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网络用户面临流失风险。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联通(600050,股吧)CDMA网络用户仅较4月份增加5.5万户,增幅为0.13%,用户总数达到4315万户。值得注意的是,CDMA预付费用户出现负增长,由332.8万户减少到329.0万户。
分析人士认为,这或与CDMA业务即将出售有关。可见,短期内CDMA网的效应难以发挥,从长远来看,创新的融合业务才是中国电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
C网意义仅仅是牌照?
1100亿元的价格,在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看来,虽然作价偏高,但中国电信并不想与联通陷入无休止谈判的泥淖,所以尽早落实了交易。“提早几个月取得C网,差价可以用利润赚回来。”业界普遍认为是因为“中国电信急着拿到移动牌照,不愿让中国移动再领先更多”。中国电信此举是以牺牲当前利益来换取长远发展。
业界对CDMA业务的最大肯定就是它有4000多万用户,但用户质量到底如何,需要清查之后才知道,而且,重组之后将会有不少流失。根据中国移动发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公司月新增用户数均超过700万,5个月新增用户总数已接近CDMA网用户总数。
用户资源是相当宝贵的,发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远大于留住一个老用户的成本。有业内人士称,CDMA网现在只是靠上网用户撑着,这部分用户的ARPU值很高,但其他高低端用户均流失严重。这就要求提高重组效率,否则原有的C网用户流失风险会加剧。
当然,在中国电信接手之后,会把CDMA业务做起来,但肯定需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CDMA网首先需要改造、优化,而且业内预计中国电信每年用于CDMA网络的营销成本将不会低于300亿元。
对于溢价收购C网后的运营前景,中国电信将面临不少难题,资金缺口大、用户流失快以及产业链重振信心等。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承认,CDMA网络接手后需要3至4年才能盈利。
获得融合业务发展机会
电信重组之后,固网运营商获得了移动牌照,开始了全业务的运营,这样其实给了中国电信将更多资源相互融合的发展机会。业内专家称,新中国电信会以宽带业务为发展重点,为实现移动业务和宽带业务的捆绑和融合奠定基础。
中国电信在发布的关于拟议收购联通CDMA业务的公告中称,公司可以向客户提供全业务服务,包括固网、移动、数据和媒体服务,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客户对通信和信息的多样性需求并提升客户价值。
对于中国电信来说,移动业务是发展机遇,但不是“救命稻草”,以固网宽带互联网和移动短信、GPRS等为代表的数据多媒体业务,将支撑个人用户、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由单一通话需求向综合信息服务需求转变。
中国电信已开始调整业务架构,迎接CDMA业务的到来。中国电信将成立个人客户部,与中国电信家庭客户部、政企客户部并列。个人客户部主要针对获得CDMA牌照之后,有个人信息化需求的客户。而家庭客户部面向家庭客户提供固定和移动融合业务,主要品牌是“我的e家”,包括固话、小灵通,固定和移动宽带、CDMA、IPTV等。
亟待创新业务发展模式
中国电信虽然近年来在业务创新上有所收获,但在获得全业务经营权后,如果对存量市场的关注大于对增量市场的探索,仍然简单地发展存量阵地和拓展增量市场,甚至还有价格优先的思维惯性,那就很难与中国移动相抗衡。
中国电信要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包括存量市场的价值添加、融合业务的创新和差异化增量市场的吸引等。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电信不会简单模仿竞争对手,而是根据自身资源特征,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国金证券(600109,股吧)分析师陈运红表示,重组后1-2年内,中国电信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业务捆绑和信心的提振,
为您推荐
一、展会背景介绍数字电视是我国电视领域采用的最新先进技术。从节目制作、编辑到传输、播放、接收均采用数字技术,与现正在使用的模拟技术相比,具有清晰度高、存储方便快捷、信号稳定、可与用户互动等优点。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电视发展元年,2015年全国将停播模拟电视信号,取而代之的就是数字信号。东北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电视数字化进程,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东三省广电局为加快数字电视发展,于2005年6月16日至19日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览会”。电视台、数字电视和电视节目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受益群体非常之大,观众的参观热情要高于房
张雪丽下一代网络(NGN)是个有能力提供全业务的网络,包括话音、数据、视频、流媒体、Internet接入、数字TV广播、移动等各种带宽、有线和无线的业务及应用,并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允许多种业务提供商构建和提供业务。从用户的角度看,NGN包含现有业务环境提供的所有电信业务和应用。从技术的角度看,NGN涉及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安全技术、电子应用技术、广播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NGN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和应用。从严格意义上讲,“业务”和“应用”是不同的。业务是网络中的功能模块,应用是在网络业务的基础上开发的,它不是网络内的组成成分,但它是终端用户可以使用的能力集,例如可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