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谈历史题材剧创作:不能用个人臆想取代历史定论!

2021-12-10 09:12:40来源: 热度:
11月3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联合举办“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对历史剧创作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出席会议并讲话,围绕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朱咏雷提出三点意见。
 

以大历史观书写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辉煌篇章
——在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1年11月30日)
 
朱咏雷
 
今天,几位电视剧界的专家、历史学家从不同角度谈了各自的体会、经验和意见,既是对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回顾和点评,也饱含对电视剧工作的期待。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深受启发、也很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历史研究院作为中国历史综合研究中心和最权威的研究机构,拥有最好的史学专家和历史研究资源,为发挥历史学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文化,知古鉴今、以史明智、资政育人的作用作出了卓越贡献。一直以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对广电总局电视剧创作工作给予了专业和细致的指导,可以说,中国历史研究院是我们学好历史、艺术化地讲好中国故事、做好电视剧工作的良师益友。在此,我谨代表广电总局和聂辰席部长,向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和影视创作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电视剧创作生产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的五千年文明史,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要进一步拓展选题范围,打造新时代史诗之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多年来,历史题材电视剧一直是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样式,像《大明王朝1566》《天下粮仓》《琅琊榜》《于成龙》《贞观长歌》《汉武大帝》《大清盐商》等历史题材电视剧,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艺术转化、形象表述,以生动的历史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观照社会现实、滋养人民心灵,引发观众热议,受到专家好评,充分体现了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大有可为。根据历史题材创作的实际情况,广电总局不断改进措施、规范程序、调整政策、强化指导,对重大历史题材实行选题立项、剧本审看和完成片审查三个环节的规范管理;对一般古装剧的数量、质量进行双把关,并在播出时段和比例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控,积极引导广大观众正确、客观地看待真实历史和历史题材电视剧作品之间的关系。总局不断加大对优秀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宣传力度,在努力扩大社会影响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历史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像至今还在海外反复播放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和《三国》,以及这几年创作的《琅琊榜》《大明风华》等,这些剧目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了中华美学的意蕴,也打造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风采。
 

在历史剧创作传播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随着媒体融合发展、市场变化以及审美和娱乐方式更迭等因素,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整体数量有所缩减,优秀创作人才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层,一些倾向性问题和薄弱环节,亟待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研究解决。“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一定要重新激发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活力,把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历史文化精神弘扬好,一定要创新性地创作出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精品。我们要树立起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还要有为了达到奋斗目标的能力储备、组织建设和制度保障。我谈几点意见和建议,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新时代历史剧的创作,要牢牢树立大历史观,把握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发展大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引领正确的创作方向。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现象纷繁复杂,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信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作出选择,做到“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就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唯物史观这把尺、这杆秤,对历史资料进行选择、组合和再现,正确地表现历史,艺术地再现历史。要从整体上、从联系中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引导观众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关于民族、文化、国家统一等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问题,不能用个人的猜测臆想和尚无定论的学术解读,取代历史定论、社会公论。在题材选择和人物塑造上,要牢牢把握历史大趋势和中华民族发展的总体进程,避免只对历史钩沉进行个人化、猎奇化、边缘化的发掘,或是仅仅出于地方、部门的立场,拔高美化或贬损某人、某事,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创作方向。
 
二、新时代历史剧的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历史语境中观照现实,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文艺要热爱人民,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影视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以人民为表达主体,又以人民为服务对象。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但更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历史剧创作不能因循守旧、路径依赖,不能只将目光锁定在帝王将相,始终围绕着皇权这一轴心闪转腾挪,将历史剧的空间越做越小,甚至陷入到死胡同之中。历史剧创作要努力发掘更加丰富的历史视角、文化视角和生活视角,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新颖的艺术手法体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创造实践推动作用。近年丰富的史学研究成果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拓展了艺术创作的驰骋空间,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仅要有旧时王谢堂前的风云际会,更要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我们要在历史发展和人民实践中寻找到精神之源、文化之脉,用历史幽微处的细节打动人,藏在历史褶皱中的质感触动人,让跨越历史时空传导而来的温度感染人,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多元、更具高度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三、新时代历史剧的创作,要在创作理念上因时而变、勇于创新,在拍摄制作上精益求精、匠心独具,争取打造出一批扛鼎之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历史剧创作要始终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一是要守正创新、吐故纳新,将创新精神贯穿创作全流程。要让历史剧创作重新焕发出生机,而不是对经典历史剧的同质化复刻和再现。要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样态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统一、内容和形式相结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融合,打破刻板保守和固化陈旧的艺术样式和视听语言。二是要克服浮躁、孜孜以求,打造厚积薄发的历史剧精品。已有的优秀历史剧无不是精心打磨、精益求精的心血结晶,像刘和平老师几部代表作,正是用“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定意志打磨出来的。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历史素材、提升历史认知,进行呕心沥血的艺术转化,日积月累地下真功夫,才可铸就精品。三是要继承中华美学精神,展现中华美学风范。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之所以至今让人回味无穷,正是因为其中的深远意境、诗意表达和审美风范。要不断提升审美表达层次,提高艺术制作水准,让海内外广大观众看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美学气象,看到泱泱华夏的美学气度。四是要打破藩篱、海纳百川,展开丰富的历史想象,提升艺术感染力。“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大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创作者要在历史空间中,充分展开合乎历史逻辑、历史精神和历史氛围的艺术想象,在历史故事中寻找到真实和虚构的艺术平衡点,既要写史,也要写诗,既要写实,更要写出意境和意蕴。
 
