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网助力辽宁文化共享工程

2009-06-11 09:40:00来源:中广互联 作者:吴纯勇 曾会明 路红梅热度:

2009年1月19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辽宁平台正式开播,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辽宁省长陈政高与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共同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辽宁平台启动开播按钮。这意味着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文化共享信息资源的大幕正徐徐拉开,也意味着广电有线网络业务的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文化共享工程自2002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全国已自建、合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67.3万个,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向各省传递资源已开通至29个省份,已经逐步形成了互联网模式、卫星模式、有线/数字电视模式、IPTV模式、VPN模式、无线网模式、电子政务外网模式、光盘/移动硬盘模式等。


  记者在第一时间就采用有线数字电视网传输文化共享工程的优势、信息资源的准备情况、资金配套情况分别采访了辽宁省广电局副局长李铁铮、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张彦博和辽宁省图书馆馆长王筱雯,进一步了解到了文化共享工程最新进展情况和此项工程对广电尤其是有线电视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深远意义。

使用有线电视网的N个理由

  1月22日上午,辽宁省广电局副局长李铁铮接受了中广互联记者的电话采访。李铁铮副局长在谈到有线电视网络的优势时说,此工程在全国大部分省、市主要通过电信网传输,接收终端普遍为电脑。由于大部分农民不会使用电脑,文化共享工传输效果不太理想。对于农民来说,遥控器使用起来比电脑键盘更加简单,而且电视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接收终端,是农民非常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文化信息资源只有进村入户才能切实发挥出共享工程的效果。


  据了解,目前,文化共享工程分为视音频内容和电子信息文档两类,传播具有下行传输内容多,而上行回传信息少的特性,适合广播电视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而且,有线电视网络具有覆盖面广、乡村通达率高、带宽容量大、维护成本低等突出优势,是宝贵信息资源能够进村入户的有效传播渠道。


  李铁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辽宁省目前已有226万多有线用户,通过有线电视网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可以充分发挥辽宁省已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优势。目前辽宁省为这个工程开通了增补9频道,带宽由原来的300兆扩充到860兆。


  “目前辽宁省已经完成了5个县中6个村的试点工作,每天利用晚上24:00-6:00推送节目,6:00-24:00完成信息入户。”
  李铁铮介绍说,此项文化共享工程省委出资1350多万元用于一期试点工程,每台机顶盒成本是800元,目前对于用户是免费赠送。


  李铁铮对记者说,此前辽宁省制定了农村数字电视试点的计划,要求将数字电视传输到全省所有的行政村,一个村安装一台数字电视机顶盒;而文化共享工程是要求所有自然村每户都安装机顶盒,辽宁省有5万多个自然村,是行政村的5倍,资金投入是非常大的。


  另外,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辽宁省文化共享工程平台启动任务分工是:总局科技司负责试点总体技术方案制订、以及相关技术系统研发的组织协调工作。辽宁省广电局负责有线电视传输通路的扩容改造、信号传输和试点用户机顶盒安装维护。辽宁省文化厅负责日出播出内容的提供和编排。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最近天津和北京也在计划用有线电视网络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天津今年已经开始上视频信息,而北京则计划投入1个亿的资金用于这种传输形式的文化共享工程,由此可以看出,有线电视网络上述优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内容创新:兼顾大众与窄众

  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张彦博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


  张彦博首先向记者全面介绍了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为辽宁图书馆提供的内容情况。他表示,目前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一共向辽宁图书馆方面提供了2500多个小时的内容资源,“这些内容主要涉及的范围有电子书、戏曲讲座、农业知识、法律、电影、电视剧等。”


  有了如此众多的内容支持,1月19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辽宁全省境内正式播出。据悉,此次辽宁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节目内容构成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四大方面——
  1、文化知识方面:主要是艺术表演、二人转、京剧、黄梅戏、电子书等。由于受到地域及文化的限制,此次,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并没有向辽宁图书馆提供诸如南方地区的戏剧文化内容;
  2、农业技术方面:关于这方面的节目内容已于2008年11月份开始启动。;
  3、法律知识方面:主要是一些普法知识方面的节目内容,如各种案例等;
  4、防病治病方面:主要是一些常见病方面的讲座等,时间大约在半个小时左右。

