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地面电视解调方案的设计探讨

2008-08-01 09:14:01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热度:

摘要:芯片设计的主要挑战总是如何提供一款性能优越且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对于DTMB这样较复杂的标准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仔细斟酌哪些特性是有用的,并能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当将DTMB与DVB-T、ATSC和ISDB-T进行比较时,DTMB在接收机成本方面处在劣势。因此,设计重点不仅在于如何降低解调芯片的成本,同时也在于如何降低接收机的整体成本。

中国从1996年开始对国际上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进行跟踪研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中国在2006年8月颁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也常被称作DTMB,标准编号为GB20600-2006),并定于从2007年8月开始正式强制性实施。地面国标在传输技术上采用更先进的信道编码技术,结合了时域和频域的信道同步和均衡技术,并采用巧妙的帧体数据结构,在多项技术上取得了创新突破,是真正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

2008年1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率先开始了基于中国数字地面电视传输标准的广播商业运营。2008年5月1日“央视高清”高清频道的正式开播,标志着地面国标技术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在广电总局的指导下,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的“6+2”个奥运城市借鉴北京地面广播试验测试和实践的经验,开展“央视高清”转播服务和本地的高清电视节目广播。国内各电视机及机顶盒厂商在等待多年之后,终于开始相关产品的实质性产品化设计及批量生产。

DTMB标准回顾

根据标准文本可看出,DTMB标准是单载波系统和多载波系统相融合的产物。载波数、PN类型、星座点、NR编码和LDPC编码码率、交织深度等多个参数选项总共衍生出330种组合。然而,其中有些参数选项明显是为了某种载波调制方式而设的,将它们应用到另一种载波调试方式则意义不大。在这330种模式中,大约260种是我们认为有实用价值的。事实上,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通用规范》也只对其中的7种模式作了要求。减少模式有利于降低产业实现成本并快速将方案推向实际应用。


DRX398yZ的系统原理框

每个DTMB的信号帧均由用于同步和信道估计的PN序列以及数据载荷部分组成。单载波模式下的数据载荷在时域进行调制,而多载波模式下的数据载荷在频域进行调制。对于标准的多载波部分,使用频域处理是传统的解决方案,这使得与频谱相关的各类信道失真(诸如模拟同频干扰、单频干扰等)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侦测、抑制或补偿。对于标准的单载波部分,则最好使用时域的判决反馈均衡器,以便侦测时域相关的失真(诸如回波、相位抖动等)。均衡器的工作不仅基于PN序列,而且在数据载荷部分也能继续。虽然这类时域均衡器的实现成本可能较高,但它们的性能好,还是物有所值的。

PN420和PN945帧头由循环PN序列构成,并发送功率高于帧内数据载荷部分。这使得多载波解调器可以仅依赖PN序列所带来的信道信息对频域载荷进行纠正补偿。相同的帧也可以用于单载波中,但高功率的PN要求均衡器的精度要提高,从而增加了实现成本。此外,这些序列的循环特性会在均衡器抽头上形成回波的假象,并与真实信号中的回波混在一起,很难消除。因此,非循环且信号功率连续的PN595序列更适合于标准中的单载波部分。

PN420和PN945帧头又分为固定和旋转两种。在固定模式下,每帧的PN序列都是相同的;在旋转模式下,每帧PN序列的起始相位都不同。由于回波的影响,前一帧的数据载荷会延后叠加到当前帧PN序列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可仍旧保持“干净”。传统的处理此类失真的办法是在时间上进行滤波以减少影响。但在旋转模式下,PN序列的各部分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广播电影电视部是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以下简称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负责全国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是当地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会同地方各级公安部门和国家安全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工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职责是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实行归口管理,审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设置,组织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销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公安部门的职责是查处抗拒、阻碍管理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协

韩国移动运营商有望明年推出地面移动电视服务

近日有消息称,韩国KFT公司和LG电信公司有望于明年早些时候销售带有接收地面电视功能的手机。KTF和LG电信公司就销售具备收看电视节目功能的手机,已与基于地面的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服务运营商进入了最后的谈判阶段。

地面移动数字电视:路向何方?

编者按:路是人走出来的。关于大大小小的方向问题,交给领导者和实践者去把握,这里提出的地面数字电视方向问题,不过是旁观者对地面数字电视的看法。我们也希望更多关心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人们带来他们自己的观点。好像变化是在悄然之间进行,突然有天发现公交车上的电视居然在接收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而不是在一条公交线上重复千万次折磨到我们厌倦的广告,嘿,边走边看不仅仅是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片里看到的场景了。后来总是在不同媒体看到关于数字电视的各种消息,久了,咱老百姓也慢慢分得出数字电视有天上、地面和有线的区别,同时也了解到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更多的是在地面移动电视方面发展。城市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交通工具越来

展望地面数字电视(一)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可实现双向交互业务、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它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等)。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三类。与有线和卫星传输方式相比,在信道状况、应用需求等方面,地面传输方式更为复杂。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方案的选择上争议最大。然而,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推广和产业化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其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的知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