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宽带移动化、移动宽带化、传输IP化以及应用个性泛在化的迅速发展,给用户带来便捷通信享受的同时,也使频谱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未来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频率及规划策略需谨慎。
低频段频谱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随着全球宽带移动化、移动宽带化、传输IP化及应用个性/个体泛在化的发展,对<=1000MHz/3000MHz甚至<=5000MHz频段的频谱资源需求及争夺战愈演愈烈,移动WiMAX的加速推进更使矛盾白热化。面对3G演进及4G来临,作为全球无线电通信最高层行政会议及全球新技术、新业务发展频率划分、分配与规划最权威的大会WRC-XX面临严峻考验。
由于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同无线电频率资源的使用状况及时间表在各国往往互不相同,主次业务划分也不尽相同,兼之国家、区域综合利益左右及面对4G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频率资源愈来愈热门,从而造成IMT全球业务频率划分难度愈来愈大,想要找到用于全球IMT的干净的单一频段几乎不可能,共用频段通常是未来必然趋势,尤其对5GHz以下频段。
从WRC-07预测与期望IMT-Advanced频率划分规划目标看,要想在5GHz以下、特别是1000/3000MHz以下寻找FDD的全球频率新划分难上加难,因此,包括未来700MHz频段借助CR及DF(S)M在内的宽带移动多媒体应用在内,NG-TDD将会显得战略上愈来愈重要,对此无论从支持自主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或全球NG-TDD发展战略看,目前中国移动担纲此成功发展TD-SCDMA的战略重任,将负有真正完善有效下一代TDD全球移动网络的重大责任。
对470-806MHz(大于300MHz带宽)的所谓700MHz红利频段,随着数字电视频谱压缩技术进展与模拟电视禁用频道的有效利用,规划节省出100MHz左右频谱并借助认知无线电(CR)及动态频谱管理(DF(S))技术实现手机新媒体通信是可能及可行的,并已成国际趋势,WRC-07大会亦对此698-806MHz频段已有明确的结论。
就频谱资源利用而言,Wi-Fi可用的2.4GHz、5.8GHzISM频段及WRC-2003确定的R(W)LAN5GHz频段附加455MHz带宽的可用频率资源已有明确结论,然而WiMAX及WBMA(MBWA或Molile-Fi)原先所期望的3.5GHz、5.8GHz、2.5GHz、5.4GHz、2.3GHz、2.4GHz及小于3GHz等频段,以及目前移动WiMAX较明确锁定的频段2.30-2.69GHz及3.30-3.90GHz频段,有不少与3G、3G扩充及演进频段、卫星C扩展频段、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及Wi-Fi已规划的使用频段有冲突,从而即便通过了IMT-2000及IMT-Advanced家族成员程序,亦并不意味着频率问题上可万事大吉,依然要面临较严峻的频率协调问题。对此,确立各自市场定位、互补和谐发展、彼此协调支持与融合互动才是较明智的出路。
如何有效利用频谱轨道资源
手机电视工作频段书写需规范。
有关频率规划与频谱管理规则方面一些问题要提请注意。对3G全业务运营而言,移动互联与手机电视通常认为是其业务重头戏,特别是在手机电视标准化方面,往往产生一种笼统说法,其系统“可工作于30MHz-3000GHz频率范围内”,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对国内或国际意义上均如此。频率资源为国家资源,供各行各业多业务运用,轨道资源,尤其是GEO轨道资源,很明显为国际社会共用,需进行国际协调步骤完成后才能运用。因此手机电视可工作频段必须遵循国家频率资源管理规定,即至少应改为“…30MHz-3000MHz中由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则政策规定允许使用的频率范围内…”,因为该段频率为移动应用的最优良频率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