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指望《新闻联播》近期大“变脸”

2009-04-24 09:26:37来源:浙江在线 热度:

有消息称,广电总局建议央视建立《新闻联播》评价体系,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央视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证实,具体的措施和建方式仍在讨论中。(4月22日《今晨6点》)

为什么要建立评价体系?因为《新闻联播》需要与时俱进,而近年该节目收视率下降又是人所共知的现实。从观众绝对数上说,《新闻联播》仍是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可这个观众人数是有泡沫的,它得益于该节目的垄断地位。每晚7时,地方台转播,这是政治任务,任何一台节目也没有此政治优势。

《新闻联播》1978年1月1日开播,三十多年来,它一直是公众了解领导人动向的窗口和观察中国政局变化的重要风向标。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几乎每日必看,哪天若有事耽误了,就会感到非常遗憾。现在,我虽然尽量每天看,可不看也觉得无所谓了,即使觉得有必要,也是在网上浏览一下。《新闻联播》收视率下降,当然是文化多元的结果,可也与节目质量有关。过去,人们看《新闻联播》,是因为其权威,毕竟重大新闻都是它最先报道。

网络兴起后,人们看新闻的渠道多了,更主要的是,人们从网络上知道了《新闻联播》的重大缺陷。我们的许多新闻其实是一种政治宣传,从纯新闻学的角度看,有些内容是不应该上《新闻联播》的。《新闻联播》占尽“天时、地利”,“一秒一寸金”,按理当播最重要的新闻,人们最关心的新闻。可实际上,《新闻联播》的有些内容,看后让人失望。当然,这不能怪《新闻联播》的制作人员,有制度管着,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

三十多年来,《新闻联播》也有过一些变化,比如,从录播改为直播,但总的来说,变化不大,其“变化度”距离观众的期望值有明显的差距。评价体系要建立了,可新闻管理制度近期不会有太大变化,既如此,指望《新闻联播》近期大“变脸”,那就太奢望了。建立评价体系,名头挺大,可也和以前的“小修小补”一样,都是技术上的完善,而事实上,《新闻联播》收视率下降,不是技术的问题,是对新闻本质的尊重和认识问题。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