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三网融合就OUT了:从CCBN看点解广电转型谜题

2016-03-28 15:31:54来源:通信产业网 热度:
日前,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1号特急文《关于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通知》的发布,再次将广电倒逼到转型的十字路口。向左看,是中国移动获得IPTV牌照,三大运营商均可开展IPTV业务;向右看,是OTT厂商带来更猛烈的视频内容冲击,产业并购加剧,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视频行业。留给广电喘息的时间已经不多,广电必须抓住“内容”这一主生产力,重拾“内容为王”红利,迎接视频时代。
 
担当转型大旗的“国网公司”运营现状究竟如何,曾经被广电认为是创新标杆的“CMMB”究竟何去何从,不能和电信运营商比管道比网络,广电又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口,CCBN2016做出了解答。
 
看点1:两年仍未一张网国网提“CHINA模式”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成立两年以来,距离其“全国一张网”的目标仍然很遥远,网络的互联互通遇到不少挑战。在CCBN2016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国际峰会上,国网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坦言:“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各省仍然自成一体。”
 
而在CCBN2016上的现场,多位来自设备商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他们的市场主攻目标还是各省和地市的有线电信网络运营商,和国网公司很少有接触。
 
针对这些现状,曾庆军也再次发声:“互联互通、全国一网势在必行。”
 
“传统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体系封闭,造成创新业务落地困难。打破如DVBCA技术的固有封闭技术壁垒,运营标准化的IP技术等重构有线电视网络,将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他表示,通过互联互通,深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带宽资源、频点资源、内容资源、家庭用户资源等特有的核心资源价值,是有线电视网络重新崛起的有力保障。
 
那么,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Comcast的多维度互联互通模式是否适合中国呢?“答案是肯定的。”曾志军表示,我们必须构建契合国网公司自身特点与定位的先进发展模式,不做盲目的舶来试验品。
 
为此,国网公司新颖地提出“国网CHINA模式”。曾志军表示,可以简单理解为“Comcast+Hulu+Internet+Netflix+Amazon”。他讲道,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视频流量增长趋势来看,谁能够掌握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里的视频流量,谁就掌握了互联网的流量。所以,在有线电视行业,特别是广播电视行业,如何把频点和视频流量变成流量,把有线电视网变成生产流量的网络,是广电能够破局的唯一出路。
 
“国网CHINA模式实际是能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从物理网络、多媒体内容、创新业务、用户终端等多个维度连通互联网的路径。”曾庆军表示,为了推进这一模式,国网提出了九大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建设骨干网络、云平台等。
 
看点2:“手持电视”成历史从此不见CMMB
 
3月24日,CCBN开展第一天,记者苦苦寻找中广传播的展位,未果。经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得知,虽然中广传播已交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管理,但是相关业务并未完成接洽,因此关于清盘中广传播运营的CCMB业务的相关情况也并无法向记者透露。
 
2016年2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文,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划归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管理,不再列为广电总局直属单位。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业界广泛评论,为何投资100多亿元的项目,最后竟然是关门大吉呢?
 
其实,早在2012年中广传播的CMMB业务运营体系以及整个产业链便应处于休克状态。CMMB是英文ChinaMobileMultimedia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简称,它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PMP、PND(GPS)、数码相机、平板电脑、PC等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颁布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决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CMMB。
 
早在2009年3月,中国移动和中广传播便签订了排他性的“TD+CMMB”捆绑营销合作协议。协议明确规定3年内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3G制式手机将不能介入CMMB领域。这一合作模式给CMMB带来了一时的辉煌,资料显示,到2010年底,中广传播已经与全国31个省级广电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省级运营主体—中广传播省级分公司,各省分公司下面的地市级子公司也相继建立起来。而2011年8月,CMMB信号已覆盖全国881个县市区,到2011年年底,CMMB更是迎来了发展顶峰。
 
TD和CMMB的捆绑看似成功,然而与中国移动的独家合作,切断了中广传播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联系。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如果与三大运营商全面深入合作,有效利用所有的用户资源,CMMB或许真能形成规模化市场效应。然而一切都只是猜测,随着与中国移动合作的终止,CMMB便注定成为过去。
 
看点3:“广电+VR”将颠覆视频产业格局
 
VR到底会火到什么程度?从目前这一领域的玩家名单足以给市场以信心。
 
近年来,除了谷歌、微软、三星、苹果、索尼等国外巨头,腾讯、华为等国内龙头企业也纷纷进入VR领域,更有无数的创业公司投身VR产业,VR应用也不断向游戏、社交、影视、教育、医疗等领域渗透。
 
在3月24日开展的CCBN2016上,VR成为这一行业盛会的新热点。辽宁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车凯强在CCBN2016主题报告会上讲到:“传统节目VR化无论在制作、播出还是观看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广电拥有无可比拟的传输优势,广电+VR的制胜点在于内容!”
 
