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获入网证CMMB标准曲线自救

2008-09-09 08:21:50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如晨热度:

  尽管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日前表示,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即“手机电视”)标准的手机未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入网许可只是暂时的,但CMMB核心企业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焦急。

  “入网证问题阻碍了中国CMMB产业的发展。”CMMB标准制定方、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旗下泰美世纪总裁申红兵6日在上海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入网证之惑

  此前,为配合北京奥运会移动电视转播,工信部允许CMMB与TD-SCDMA标准搭配,提供了大约4万部“CMMB+TD”的手机,但没有开放CMMB与GSM网的搭配,没有对CMMB手机厂家发放许可证,因此,一般消费者目前还无法体验到移动电视的便捷。

  申红兵有些疑惑地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既然连TD标准都可以搭配,为什么GSM就不能搭配呢?

  其实,他心里应该很明白,因为,工信部、发改委、国标委之前一直努力支持的是另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即T-MMB。它由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提出。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层面看,T-MMB可以在全球实现基于多标准信号的输出,能够解决发射端多标准的兼容性,从而打造一个具备全球漫游服务功能的系统。

  负责为奥运会设计上述手机的国内企业之一——希姆通科技也有类似意见。该公司总裁刘弘说,按市场需求计算,2010年,CMMB终端将达1亿部,但现在看上去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入网许可证可能会拖延产业化进展。

  刘弘透露,这也是目前市场上CMMB手机多是杂牌货的原因,不是手机不好,而是因为大家都没拿到入网证,大的手机品牌不敢做,二线品牌做了,又无法覆盖二、三线城市,影响很小。而且在市场宣传上也只能打打擦边球。

  CMMB自救:

  卫星明年初有望上天

  事实上,CMMB阵营的布局速度并不比T-MMB标准慢。7月份,CMMB网络已覆盖37个城市。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长马炬表示,年底有望增加到300多个。

  申红兵认为,目前速度仍慢了些。但他表示,这不属于资金或技术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因为广电总局起初不希望地方上各自为政,一窝蜂上马,而是希望集中规划。不过,上周,广电总局在内部会议上首次明确表态,可以与地方广电共同运营CMMB。

  不过,目前覆盖上述城市的网络主要基于U波段铺设,它更适合人口密集区,与较早时候CMMB定位的卫星(S波段)覆盖有些背离。因为只有通过S波段的卫星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对全国范围的覆盖。

  申红兵坦陈,的确,卫星升空后才能真正实现CMMB“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的覆盖模式。他说,CMMB卫星早已生产出来,目前放在美国工厂。本来安排在奥运前发射,由于担心来不及,于是推迟到明年第一季度。他补充说,该卫星造价2亿美元,发射费约1亿美元。

  此前,美国方面一直与中国谈判,他们很想借卫星技术参与CMMB运营,对此,中方还没有明确的意见。业内人士说,这也是卫星一直延迟升空的原因之一。

  “明年第一季度如果发射不了,第二季度再发射不了,将意味着失败。” 申红兵也有些担忧。他认为,相对于电信网络覆盖,卫星覆盖是一种主权覆盖,带有公益性质,而不像电信网络那样关注人口效应,更注重经济效益。

  尽管如此,申红兵仍强调,CMMB并不打算固守本土市场,目前也在突破海外市场。除了美国试图合作外,阿拉伯国家也正在与中国谈判,只是阿方要求泰美等企业带资1亿美元先做,而泰美显然缺少资金支持。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电视技术研究所高工陈德林说,为寻求突破,科技司正在准备将CMMB标准申报为国际标准。

  申红兵说,CMMB标准的自主创新性、技术优势,决定了它不会被“废掉”。他透露,下一步,先争取将CMMB申报成国家推荐性标准,然后再做长远、深入的打算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手机电视国标CMMB将进入测试阶段

昨日,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CMMB)将成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CMMB研发已基本完成,近日将在北京开展技术测试,最快年底前出台。目前,“手机电视”被广电总局正式命名为“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工作组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由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任组长,负责我国手机电视标准相关事宜。推广时间表

手机电视国标CMMB将进入测试阶段 年底可出台

昨日,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表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CMMB)将成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CMMB研发已基本完成,近日将在北京开展技术测试,最快年底前出台。目前,“手机电视”被广电总局正式命名为“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工作组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由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任组长,负责我国手机电视标准相关事宜。推广时间表手机电视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电信网络主导的通信方式,一种方式是广电主导的广播方式。广播科学研究院电视技术研究所所长杨庆华说,从技术角度看,仅仅依靠移动通信网络,如3G等,肯定无法达到正常的手机电视播放效果,国

“卫星+地面,广电下传+电信回传”,CMMB已成为钦定标准?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工作组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以STiMi为主导技术的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CMMB)将成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CMMB研发已基本完成,近日将在北京开展技术测试,最快年底前出台。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所电视所所长杨庆华曾在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STiMi传输技术是CMMB的核心部分,但不是CMMB(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体系的全部。我国的CMMB标准体系还包括视频、音频、信道传输、协议等很多部分,这些将分期分批的推出。”目前,“手机电视”被广电总局正式命名为“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工作组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由广电总局科

侯自强炮轰广电闭门造车 称CMMB标准难成气候

9月15日,电信资深专家侯自强在“中国手机电视技术、标准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广电如果单纯采用CMMB标准开发手机电视,将导致运营成本的大幅提升,并有可能难以保证必要的服务质量水平。这位电信专家建言,广电系统应让电信运营商加入CMMB标准的实施,利用卫星信号和3G基站信号为用户提供高效廉价的手机电视服务。据了解,采用CMMB(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将面临成本和政策两大难题。由于CMMB标准工作频段的先天因素,需要在地面架设大量增补转发器,这将花费国家大量的资金。另外在政策上,对个人使用卫星接收设备接收卫星电视节目的限制一直没能放开。侯自强称,由于卫星手机电视工作于S波段,传输的信号穿透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