  就上述四大内容,张彦博透露,在文化共享工程启动之前,他们组织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在铁岭地区发放问卷调查,从问卷回收情况分析,农民最喜爱的节目内容排在前三名的是电影、电视剧、科普信息和种植养殖技术。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一些农村用户对于计划生育、法律常识、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需求。


  张彦博对记者说,此次辽宁省启动有线电视网络面向全省入村入户传输节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在内容建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以前他们只是针对全国提供普适信息资源,现在提供地域性很强的资源他们要对节目进行筛选,以更适合当地老百姓观看。


  针对各个地区用户的不同需求,张彦博为此表示,目前来看,作为国家级的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在内容建设方面主要做的就是一个普适资源,也就是说做一些适合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用户能够接受的节目内容,而不同地区用户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有个性化、有针对性、有差异性、有地域性的节目内容将主要由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部门、机构来执行。


  与其他地区前几年的文化共享工程传播方式(如互联网模式、卫星模式、移动硬盘模式等)不同的是,此次,辽宁全省地区的文化共享工程及张彦博所列举出的上述内容是通过辽宁当地各级有线电视网络通道向广大农村用户提供服务的。


  “与原有的卫星、互联网模式相比,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的优势在于四通八达的网络能够直接通达到每个用户家中,通达率很高,除此之外,有线电视网络的带宽很高。”张彦博表示,有了这种全新的传输模式之后,可以使一些更加个性化的节目内容能够直接到户,而不是之前的那种到村文化站进行放映的模式。


  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资源建设处副处长赵保颖也接受了记者采访,她透露,目前辽宁省图书馆方面正在研究论证一项方案,以后要充分发挥与县文化站、图书馆的联动性和县广电的作用,依靠基层队伍切实了解当地老百[FS:Page]姓的信息需求,再根据需求有的放矢的提供节目资源,这需要相关行政机制的打通。


  除此之外,她还透露,文化共享工程相关部门计划成立两个专项组:一个是各项技术专项组,专门为百姓提供技术支持;一个是节目资源调研组,专门征集当地百姓的信息需求,让信息真正能为老百姓提供帮助。


  赵保颖最后表示,随着传输渠道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拓展,服务模式的不断丰富,对资源版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依据相关政策,下大力气加以系统解决。不断增加资源供给量,提高资源质量。


  目前他们正在研究3G技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资源的传输与普及,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要不断的在节目资源上进行创新,适应各种终端用户。

辽宁文化共享工程全覆盖“三步曲”

  辽宁省共有行政村11738个、自然村43131个,截至2008年底,不包括大连市,已经实现有线电视联网的乡镇有785个、行政村8274个、自然村29578个。有线电视网络的通达率较高,即便对于尚未联网的偏远地区,还可以通过直播卫星进行传输。

  李铁铮向记者介绍了此次文化共享工程的推进步骤,共分三期推进。


  一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实现已通有线电视的226万农户通过广播方式收看到文化信息资源节目,同时进行点播入户方式的试点。具体做法是,完成省级分中心和播出前端平台建设,完成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改造扩容,在62个涉农县采取播放模拟电视频道的方式直接入户。拟分别在朝阳县、清原县、新宾县、阜新县、凤城市、调兵山市各选择部分农户进行点播入户试点,共计4000户,发放点播型机顶盒,为推广普及文化信息资源点播入户探索经验。


  二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2009年2月至2009年底,在全省涉农县区所有自然村建成点播服务点(包括有线传输和直播卫星传输),同时进行卫星接收点播入户方式的试点。具体步骤为,在62个县(市、区)支中心和播出前端及78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及37852个自然村安装点播型机顶盒,通过有线网络传输文化信息。


  在有条件的沈阳、大连、铁岭等地区较大范围地推广点播式机顶盒,争取达到80至100万户。在未连通有线电视网的11452个行政村和自然村安装卫星接收点播型机顶盒,通过卫星传输文化信息。2009年2月至5月,在部分县区选取共1000个农户进行试点,发放卫星接收点播型机顶盒,为推广卫星接收点播入户探索经验。


  三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2010年,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传输网络,完善运行模式,向全省广大农户推广占播型机顶盒,实现绝大多数农户能够在自己家中点播收看文化信息。通过政府补贴、扶贫帮困、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支持贫困农户安装机顶盒,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户自购机顶盒,不断提高点播型机顶盒的普及率和利用率,逐步在全省农村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


