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确立手机电视标准 高通欧洲之星遇阻

2008-04-28 17:28:48来源:《IT时代周刊》 作者:未知热度:



摘要:有分析指出,欧盟抢先确立DVB-H的地位,无疑是想抢占全球移动电视市场先机。

可以想象的是,面对欧盟,高通们的心情是复杂的。

3月1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诺基亚力挺的DVB-H标准作为欧盟的手机电视标准,欧盟各成员国有义务推广该标准,并要求其成员国督促运营商采用这一标准。据悉,欧盟还将为欧洲手机移动电视服务建立一套统一的审批程序。不过,随后就有运营商表示“布鲁塞尔(欧盟)的这一决定过于草率”。

欧盟回应称,将诺基亚方案作为欧盟手机电视标准有助于该项业务在欧洲的发展。欧盟委员会负责信息社会和媒体事务的委员维维亚娜·雷丁在声明中明确表示:“移动电视市场若要在欧洲起飞,第一件事就是确立通行标准以消除技术上的不确定性。面对今年将迎来的欧洲足球锦标赛和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大力推广移动电视业务。”此项决定无疑为那些在DVB-H和其他标准之间徘徊的国家发送了一个“重要信号”。

有分析指出,欧盟抢先确立DVB-H的地位,无疑是想抢占全球移动电视市场先机。据欧盟估计,到2011年,全球移动电视市场将拥有5亿消费者,市场规模将达200亿欧元。他们曾于去年7月提出了手机移动电视推广战略,原本希望将该标准上升为单一的强制性标准,但遭到英国、德国和荷兰等为首的部分成员国的坚决反对。而代表移动运营商的GSM协会之言显得更为中立。他们认为,“应该由市场决定采用哪种标准。”

对此,业内人士批评指出,本应对欧洲事务起着调节作用的欧盟,现在一边对别国企业频频提出“垄断”质疑,一边又对本土市场不断地横加干预,其行为本身就构成了最大的“垄断”。

一开始就不均衡的较量

据了解,DVB(数码影像广播)作为欧洲的数字电视公开标准,其传输方式包含了卫星、有线、地面无线、手持地面无线几种类型,其中诺基亚方案是DVB组织为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它已在全球许多国家被作为主流移动电视标准之一。不过,日本、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国家仍在努力推行各自研发的手机电视标准,如美国高通的MediaFlo以及韩国的T-DMB标准。

现在,DVB-H欧洲标准地位的确立,意味着高通公司及其他从事该项技术研发的企业的移动电视标准不得不撤出欧盟市场。

早在2007年3月,高通就宣布斥资8亿美元为手机用户转播电视信号,此举一度引起了业界轰动。当时,Verizon无线推出首款基于高通标准的电视网络的商业服务。同时,AT&T也表示将于当年晚些时候推出该项服务。高通还曾透露在与英国天空广播公司合作,测试自己的服务。而亚洲几大运营商也在试水高通方案。

但在一年后的今天,Verizon无线仍是唯一一家提供MediaFlo服务的运营商,但未透露关于用户使用情况的任何数据。高通美国公司总裁吉娜·朗巴第表示,“我们对与Verizon合作进展情况感到高兴。”而据IDC估计,Verizon无线目前只有数万电视服务订户。AT&T也两次推迟手机电视的推出时间,也没有解释推迟原定时间的原因。另外,海外运营商也没有一家宣布仍在准备推出这项电视服务。


高通公司欧洲总裁吉尔伯特表示,“我们并非必须决定一种标准,”除生产基于自己技术的芯片外,他们同时也在生产基于诺基亚标准的芯片,“产业中必须有多种标准,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更多的技术选择意味着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惠。”

韩国厂商在欧洲大力推广自己的T-DMB技术,并在2005年

责任编辑:xiaolin

为您推荐

手机电视:全球热播 未来新利润的增长点

在欧美及亚洲其它各地,手机电视已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之后的第5媒体形式,亦是电讯商、手机商的未来新利润增长点。这也难怪手机巨头诺基亚,开始为手机电视弄潮。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4种媒体形式相比,据诺基亚亚太区多媒体业务董事JawaharKanjilal表示,手机电视3大特点十分突出:一是时刻相伴左右;二是个人化;三是互动。据诺基亚在芬兰、新加坡的经验显示,手机电视比传统电视更优胜的地方,是能无限延长高峰收视时间。晚上8~10时一般为传统电视的收视高峰期,但在手机电视的运作中,内容供应商可将电视节目数码化后,手机用户就可在不同的时段将节目下载至手机上观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

手机电视牌照已发1个半 运营商开始跑马圈地

上海文广手机电视项目即将进入商用阶段,广东省正在进行手机电视的试验。此外,其他很多省市移动电视公司也都在对手机电视市场摩拳擦掌。然而在热闹繁荣的背后,不容回避的一个隐忧是:传输标准未定,广电系很有可能再次重蹈有线电视诸侯割据的局面。抢占地盘:广电系迫不及待“本来是一块完整的玉,现在给打碎了,多么可惜的事情。”一位从事数字电视研究工作的沈先生对手机电视市场做出如此比喻。他认为,标准迟迟未定,必将导致各地方手机电视所采用标准不统一,形成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局面。一位国外芯片厂商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也认为,在中国要做一个事情显然太复杂了。主管部门没有敲定标准,各地方已经开始各自为战,这个产业恐怕永远做不

手机电视产业躁动 文广欲商用后调高费用

“每月30元人民币,你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国内外几十套电视节目和时下最新的电影。”谁听了不会心动呢?不管这种声音是基于哪一种传播形式传到你耳中的。2005年9月28日,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共同宣布,正式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节目。此次双方联手正式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是全国唯一具备移动手机电视运营牌照的业务。手机电视,这个终端终结者终于要跃跃登场了。流行在全球手机业的一个战略判断是,“照相是去年的大事,音乐是今年的大事,看电视是明年的大事”。尽管这些都是手机的新功能应用,但与前两件手机大事相比,后者带动的则是一个产业链。根据IMSResearch一项报告,到2010

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机电视 春天还没来到!

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机电视,春天还没来到!为什么现在手机电视不能称作大众传播呢?一个简单的传播过程是由传者,内容,媒介,受众组成的,下面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比较当前的手机电视与大众传播的不同:1.烧钱的娱乐与大众的消遣广州曼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它的《手机电视系统方案要点》中认为手机电视的用户群定位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商务高端用户和追求时尚一族”大众传播之大就大在大规模生产信息与大规模受众即大众上,我国著名的传播学者郭庆光认为“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多,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这里我们仅谈手机电视受众与大众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