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汛孙凯:“互联网+”时代的极致视频体验

2016-03-24 12:03:37来源: 作者:方珍热度:
2016年3月24日,由CCBN组委会主办的媒体融合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孙凯作了题为《“互联网+”时代的极致视频体验》的主题演讲。DVBCN&AsiaOTT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会议进行全程直播。 
 
1、广电发展历程与互联网发展趋势
 
整个广电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第一个阶段是Cable有线数字时代。第二个阶段是逐渐由一个Cable服务提供者变成内容提供者,随着最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向各个行业的渗透,从互联网+走向Content时代。第三个阶段是广电业务的发展逐渐由承载向内容转型,从孤立向互联转型。
 
“互联网+”时代电视业务发展的趋势,向内容转型,向互联转型。内容为王时代来临,网民唯一选择观看哪一个提供商的时候,标准是内容更全,体验更好。广电+互联网已经成为OTT时代的标配。广电与互联网公司形成集团军作战,总结一句话就是优质内容成为广电最有利的杀手锏。未来的电视将成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广电需要灵活的云服务平台
    
如何在各个环节上保证用户体验?包括内容的发布、存储、分发、安全、播放、监控等,每一个维度上面都有很多相关的工作做,如果把这些工作全部串起来,有一个环节做得不完美,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丢失用户,所以要求团结一致把基础做好。
    
孙总认为,广电需要一套专注的、全面的、灵活的云服务的平台。
    
如何来满足那些需求呢?蓝汛推出了云视频的解决方案,包括内容服务,包括基于视频的多项增值服务,为广电牌照商、运营商和视频网站提供保障和后台支撑。
    
蓝汛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第一家第三方CDN服务公司,在2000年第一次支撑新浪网完成悉尼奥运会直播。2002年成功为CCTV全国两会网上直播提供支持,2003年起一直成功为中央电视台提供春晚提供服务保障,2015年推出了端到端的云视频的解决方案。
     
“至于我们这套整个的完整的解决方案,是一套强大而灵活的产品体系,我们支持多种业务,包括点播、直播、切片、转码、时移、录制等。包括用户端超高清推流和访问。包括服务器端动态码流自适应技术,监测服务器端负载、网络拥塞状态及冗余带宽,以控制请求调度,保障用户体验。集直播、转码、发布、存储、加速、加密、管理、统计于一体的视频管理平台。多级缓存、按需缓存,冷、热内容访问同样迅速。”
           
孙总接下来介绍了一些最近的案例。快乐阳光在2014年和蓝讯一起合作的,业务发展过程中,蓝讯帮助快乐阳光解决了一系列的服务过程的问题,既有效的提升了平台的能力也帮助快乐阳光做了业务拓展。
    
第二个服务的案例是腾讯,腾讯是蓝讯长期的合作伙伴,在最近的大概三年的时间,腾讯视频业务飞速发展,蓝讯为腾讯提供服务的带宽量越来越多,从200G上升到了1050G。
    
再次九三阅兵的直播,蓝讯参与了全部过程,在大概4个多小时直播的过程中,保证了零故障、零差错、零投诉。
    
“值对于广电的客户,我们可以绑定广电的宽带和付费电视的现有的技术业务,能够更好地保证用户的体验,推动更多的新业务、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
 
3、蓝汛的新产品IX
   
最后,孙总介绍了蓝汛新推出的产品IX。
 
“大家可能在过去的在运营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AB两地都有数据中心的时候,如果实现两个数据中心的数据交互,首先从A到运营商网络到B所在的地区的运营商的网络再接入到B,且不说传输的成本,对于传输的效率而言就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基于此,我们推出了这样一个IX。就是说我们在内容交互以及在服务的过程中,所有的CP、SP都可以接入到中心,我们相当于一个中间的桥梁,当多个CP、SP进行数据和内容交互的时候,都可以直接通过我们交换中心做内容的交互,而把南北向的流量的互动改成了东西向的流量的互动,有效的节省了成本,以及提升了传输的效率。”
    
“互联网的交换中心,美国相对来说比较多,现在已经有70多家,但是在中国,我们蓝讯推出这样一个IX,还是第一家互联网的交换中心,是首创。”
    
最后,孙总介绍说,基于互联网的内容的交互,可以提供更多的业务的分析,比如数据统计,安全防护等。“这一系列功能的提供,都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能够更多地完善我们的服务,提升我们的用户体验。”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互联网周刊:破碎的碟片

在被正式确定为中国高清碟机行业推荐标准之后,EVD在随后的时间里的行走轨迹却相当的意外—EVD所面临的产业化形势不进反退。这种意外集中体现在了今典集团与阜国身上,这对EVD阵营里的昔日战友已经公然决裂:张宝全称阜国与国外公司签署股权交换协议是“卖国”的行径,而郝杰则指责张宝全“到底是谁在套钱”。在这背后所揭露的种种利益企图和几大阵营的搏弈,以及EVD标准所真正扮演的角色,完全破坏了人们对于标准的既有思维逻辑,也抹杀了对于标准的种种期许和理想。作为之前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产业化的中国标准,EVD的前景看起来却不那么乐观。即使EVD做不成,在国家层面只不过少了几项专利;在政府层面不过多了一个没有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