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字电视的发展综述

2008-10-06 11:01:28来源:视通传媒 作者:余智热度:

摘 要:主要介绍移动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移动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传输网络、移动数字电视系统、信源编码技术及移动电视芯片情况等。

关键词:移动数字电视 DVB-H、T-DMB、MediaFLO ISDB-T DMB-T/H

移动数字电视是指发端采用数字广播技术(主要指地面传输技术)播出,接收终端一是安装在公交汽车、出租车、商务车、私家车、轻轨、地铁、城铁、火车、轮渡、机场及各类流动人群集中和其他公共场所的移动载体,二是手持接收设备(如手机、笔记本、PMP、超便携PC等),满足移动人群的收视需求的电视系统。移动数字电视分为两类,支持第一类车载终端的统称为车载移动数字电视,支持第二类移动终端的称为手持移动数字电视。目前手持移动数字电视产品中占绝对数量的是手机电视。

一、移动数字电视发展的背景

移动数字电视在技术上的实现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通常要保证一个城市无盲点覆盖,需要构建一个由数台数字电视发射机组成的单频网,通过单频网适配器和GPS接收机保证各发射机同步工作,确保在城区的绝大多数点都能接收到数字电视信号,且各发射点发出的信号不会在终端引起相互干扰,从而为移动接收提供了可能性。

移动数字电视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移动人群。其受众是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如公交车、出租车、渡轮等)、公众聚集场所里(候车室、候机楼、候诊室等)短暂停留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处于传统电视覆盖的盲区,是移动数字电视主要的服务对象。因此,移动数字电视的诞生不仅仅是电视覆盖面的扩大,更是电视产业链的巨大延伸。移动数字电视独特的传播优势造就了诱人的广阔前景,正等待着人们去开掘和利用。

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获取信息的发展趋势正在由固定走向移动,由语音走向多媒体。目前,能够在移动环境向大量观众提供多媒体内容的网络架构主要有三种:移动通信网络(2.5G/3G);无线局域网(WLAN);地面数字广播网络。此外,DVB(数字视频广播)组织已经正式发布了为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向便携/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专门制定的DVB-H标准(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Handheld),从而使这一领域的竞争更为激烈。移动数字电视业成为电视业新亮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将支持数字电视的移动(包括交通工具承载移动和个人便携移动)接收。

1.国外情况

由于移动数字电视采用了数字电视技术,交通工具在时速120公里之内的运动状态中,也可以稳定、清晰地接收到电视节目,实时性强,这一技术被人们逐渐接受。移动数字电视于2001年2月开始,首先在新加坡出现,全国建设了8个数字电视发射站,在1500辆公交车上安装移动电视设备,为150万人次的乘客提供移动数字电视服务。

韩国TU传媒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投入卫星“移动数字电视”商业化运营。采用卫星发送、掌上手机接收移动数字电视信号,称之为数字多媒体广播(英文缩写为DMB)。实际上它可采取地面和卫星两种播送方式。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的原理,是由地面广播中心向赤道上空东南方144度角的通信卫星发射多媒体广播信号,由卫星接收后转发给地面的移动终端接收机。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等装置在移动中收看电视节目。因而这种服务又被称为卫星“移动电视”。其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音乐、电视剧、体育、游戏、新闻、教育和电影等7个电视图像频道,20个音乐频道以及2个额外付费频道。据悉,TU传媒公司计划将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服务的频道总数增至40个以上,准备增加与现有音乐台联动的广播服务,开设喜剧小品、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面向电视机和手机的微波数字电视有何不同

“微波数字电视”是指使用微波通信的数字化电视。利用固定天线接收信号的普通电视机的微波数字电视已于2003年12月在东京、大板及名古屋三大城市的部分地区开播。此外,还准备于2006年春开通便携终端的微波数字电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在微波数字电视中面向电视机和面向便携终端的服务有何不同。微波数字电视利用470M~770MHz即“UHF频带”发送无线电波。每家电视台将其中的约5.6MHz带宽等分成1

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会

一、展会背景介绍数字电视是我国电视领域采用的最新先进技术。从节目制作、编辑到传输、播放、接收均采用数字技术,与现正在使用的模拟技术相比,具有清晰度高、存储方便快捷、信号稳定、可与用户互动等优点。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电视发展元年,2015年全国将停播模拟电视信号,取而代之的就是数字信号。东北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电视数字化进程,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东三省广电局为加快数字电视发展,于2005年6月16日至19日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览会”。电视台、数字电视和电视节目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受益群体非常之大,观众的参观热情要高于房

2005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

指导: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CDTF)协办: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社北京华彩乐章广告有限公司支持媒体:《中国数字电视》《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网络世界》《中国多媒体视讯》《中国广播电视报-产业周刊》《电信技术》《IT经理世界》《新经济导刊》《通信商业周刊》《通信世界》《流媒体世界》《消费电子世界》《广播与电视技术》《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数码精品世界》网络支持: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