车凯强认为,VR是人类IT历史上又一次革命性的巨变,而2016年将是VR的爆发元年,智能硬件作为入口,其普及为内容和应用市场的爆发奠定了基础,消费级VR设备将在2016年上半年密集发布,抢占消费入口。
 
如今,VR技术已被消费者真切地体验到,但是上升到行业层面,VR仍处于成长期,特别是面临内容缺乏、标准不一、各类VR设备之间无法互联互通等问题。那么在这一前提下,传统节目VR化可行吗?
 
车凯强认为,传统节目VR化的可行性可以从三点呈现:
 
其一,制作方面。传统节目拥有内容上的优势,可以将大量素材分类,根据不同节目内容,进行拓展制作,如镜头拓展、新媒体拓展、情节拓展等。
 
其二,播出方面。
 
可以利用专门的伴播服务器在互联网上播出,不需要专门的全国线路,用IP传输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上,并和传统节目严格同步。
 
其三,观看方面。用户只需在手机上暗黄专门的APP,使用VR眼镜就可以观看,且支持多人同时观看。
 
目前,VR内容生成与制作、VR内容编码、VR交互、VR内容存储、VR内容分发和VR显示等关键技术都需要相关的行业标准。车凯强认为,这些,都是广电可以做也是必须要做的事。而针对VR内容数据量庞大,给实时网络传输带来新挑战,他认为,带宽是限制VR直播的最大阻碍,广电天然拥有带宽大的优势,解决了VR发展的最大难题。因此,车凯强认为,“广电+VR,赢在内容!需要重点打造VR演播室和VR产业基地,根据用户的焦点和喜好,持续经营。”
 
上海文广集团技术管理部主任林伟明也同样认为,广电+VR有先天优势。VR的沉浸式体验给显示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有可能颠覆现有媒体的载体呈现方式。传媒集团可以搭建VR内容生产分发平台,充分利用大量的限产演艺资源,探索VR技术在各类互联网内容分发渠道的应用实践。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杜百川则认为,虽然虚拟现实在游戏、教学、医疗、建筑和模拟驾驶等方面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应用,近年来在广电的节目制作和大型晚会节目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正在向个人应用扩展。但是,由于VR基本上都要附加头盔,仍然存在与3D类似的不适,总体而言,VR和电视的结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看点4:云计算提升广电IT生产力
 
“云聚全媒体,智汇新视听”,2016CCBN今天正式开展,直接将云计算融入主题。
 
当全球范围内云计算产业风起云涌,国内云计算市场的热点正从互联网行业逐渐向传统行业和企业级市场扩散,在市场需求和积极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广电行业对云服务的需求热情日益高涨。从昨天CCBN主题报告会,到广电云计算论坛,不难看出,云计算已经被公认能够为广电行业提供新IT能力,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于传统业务,协助传统业务的转型并实现新的增长。
 
今天记者来到展馆现场,从展区分布图就直观地感受到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此次展会的突出地位,在6号馆、7号馆、8号馆,8大场馆中有3个专门设置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展区,涵盖广电云数据中心、融合媒体云平台、多屏融合的内容服务云平台、内容生产统一云平台等各个环节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在各个展馆内处处可见。
 
记者发现,围绕新媒体与新视听,各大厂商的解决方案更多聚焦于平台建设、内容创作、用户服务三大领域,其中,助力全媒体融合以及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成为重点。
 