  李铁铮对记者说,根据辽宁省农村实际情况,工程总的规划目标是: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底,用两年多时间,通过广播和点播的方式,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全省所有自然村,使绝大多数农户能够利用电视机接收文化信息,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三个月的奋战

  去年10月,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上述新思路、新模式;短短三个月之后,这一平台就正式开播了,如此快的速度的背后是相关组织、实施部门的艰苦奋战。


  去年10月24日,财政部张少春副部长、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以及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共同组成调研组赴辽宁开展专题调研,对辽宁平台的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调研组认为,辽宁利用广播电视网实施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的思路符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发展方向,对于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在资金、信息内容以及技术攻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希望在辽宁尽快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


  文化部相关司局以及广电总局科技司、计财司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辽宁广电局与辽宁文化厅负责了项目的组织工作,多个单位参与了项目的具体实施。其中,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辽宁省图书馆负责内容资源的准备及播出,辽宁广电网络负责信号的传输及终端、广电总局广科院、辽宁广研所、杭州中广信息网络公司协助进行技术体系的架构,索贝、长虹、茁壮则在播出平台及机顶盒终端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

  2008年12月13日,记者赴沈阳进行了采访。“我们已经在这里连续奋战了两三个月了,”广电总局广科院的一名技术人员对中广互联的记者说,“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参与终端研发的长虹、茁壮公司的多名技术人员也一直驻扎在沈阳,根据要求不断改进、完善机顶盒的功能,“这个系统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广电网络的广播优势,通过Push技术将文化信息资源数据推送到机顶盒内置的硬盘上。Push VOD的技术在国内还没有广泛应用,因此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开发,还真没有几家公司敢接这个活儿。”长虹的副总贾汇东的语气里充满自豪。


  采访当天,辽宁省网宣传部部长张江再次到省广电网络视察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以及辽宁省广电局、文化厅、省图书馆的有关领导介绍并共同讨论了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进展及具体实施计划。现场进行了整个操作界面的演示,其中“图书阅览”中加入的“书签”功能,即是张江部长前一次视察时提出的。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有些小的功能改进甚至在讨论会上刚刚提出,在会议还没有结束之前就已经实现了。广科院及相关技术厂商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确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技术平台架构

  利用有线电视网传输文化信息资源,从系统结构上可分为省级分中心和前端播出平台、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县级有线电视播出前端以及点播型机顶盒四部分,系统整体结构图如下:

  省级分中心和前端播出平台:省级分中心在传输渠道上应与国家政务外网、广播电视传输网、互联网实现接入。通过国家政务外网和卫星广播接收系统接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传输的文化共享工程资源,通过广播电视传输网向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乡镇基层服务点、行政村、自然村传输文化共享工程的视音频信息和电子信息文档。前端播出平台制作出符合广播电视传输和播出标准的视频和图文信息格式,压缩编码后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传送到各县有线电视前端。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作为内容发布和推送的下行通道,通过省市广电SDH网络中的DS3接口将前端平台的信号传输到县级广播电视播出前端,采用QAM调制方式混入县级有线电视网络。


  县级有线电视播出前端:有线电视播出前端播出广播电视网络传送的文化信息视频及图文信息资源,采用QAM调制方式混入有线电视网络播放,传送到与省市县有线电视网络联通的行政村和自然[FS:Page]村中,使县以下乡村的有线电视用户直接收看。


  点播型机顶盒:即在与省市有线电视网络联通县级支中心、乡镇基层服务点、行政村和自然村中安装一台具有接收、存储、回放功能的机顶盒,用遥控器即可点播机顶盒中所存储的视频节目和各类信息。从性价比看,目前选用120G存储容量机顶盒较为适宜。如下图所示:



相关信息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并实施的国家级公益性文化工程,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此项工程主要是将国家和各省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收藏的视音频和文字信息(包括科技、教育、电影、戏剧、电子图书等),通过电信、广电、互联网等方式传送到分布在全国的县、乡、村各级基层文化站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


2008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成果,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的。在2008年3月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多次视察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情况并做出重要指示。


