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低彩色透视端到端延迟,我国首颗全功能空间计算MR芯片问世

2025-11-27 15:05:03来源: 热度:
11月27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25空间计算大会上”,万有引力电子科技正式发布极智G-X100、极眸G-VX100、极颜G-EB100三款自主研发的空间计算芯片。其中,旗舰产品极智G-X100作为我国首款全功能空间计算MR芯片,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计算平台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本次大会汇聚了政府领导、学术领袖、行业领军企业、生态伙伴等产业链代表企业,浙江、宁波市委、市政府,甬江实验室,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等各界领导出席。台积电、歌尔股份、视涯科技、虹宇科技、歌尔丹拿等产业链代表企业参与并发表演讲。

极智G-X100:我国首款全功能空间计算MR芯片,助力MR 产品进入百克时代

作为我国首款全功能空间计算MR芯片,极智G-X100在多项关键技术指标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为新一代空间计算设备提供完整算力基座。极智G-X100 率先实现5nm先进制程,首次在消费电子中采用Chiplet异构封装架构,彩色透视端到端延迟实现低至9ms,打破世界纪录。支持全链路凝视点计算与双目8K/120Hz输出,在维持空间计算设备低至3W功耗的同时,具备跨芯片与操作系统平台的广泛兼容性。

延迟的极致突破,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XR设备的视觉眩晕问题。这得益于VST(视频透视)管线的全闭环设计。从相机采集、图像处理到虚实融合与显示输出,全流程纳入自研空间计算管线,经过深度优化,确保用户头部转动或现实场景变化时显示画面实时响应,消除视觉与体感的认知冲突。

极智 G-X100 展现出卓越的高质量 MR 虚实融合效果,其 VST画面处理能力尤为突出—色彩还原精准细腻,夜景场景下的噪音控制表现优异;配合一流的 HDR 显示管线,芯片可极致复刻物理世界的真实肌理,呈现出高动态范围画面,为优质 MR 虚实融合体验筑牢了坚实的视觉根基。

在计算性能方面,极智G-X100丰富的算力资源为复杂的空间感知和AI推理任务提供充足算力支撑,也为高效部署眼动、手势、手柄等自然交互提供了支撑。芯片端首次使用面向MR的全链路动态凝视点技术,可智能分配渲染资源,大幅降低整体GPU负载,在保证视觉质量的同时显著提升能效表现。

研发出迄今性能巅峰的空间计算专用芯片,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始终聚焦核心使命:将物理世界精准数字化还原,让数字世界极致呈现,实现无缝的虚实融合。而万有引力电子科技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希望能将旗舰MR的体验塞进一个100克以下的墨镜里面,而这一切“幻想”,通过极智G-X100,一块极其强大且低功耗的芯片,创造性地得到了一个“墨镜”版外形,却能提供强劲的 MR 体验感的设备。

极眸G-VX100:AI/AR硬件专用芯片,轻量化全天候智能设备视觉处理器

大会上,同步发布的极眸G-VX100芯片则展现了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在集成设计方面的技术实力。该芯片是业界从未有过的形态,配备可量产ISP后处理算法,以及全球领先的单边小至4.2mm超窄封装,可以轻松放置在眼镜鼻梁处或者超细镜腿处,为AI/AR眼镜、AI耳机、AI助手等各种智能设备向更轻便形态演进。

极眸G-VX100支持1600万像素超清拍摄和4K 30fps视频录制能力,并集成空间视频拍摄与眼动追踪功能。芯片采用超低功耗专用子系统,结合全球首创多模态唤醒技术“MMA(multi-model-activation )”,为实现全天候AI/AR设备奠定了硬件基础。

“极眸G-VX100代表了我们在芯片微型化与功能集成方面的最新成果,”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王超昊介绍,“这款芯片旨在打破AI硬件在形态美观与功能强大之间的取舍难题,让超细镜腿AI/AR 眼镜‘时尚’设计,长续航全天候 AI 陪伴成为现实。”

全场景空间计算芯片矩阵,构造全栈式空间计算架构底座

本次大会,万有引力电子科技还介绍了极颜G- EB100,该款芯片是聚焦空间渲染与显示的芯片,除了支持MR头显,也能用在机器人领域,如机器人高逼真度灵动脸,投射实时表情眼神,低功耗完成3D模型实时重建与驱动,以及3D显示图像处理与增强。目前已经服务包括歌尔股份、智元机器⼈等行业头部企业。

三款芯片覆盖不同应用场景,组成了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全场景空间计算芯片矩阵,也组成了全栈解决方案的底座。

基于这些芯片,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同步推出了相应的模组参考设计。G-X100-M1模组推动MR设备向更轻量化方向发展,进入百克时代。这种“芯片+模组”的商业模式,彰显了万有引力电子科技从芯片供应商向系统级解决方案提供者升级的战略布局。

不仅如此,芯片突破之后,并不等于拥有了完整的空间计算系统。万有引力电子科技也在搭建一个完整的体系,让芯片真正进入产品、进入系统、进入应用。这就是极域 生态诞生的初衷,为行业提供一条可落地的空间计算链条,解决从“算力”到“能力”的生态结构跃迁。而整套体系最重要的底座是“极域空间引擎”,并且可以支持 XR、机器人、车载、工业巡检、医疗训练等领域。在整套体系的加持下,未来,所有设备都会理解空间。每一个设备、每一个场景,都可以拥有空间计算能力。

四年磨一剑,万有引力电子科技领跑空间计算赛道

作为一家成立仅四年的创新企业,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始终专注于空间计算这一新兴领域。公司核心团队汇聚 Stanford(斯坦福大学)、UMich(密西根大学)等名校博士,来自苹果、Meta、华为、字节跳动等全球顶尖企业芯片团队。这种深厚的技术积累使得公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架构定义到产品实现的完整开发流程。

截至目前,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获得包括IDG资本、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歌尔股份等产业资本的支持,跻身潜在“独角兽”企业行列。创始人王超昊与寒武纪陈天石、宇树科技王兴兴、泡泡玛特王宁等杰出创业者共同登榜《2025胡润U40中国创业先锋》,共同构成了中国创新力量的新矩阵。

王超昊在大会现场表示:“空间计算就是把真实世界数字化,让物理空间直接变成数字世界的 3D 智能画布!当世界成为操作系统,所有应用都变成‘嵌入世界的应用’,机器人、AR眼镜、智能汽车等都运行在同一套操作系统上。”相信空间计算即将开启下一代计算平台,通过底层芯片技术的创新,为整个产业提供更好的技术基础,助力中国在下一代计算平台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责任编辑:Joh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