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商号码“工具有罪论”背后的尴尬

2016-04-18 14:24:47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热度: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 就好像“电信诈骗”的提法让中国电信有口难辩一样,近期一份关于通信诈骗的调查报告称“170/171号段在可疑号码中所占比例不容小觑,(虚拟运营商号码段)成为诈骗高发的阵地”,这种“工具有罪论”让虚商哭笑不得。


 
“工具有罪论”背后的尴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对实施通信诈骗的不法分子同样有效。之前由于某些运营商对接入号码透明传输的管控不到位,使得不法分子可以通过“修改主叫号码”的方式轻易披上“高大上”的“马甲”,利用某些特殊号码(例如特服号)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企业公信力实施诈骗,或是干脆通过伪基站,大肆散播欺诈或广告信息。随着整治打击力度加大、上述路子逐渐被封堵之后,不法分子不得不再次踏上购卡外呼或发送短信的老路。
 
那么,为何虚商业务会备受不法分子们的青睐?从直接原因来看,价格优惠和手续简便是两个主要推动因素。一方面对于虚商而言,由于国内电信市场发展环境并不很理想,加上虚商基本都采用业务批发转售的方式开展业务,与当前运营商的代理团队差别不大,因此虚商在发展预期的巨大压力之下,对于大量开办业务的需求自然是求之不得。另一方面是之前部分虚商对实名制落实存在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既有业务发展过程中“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也有虚商内部的运营管控机制无法及时跟进政策变化的原因。
 
但从更深层次看,如果将责任都扣在虚商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甚至是避重就轻的。通信诈骗现象已经成为社会民众深恶痛绝的“牛皮癣”,可谓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却又屡禁不绝。这是由于通信诈骗已经形成庞大、成熟、跨越多个地域和线条的黑色产业链,过去三五个人一部电话就“开张”的小团伙现今已不再是“主力军”,如今的大多数团伙是对内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欺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实施多种形式的不法侵害活动—或是设下诱骗与恐吓的陷阱,以银行账户涉嫌犯罪、高额投资回报、股票期货交流等名义洗劫受害者资金;或是以推销商品、低价购买名牌货等名义进行贩劣售假,打打“擦边球”。这些黑色产业链的从业人员“上岗”之前有细致深入的培训流程,“业务”开展过程有悉心到位的指导,甚至还有团队沟通会、“业绩考核”等管理手段。这种“黑色产业链”的发展壮大使其对通信通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不管使用的是否是虚商的号码段,其深层原因依然是司法介入力度不足、不法分子的犯罪成本与回报相比太低,虚商必须进一步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积极开展自查自纠,但更重要的是司法介入对“黑色产业链”的打压,以及密切与虚拟运营商、基础运营商之间的配合,从源头上铲除“黑色产业链”的生存土壤。

责任编辑:吴昊

为您推荐

南宁警方关停12万余个170/171号段可疑虚拟号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是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区,今年以来,南宁警方开展神剑2号行动对此进行专项打击。共捣毁电信网络犯罪窝点27个,抓获此类犯罪嫌疑人279名,警方关停170 171号段可疑虚拟号码124640个,关停6402条可疑宽带线路。犯罪成本低隐蔽性强3月1日,吉林白城市镇赉县居民赵某到镇赉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报警称:其儿子在美国工作,QQ号被人盗用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