  据中记者了解,中央财政继2007年下拨6.23亿元建设资金后,2008年再次下拨7.3774亿元支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筹措资金,落实配套资金6.0356亿元。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已达15.6亿元,地方累计投入超过15.3亿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文化共享工程资源总量已达73.9TB,比2007增加8.91TB。其中,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累计建设资源达到18.8TB。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地方戏曲、影视作品、专题讲座、农业专题片、文化专题片、农民文艺汇演、农民歌会节目等。在2008年的资源征集工作中,进一步加大了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翻译支持力度,在完成藏、蒙、维、朝四语种各100小时的译制工作后,又征集到20部藏语电影,同时增加了哈萨克族语言资源翻译。另外,工程还利用了国家图书馆2.62TB资源,为基层群众服务。

后记

  辽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涉及文化、广电两大系统的合作,开创了新的技术模式、服务模式,而最终的受益者将是广大的农村老百姓。广电的有线电视网络平台、直播卫星平台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覆盖面广、安全性高的优势,对于消除城乡差异、填补信息鸿沟、进而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今年的5、6月份,将在辽宁召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现场会议,对“辽宁模式”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对于下一步直播卫星平台在此工程中的应用,以及辽宁数字电视与此工程的协同发展等最新进展,我们将给予持续的关注,并在第一时间给业界提供深度的报道。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辽宁省广播电视模拟微波传输网现状

1.沈阳端站为全省微波传输的中心站,目前共有9个方向的微波开口,分别为本溪、辽中、铁岭、抚顺等。2.辽东干线有沈阳端站、本溪站、四0二台、二0四台、元宝山站,共5个站,沈阳端站至丹东站全线长211km,该段最长站距64km,该线路途经本溪、丹东两个省辖市。此干线,除沈阳至本溪站段跨越平原外,其余站段均在山区越过。3.辽南干线辽南干线从千山站算起,有辽阳站(支线)、鞍山站(支线)、大石桥站、营口站、二0三站、瓦房店站、大和尚山站、大连站共9个站,千山站至大连站全线长364km,加上两条支线长31km,共计463km,该段最长站距71km,路经辽阳、鞍山、营口和大连等4个省辖市。辽阳、鞍山、营口东

辽宁:大连车载电视打造文明车厢文化

近日来,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都可以享受到车厢内数字移动电视带来精的精彩节目。连续几日的亚运激战,让寒冷冬日里车厢内的热度不减。“能坐在公交车上看亚运的确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一些时事新闻类的资讯也是我们比较喜欢的,有些广告和重复连续出现的节目就会让人看了心烦。”昨日,在101公交车乘客普遍给出的看法。大连的公交车一直以来是展示大连形象的一张有力名片,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成为大连市传达政府声音,体现民风民情的又一个重要平台。我市每天有75%的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同时有大量的外地游客乘坐公交车。如何保证车载电视内容的质量,在市民乘车期间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乘车环境,就成为移动数字电视所面对的多方面考

沈阳3G完成安装调试 5月通话10月商用

5月2日,沈阳3G试验网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打通了第一个电话。据了解,与其他奥运城市3G试验相比,沈阳成为较先通话的城市。目前,沈阳3G已经完成安装及调试,正逐步进行网络扩融及覆盖等工程。业内人士认为,预计10月份,沈阳3G有望进入预商用阶段。沈阳3G实施国产标准5月16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宣布将WCDMA和CDMA2000确认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至此,TD-SCDMA(中国标准)、WCDMA(欧洲标准)、CDMA2000(美国高通)均被中国政府定为行业标准,实施三种3G制式在中国并行。记者了解到,2006年11月5日,按照3G国产标准TD-SCDMA制式生产的3G手机开始在青岛、保定、厦门和北京

辽宁:彰武偏远农户家有线电视“屯屯通”

彰武县又一举措将惠及广大农民——让最偏远农户看到有线电视。这有赖于已经开始的全县农村有线电视工程由“村村通”“升级”为“屯屯通”。 实施有线电视屯屯通工程是彰武县今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是继去年并可上溯到三年前全县开始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延伸。今年该县计划总投入1100万元,重点解决距县城较远的四堡子、四合城等乡村没有有线电视的问题,年底前在全县1173个自然屯中彻底消灭空白点。 坐在炕头上看有线电视,是彰武县8万户、30多万农民多年的梦想。过去,在信息手段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全县也只有4个乡镇设立了有线电视网,收视范围也仅限于乡镇政府所在地,本乡镇绝大多数农户和其他乡镇根本看不到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