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6:外资品牌如何决战中国平板市场

2006-12-22 16:31:00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dvbcn热度:

2006年,是液晶电视的大胜之年,经过几年的较量之后,液晶电视无论在销量还是市场口碑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同时以往一直被视为液晶最强劲对手的等离子电视已开始出现收缩情况。两类平板产品的竞争已从平等交战到其中一方节节后退。但等离子阵营也在努力想应对之策,随着技术进步,等离子能否收复失地,值得期待。 有权威机构预测06年平板电视的销售量将达到500万台,无疑又是一个快速增长年。在行业向平板化、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液晶无疑成为众多平板品类的最大亮点。曾经押宝液晶的品牌,明显占据了市场优势,而曾经支持其它平板产品的品牌也纷纷投身液晶市场。围绕着液晶市场,上演着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外资品牌主动发起价格战,并使市场份额有所回升,但仍未撼动国产品牌的主导地位。液晶电视降价逼宫等离子,并开始在大屏幕挤占等离子市场……

土洋品牌大战更趋激烈

在平板电视席卷全球的过程中,中国市场无疑是外资品牌的必争之地。从液晶电视市场看,为改变在中国市场的“从属”地位,今年外资品牌在技术、产品和价格上都铆足了劲,特别是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其中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外资与国产品牌的激烈交锋由外资品牌主动发起的价格战转向白热化,在个别渠道中,以三星、LG、东芝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在销售额上首次超越了国产平板,这对国内彩电企业产生了震动性的冲击,为此,国内品牌不得不进一步降价以收复失地。

GFK的零售监测数据表明,2006年1-6月,国产液晶占据了市场份额的61%,较之去年下降了近一成,2006年7-10月,国产品牌累计市场份额又有所上升,为67%,但这种上升是依靠其不断降价实现的。GFK数据显示,10月国产液晶电视平均单价仅为7500元左右,日本品牌为12000元左右,韩国品牌13000元左右。一台国产液晶电视的平均单价比外资品牌少5000元左右,国产品牌利润下滑仍是尚待解决的难题。

对于中外品牌的价格拉锯战,本土品牌既没有得分太多,也没有丢分太多,市场大盘基本稳定,外资品牌份额有所上升,本土品牌仍占主导地位。

液晶胜等离子所向披靡

在平板领域的两大核心产品等离子和液晶的PK赛中,从去年开始,液晶电视在平板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40英寸以下。今年在大屏幕领域,液晶与等离子展开正面交锋。随着液晶上游第七代线量产、八代线动工,液晶面板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在40-50英寸段液晶电视开始逐渐蚕食等离子的市场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价格仍然为平板电视需求最为敏感的因素,价格战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出现液晶和等离子交替降价的局面。除使用价格手段外,9月20日,由长虹、松下、日立、LG等8家企业联合成立的等离子专业委员会力图为等离子扭转颓势。

回首一年,液晶电视强化了优势地位。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液晶彩电目前在21大城市销量占比约为64%,并逐渐向中小城市渗透。2006年液晶彩电增长约250%,远超等离子彩电增长约44%。

国产品牌加紧上游圈地

尽管今年平板电视市场继续保持高速成长,但这样一个被看好的市场,也过早地进入了薄利时代甚至亏损。有分析师认为国内液晶电视产业链不完整、核心技术缺失是根源,也是价格成为市场竞争主要手段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品牌夏普、LG、飞利浦、三星、索尼都涉足终端产品的制造,并开始了本土化操作,亦有开启低端市场的苗头,如果外资将生产制造也本土化,本土企业的价格筹码将大打折扣。

TCL、创维、长虹、康佳等彩电巨头已经意识到这一困境,共同成立“聚龙光电”,携手进军上游液晶面板。4月下旬,中国唯一一家拥有TFT-LCD(液晶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京东方,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正式加盟聚龙。此外,长虹等离子生产线建设也已动工,预计2008年可以投入生产。另外有消息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广电集团将斥资40亿美元兴建中国首条第七代生产线,2008年将再投一条六代以上生产线。加强上游产业链建设已经成为国产品牌突围的新筹码。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整体市场升级 内装饰电视吹响“新年号角”

整体市场升级在2005年平板电视市场盘点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家电网共同发布“2005年度平板彩电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其中分析到2005年国内液晶、等离子电视市场销售总量为190万台,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高达375%,成为近年家电产品增幅最大的种类;在重点城市的调查中,液晶电视和等离子销售量占有率为16.7%,其中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为11.9%,等离子市场占有率为4.8%。白皮书认为,2005年度,在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共同努力下,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但进口品牌,尤其是三洋、索尼、夏普、松下等日系品牌,依旧保持一定优势。韩系、欧美品牌市场占有率相对平稳,外资品

2006行业展望 平板电视企业陷入做大难题

彩电行业盛传“五年一轮回”的论调,从2000年全行业亏损到2005年彩电行业盈利达到高峰,新的轮回是否重新开始?记者李少林长虹、TCL、创维和康佳4家国内彩电巨头近日与深圳市所属的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深圳聚龙光电有限公司,宣布进军平板电视的上游产业,生产平板显示屏。抛开其中相当程度的作秀成分,国内4家主要彩电企业联手进军平板彩电上游产业,足以看出显示屏在平板电视产业中的地位,也凸显了目前国内平板电视发展的瓶颈所在。由于难以将降价负担转嫁到上游企业,国内企业正面临做大规模的同时也将陷入亏损的尴尬局面。彩电亏损“预言”日前,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表示,2006年,国内彩电行业正在重蹈

国内品牌平板电视继续主导市场

1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在北京发布了《2005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全年国内平板电视销售规模达到190万台,在大城市平板电视销售额已经开始超过CRT彩电,这预示着中国彩电业新平板时代的到来。《2005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分析指出,影响中国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竞争格局的主体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海信、厦华为代表的传统彩电品牌,他们抓住了国内平板电视市场发展先机,取得了突出的市场效果,海信已连续14个月保持国内平板市场领先。二是以TCL、长虹、海尔、康佳为代表的传统彩电品牌,虽然他们发力平板市场较晚,但市场份额

“平板电视热”考验中国彩电“制造优势”

概念解析: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电视概念,大致可以将它们归结为三类:一、平板电视:主要包括液晶、等离子和部分DLP电视。它们一般没有CRT电视的“大尾巴”,薄而轻。二、CRT显像管电视:与平板电视相对,包括纯平CRT、超平CRT、超薄CRT等。三、背投电视:包括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和液晶背投等。平板电视的爆发性增长,使得中国高端电视产业(液晶、等离子、DLP)平板化的趋势已经明朗。赛迪顾问在2月21日“2006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年会”上发布的《2005-2006年中国高端电视产业链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高端电视产业规模保持了40.6%的高速增长,预计今后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