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蒙县沙拉镇候套改村,走进一户户村民家中,家家的彩色电视机映红张张笑脸。欢快的文艺节目、引人入胜的电视剧情节,给偏僻小村送去了欢乐。村民兴奋地说:“在我们这儿,每天都能收看到从中央到地方20多个频道的节目,和城里一样,再也不为看不到清晰的电视节目而犯愁了?选”象这样看上有线电视的户,在全县已有5万多。这是阜蒙县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
2004年以来,阜蒙县高度重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3年多来,县委、县政府把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也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加紧推进,给广大农民送去了丰厚的精神食粮。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县广电局、网通公司和乡镇村及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全县382个村中已有254个村的699个自然屯通上了有线电视。3年来,通过紧张的施工,已架设钢绞线1580公里、光缆2600公里、电缆5800公里。共安装发射机130台,光接收机685台,放大器、供电器8560台,使用网通光节点72个、乡至村光缆1400多公里。总成本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
在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中,他们首先是领导重视,层层建立组织,各级政府都把这项“惠民工程”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县、乡两级政府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下发实施“村村通”工程的文件,县人代会上把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列为县政府为农民办的实事之一,同时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来检查、督办。县、乡也制定规划下达任务,县人大、政协列入视察、检查重要内容。其次是层层发动,明确责任,提高认识。为使“村村通”工程深入人心,县及乡镇分别召开专题会议,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县广电局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与乡镇密切配合,相应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户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第三,采取不同办法,大力发展有线电视。为解决筹资难的问题,3年来,县广电局共贷款800万元,并从广告其它收入中拿出410万元,总投入已达1210万元。平安地镇将200亩电话地延长耕种三年用于有线电视的发展。福兴地镇和村为用户补助100元的办法,已累计投入12万元。富荣镇、阜新镇、十家子等镇村,都为新安装户补助50元至100元。市农行、市交通局为哈达户稍乡新邱村投资2.3万元,为230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沈阳军区为泡子镇大屯村,投资15万元使330户农民看上了有线电视。沙拉镇侯套改村砖厂厂长雷志辉,投资2万元为150户安装有线电视。县公安局包扶十家子镇,集资2万元用于有线电视发展。在整村扶贫开发中,紫都台乡把紫都台村、泡子镇把南甸子村确立为投资项目,加快发展了有线电视的入户工程。由于采取贷款、乡村补助和社会资助等办法,强有力的推进了“村村通”工程。第四,组建工程队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当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后,乡镇站没有施工能力,县广电局投资50多万元购买车辆、发电机等施工用具,抽调20多名技术人员,先后组建了4个工程队,县局实行统一管理,把住技术关、施工质量关、器材标准关,用户十分满意。第五,实行网络承包,以达到有线电视“长期通”的目的。县广电局经过考察,独创了“承包经营有线电视网络”形式,已在6个乡镇试点,经过2年的运行前景看好,县委、县政府对这一作法给予充分肯定。年初以来,他们根据各乡镇不同情况,采取“一乡一议”,成熟一个承包一个,到目前,已有33个乡镇签订了一包五年的合同,承包额达到1375万元,吸收非公有资金283万元。截至到今年8月末,全县已通有线电视的村已达到66.3%,已有5万多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
2004年以来,阜蒙县高度重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3年多来,县委、县政府把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也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加紧推进,给广大农民送去了丰厚的精神食粮。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县广电局、网通公司和乡镇村及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全县382个村中已有254个村的699个自然屯通上了有线电视。3年来,通过紧张的施工,已架设钢绞线1580公里、光缆2600公里、电缆5800公里。共安装发射机130台,光接收机685台,放大器、供电器8560台,使用网通光节点72个、乡至村光缆1400多公里。总成本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
在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中,他们首先是领导重视,层层建立组织,各级政府都把这项“惠民工程”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县、乡两级政府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下发实施“村村通”工程的文件,县人代会上把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列为县政府为农民办的实事之一,同时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来检查、督办。县、乡也制定规划下达任务,县人大、政协列入视察、检查重要内容。其次是层层发动,明确责任,提高认识。为使“村村通”工程深入人心,县及乡镇分别召开专题会议,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县广电局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与乡镇密切配合,相应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户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第三,采取不同办法,大力发展有线电视。为解决筹资难的问题,3年来,县广电局共贷款800万元,并从广告其它收入中拿出410万元,总投入已达1210万元。平安地镇将200亩电话地延长耕种三年用于有线电视的发展。福兴地镇和村为用户补助100元的办法,已累计投入12万元。富荣镇、阜新镇、十家子等镇村,都为新安装户补助50元至100元。市农行、市交通局为哈达户稍乡新邱村投资2.3万元,为230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沈阳军区为泡子镇大屯村,投资15万元使330户农民看上了有线电视。沙拉镇侯套改村砖厂厂长雷志辉,投资2万元为150户安装有线电视。县公安局包扶十家子镇,集资2万元用于有线电视发展。在整村扶贫开发中,紫都台乡把紫都台村、泡子镇把南甸子村确立为投资项目,加快发展了有线电视的入户工程。由于采取贷款、乡村补助和社会资助等办法,强有力的推进了“村村通”工程。第四,组建工程队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当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后,乡镇站没有施工能力,县广电局投资50多万元购买车辆、发电机等施工用具,抽调20多名技术人员,先后组建了4个工程队,县局实行统一管理,把住技术关、施工质量关、器材标准关,用户十分满意。第五,实行网络承包,以达到有线电视“长期通”的目的。县广电局经过考察,独创了“承包经营有线电视网络”形式,已在6个乡镇试点,经过2年的运行前景看好,县委、县政府对这一作法给予充分肯定。年初以来,他们根据各乡镇不同情况,采取“一乡一议”,成熟一个承包一个,到目前,已有33个乡镇签订了一包五年的合同,承包额达到1375万元,吸收非公有资金283万元。截至到今年8月末,全县已通有线电视的村已达到66.3%,已有5万多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辽宁网通工作会张长胜强调转型创新是当务之急
张长胜对辽宁网通积极推进企业业务等方面的转型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辽宁网通2006年“加快转型增效益、求实创新上质量”的基本方针表示赞同。他说,辽宁网通公司坚持转型和创新,2005年取得了业务收入超百亿、利润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好成绩,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作出了贡献。张长胜还对辽宁网通公司提出了三方面要求:第一,首先要充分认识中国网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全球电信业增长速度放缓,ARPU下降,大家都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作为成立时间不长的网通公司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要顺利地度过“严冬”,他希望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告别旧的管理模式和老的办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其次要从传统单一的
大连天途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简介
大连天途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是大连市政府授权建设、经营大连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唯一合法、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是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传输、经营及网络多功能开发和应用为一体的大型宽带网络企业,是大连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大连天途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大连有线电视公司。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在市广播电视局的直接领导下,大连有线电视公司购并了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长海县、旅顺口区、金州区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并在上述区域设立了7个分公司。在此基础上,公司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于2001年1月注册2亿元资金,更名成立了大连天途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