总体来看,电信领域优秀的IT厂商在实践积累方面略胜一筹,产品和解决方案也更为完整,此次纷纷将其对广电云的探索全面地展示出来。例如联想展出的视听云解决方案,包括服务端的云存储、专用服务器、SDDC、媒体存储等产品,视听终端的媒体工作站、机顶盒云化服务平台等解决方案,管理端的全景监控、数据中心管理解决方案,共同组成了广电“云+端”的完整解决方案。华三也是将其云计算、大数据、大互联、大安全的新IT战略展示无遗,广电网络安全产品、超融合基础架构、融合媒体云、云运维,一众解决方案为广电新一代电视网络融合服务提供支撑。
 
相对于传统视听,“新视听”强调概念新颖、内涵丰富,既指新的节目形态,也指新的传播状态,代表着融合发展的传媒新业态。因此,为用户提供创新的视频服务形态、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差异化用户体验的“新视听”云服务平台也是展会一大亮点。数码视讯的运营分析与平台结合大数据技术,实现用户行为分析与内容推荐;浪潮的i2TV统一多屏融合服务平台在实现内容推荐等功能的同时,实现后台的收视率、用户在多个终端的观看行为等分析;永新视博的互动云直播,提供移动视频的直播遥控平台;视博云科技的视博云流化平台,通过流化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多维度、可视化的分析,为运营决策提供支持;乐视云通过三级互联的广电云服务模式实现一云多屏体验;以及多个厂商都有展出的集视频、游戏等内容于一体的融合应用商店等等。
 
这些解决方案,正在重新定义用户享受电视服务的方式。此外,云数据中心作为广电网络业务的核心承载单元,新一代高能力、高能效的智能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出现在中兴通讯、斐讯、烽火、联想、华三、浪潮等大厂商的展台,都呈现了其战略、解决方案,以及服务于视频云平台建设的丰富经验。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美彻底告别模拟电视时代

美国告别模拟电视,步入数字电视新时代。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网络电视也很自然地成为观众的一大选择。二者只有在博弈的同时注重彼此的相互融合才能吸引用户,从而实现共赢据新华社报道,到上周五(6月12日),美国各电视台全部停止发送模拟电视信号,彻底转为数字电视信号,美国从此步入数字电视的“新时代”。另一方面,《世界日报》早前援引美联社的报道称,经济的不景气已经令许多纽约市民开始“抛弃”有线电视盒,改为通过网络收看节目或者购买递送服务。莱希曼研究集团LeichtmanResearchGroup近日公布的报告就显示,1%的成人每天上网看电视节目,8%每周至少看一次,比去年的6%多,网络电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

罗小布:有线数字化心理学解释100问之33—60问

罗小布:有线数字化心理学解释100问完整篇罗小布:有线数字化经济解释一百问第三十三问:为什么要为客服人员创造上升通道或转移通道?客服人员普遍薪酬水准较低,但上岗培训成本较高。这种情况下,要么支付较高工资(不现实)、要么设计职业上升通道(可操作),否则人员非正常流失率较高,导致培训成本持续增加。第三十四问:为什么建议对服务人员(尤其是上门服务人员)按月进行考评,并予以奖励?个体服务质量一般难以监

罗小布:有线数字化心理学解释100 问

【编者按】“认识你自己!”哲人苏格拉底如是说,他毕生追求“真”(知识)与“善”(道德)的统一,总是称“自己一无所知”。抛开古希腊哲学中的怀疑论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审视,认识自己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我们难以明辨和逾越的,恰恰是心底的另一面,或曰潜意识。个体的潜意识集体投射到行业中,则形成貌似顽强的潜规则。可一旦强大的外在竞争来临,这种顽强不堪一击。从本期开始,罗小布老师铺开有线数字化心理学解释100问,从宏观到微观,叩问真实!本文与之前刊发的《有线数字化:经济解释100问》、《

罗小布有线数字化--心理学解释100问之61—100问

摘要:有线电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内有“山寨”直播卫星、外有IPTV;还有3G流媒体电视、地面广播/城市电视、CMMB等对受众注意力的分流。如何应对挑战,是每一个有线人都不得不思考的命题。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而思源于心。面对数字化与三网融合时代的竞争,有线乃至广电首先要解决相关心理问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有线才能有信心、构妙思、谋出路、求发展。心理学是应用广泛的基础学科,包括发展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在本文中,笔者收集和归纳了100个与有线电视数字化相关问题,尝试用心理学理论予以解释,不仅旨在抛砖引玉,而且希望举一反三,共同破解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