内对业绩影响不大

中国移动旗下的SNS网站139.com5月20日在广东省上线。去年,中国电信与北京神州恒基签署合作协议,与该公司合作共同推出虚拟3D时尚社区ChinaQ,正式进军社区平台。去年10月15日,新联通在挂牌成立的同时,其旗下的SNS网站——“新乐园”也悄然上线。运营商进军SNS,一方面是巩固各自积累多年的庞大用户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用户的黏度。从短期看,运营商进军SNS对各自的业绩影响不大。运营商积极布局SNS在运营商看来,天然的优势加上巨大的诱惑是他们进军SNS的理由。“运营商进入SNS,一方面是巩固各自积累多年的庞大用户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推出自己的SNS站点为用户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增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