历史给了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创新是贵在独辟蹊径、不拘一格,绝不意味着抛弃本来、随波逐流。现在确实有个别创作者缺乏对唯物史观、大历史观的准确认知和正确把握,一些作品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虚构失度,创作理念依旧聚焦于帝王将相的权谋斗争和后宫生活,忽视对人民群众形象的塑造、对历史主流趋势的把握,还有少数作品将历史空间作为缺乏艺术水准和艺术逻辑的万能借口和遮羞布,甚至是滋生糟粕的温床,存在庸俗化、媚俗化、架空悬浮的倾向,这些都是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摒弃的。希望电视剧工作者能用全流程专注的态度、全团队敬业的精神,踏实努力地创作出更多高浓度历史含量、高品位历史精神的作品,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精彩,让中国声音更加洪亮。
 
最后,我想说的是,新时代历史剧的创作,要积极发挥制度优势,全行业要整合资源、高效协同。广电总局希望通过与中国历史研究院的精诚合作,形成强大合力。这两年,广电总局全面加强重大革命题材和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选题策划、创作指导、组织保障、播出宣传、队伍建设等环节,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成功经验可以继续用于历史剧的创作组织和播出保障,对于重点历史剧目,广电总局将全过程服务指导,全流程质量管理,全行业配置资源,集结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进行创作拍摄。历史剧对主创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总局希望电视剧行业的中坚力量、优秀人才投身于历史剧的创作和钻研深耕当中,也欢迎更多历史专家学者加入进来,成为我们的专家智库,为历史剧创作增添专业的底气。
 
推动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健康发展和创作繁荣,是广电总局当前和“十四五”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希望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和各位专家一起携手,推动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努力推出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优秀电视剧作品。

责任编辑:李蓓娟

为您推荐

广电总局团中央支持“文明之声”网络展播

由共青团中央、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外宣办、中央文明办等单位指导,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清华大学广播站、北京大学广播站等百家广播电台、校园广播站和广播网站联合举办的“文明之声网络展播计划”开播仪式3月4日上午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3月至5月期间,百台(站、网)将联合推荐并广播一批优秀节目,广播总时长将超过1万小时。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岳出席开播仪式。杨岳在致词中说:近两年来,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宽带网络的普及,网络广播悄然兴起,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广播是广播技术和载体的一次新的革命,既为青少年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交流

广电总局:统一标准 逐步实现全国广电互联

3月20日,在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06)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其主题报告中透露,今年将出台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政策,实现全国统一标准。而统一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今年有望出台。并将在十一五期间制定楼宇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广电媒体的标准。统一标准实现全国广电互联张海涛一再强调,数字电视不同于传统的模拟电视传播形式,在推广之初要尽力减少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制定统一的标准至关重要,以防带来重大损失和后患。业内人士也认为,中国统一标准的制定将对数字电视传输、手机电视等领域的标准大战起决定性的影响。而在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中,张海涛认为,目前各地电台电视台

广电总局向圈地现象开刀首批立项剧大制作

今年4月6日,广电总局颁布了《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对国内电视剧制作进行重新管理。近日,广电总局公布了新办法实施后第一批被批准立项的43部电视剧,但记者发现,央视电视剧生产三大户之影视部、电视剧制作中心、国际电视总公司均未提出立项,而且已经立项的作品中没有一部大制作,在百集情景喜剧《小房东》中担任主演的郭德纲(blog)就算是大腕了,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一些制作人。广电总局:新法遭遇观望广电总局实施的“新法”重点在于两条:一、过去一季度申报一次电视剧立项改为每月申报;二、旧的章程里立项一旦被批准,三年内不拍摄取消立项,导致国内电视剧市场题材撞车和“占坑”的现象严重;而现在立项之后6

广电总局出台新政策 降低港台演员内地拍戏门槛

港台演员参演内地电视剧,以往都要到国家广电总局审批,可日前却有相关负责人透露,新政策出台后,这些审批程序将下放到地方属地报批即可。这也意味着,港台演员来内地参演影视剧的门槛全面降低,即使是内地公司投资拍摄的影视剧也会有更多港台演员出演的机会,应该说,这必将使得大量的港台演员纷纷进入内地发展。其实近几年,内地影视圈存在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内地的明星演员们的片酬日渐上涨,让众多制作公司叫苦不迭。本来投资方可以在片酬相等的情况下去请同样优秀的港台演员,可由于审批程序复杂,时间上输不起,最终只得放弃,这就导致了投资单位的成本增加,拍摄风险加大。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这项政策的出台,将让内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