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TV2009高峰论坛二 广电新媒体运营

2009-08-27 23:29: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热度:

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9)于2009年8月26-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同期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7号馆举办“BIRTV2009高峰论坛”,论坛由BIRTV组委会主办,慧聪广电承办,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为独家行业门户网站全程语音互动直播。

时间:8月27日下午14:00~16:00

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7号馆

对话嘉宾:

伍 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副总裁

刘延军 中广移动副总经理

秦学刚 北京悦龙数字广播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乔小燕 杭州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 豪 中国传媒大学

王杰中 中科大洋公司系统网络部总经理

王涵宇 华视传媒高级投资关系经理

嘉宾主持:

赵子忠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

论坛主题:

科技的进步催生了多种媒体形式的发展。近几年来,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种种新的媒体形式已经实实在在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与资源优势主导新媒体的发展,如何从运营、内容及技术等方面打开新媒体建设的新局面?

下面是本次论坛的文字实录:

主持人赵子忠: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BIRTV2009高峰论坛第二场广电新媒体运营现在正式开始。广电的新媒体运营多年来一直对行业内的影响很深刻,激起了很多人的思考和探索。今天非常有幸请来了业界专家和业内领军人物,我先来介绍一下参会的嘉宾中科大洋公司系统网络部总经理王杰中先生、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张豪博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副总裁伍刚先生、中广移动副总经理刘延军先生、北京悦龙数字广播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学刚先生、杭州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副总裁乔小燕女士、华视传媒高级投资关系经理王涵宇先生,我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的赵子忠,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广电新媒体运营。

科技的进步催生了多种媒体形式的发展,近几年来,就网络领域而言,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多种新的媒体形式已经从方方面面了人们的生活,也对我们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面对这样的机遇,扩展这样的市场,把握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我们将会听到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

我们的嘉宾都是来自各个行业的新媒体一线领军人物,下面请各位嘉宾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先请王杰中先生介绍一下中科大洋新媒体方面的探索。

王杰中:各位大家好,我来自中科大洋,大家都知道大洋公司在广电行业多年的运营,我们主要的业务范围是面对广电提供相应的设备。大洋公司在今年针对新媒体也专门发布了新的产品。应该来说新媒体这块在近几年也说的比较多,今年非常荣幸参加这个论坛和各位专家探讨这方面相关的内容。我可能也是从技术、产品方面来描述一下大洋在新媒体这块的一些想法。

主持人赵子忠:对于大企业来讲,应对新媒体的发展,大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下面有请中国传媒大学的张豪来讲讲。

张豪:大家好,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我国但是在传媒领域最高的学府,一直在跟踪整个媒体行业的一些进展。从2000年前后,我们就已经开始进入到了数字电视的研究,现在我们整个的研究领域随着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经营管理方面在不断的拓展。

传媒大学在2007年成立了新媒体研究院,也是我们今天的赵子忠院长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新媒体研究院目前来讲有这么几个重要的研究板块,一个是数字电视领域的一些跟踪研究,第二个领域来自我们对移动媒体,因为我们说现在的媒体从家庭媒体公众空间向私人空间转移出现了,以手机这样新兴的终端代表新媒体的形态,这块我们有移动媒体研究的板块。第三是围绕我们的互联网,我们宽带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游戏,包括网络视频研究的领域。

在这些领域里面也做出了一些成果,也希望各位专家对我们的研究进行不断的研讨。

主持人赵子忠:我觉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直是我们广电里头老大哥的单位,我们下面有请伍刚副总裁给我们介绍一下央广网的情况。

伍刚:大家好,央广网是以音频为核心的,面向全国广播的网络广播门户。在这几年中央高度重视新媒体的高峰,加快了新媒体的发展。我们中国广播网到今年已经迎来了11个年头了,从09年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程加快了新媒体发展的步伐,不仅把我们现有的11套无线的广播频率还有一个数字电视频道,还有我们的平面媒体,现在是一个全媒体发展的集群。在我们的央广网上面可以实现以音频为核心,以图文和视频发展的全媒体发展的方阵。今年9月17日开始,我们将加快新媒体发展的步伐,我们有完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中心的企业化转制,中央台除了我们的央广网,还有注册成立的手机广播电视,就是我们现有的在移动网上面的六张牌照之一,我们的增长幅度很快。

总得来说,我们是基于在固网上面,我们实现了全方位的推进,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谢谢大家!

主持人赵子忠:我觉得刚才您讲的方阵,我觉得在央广网要打造一个新媒体的方阵,我觉得非常好。我们刘总最近也是一直到处讲CMMB,一直做它的宣传,今天请刘总介绍一下CMMB取得哪些新的成绩和新的特点?

刘延军:CMMB推出之后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为了使大家更通俗易懂,我们叫手机电视。为了一体化的建设,我们改名了叫中广传播,我们有15个省建立了。我们具体的取得的进展不大,我们下一步做的更多一些,因为工作确实很多,我们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我们在网络覆盖方面达到了191个城市,我们今[FS:Page]年137个城市全面建设完成,内容方面中央台的伍总说了,中央台是老大哥,他们组成队伍叫多媒体广播,我们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更方便、更人性化。在运营方面,我们突出了自己的运营品牌,叫精彩,有精彩广播、有精彩财经等等。希望大家看到精彩这个节目,我们希望得到大家的爱护,希望大家喜爱,把这个事情做好。

在运营方面我们和中移动开始,现在上海的网络调试完成,北京正在调试,我们首先在几个重要的城市,我们和中移动联合推广CMMB,使用户能够更快的享受这个服务,希望我们的CMMB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谢谢大家!

主持人赵子忠:我们在北京的朋友经常开车,在车上会经常听见悦龙给我们传达信息,这已经好几年了,北京悦龙数字广播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是我们广告的先行者,好几年前已经开始了尝试了。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有了一些非常好的成果。我想请悦龙的总经理给我们做一个介绍。

秦学刚:我们从05年公司就成立了,我们在广播方面进入数字化尝试比较早的。近些年来也是有很多的教训,也有很多自己的认识。我们播出了4套电视服务,整个覆盖到今年年底会有11个发射点,到明年会更多,北京的覆盖效果会不错。从广电运营来讲,这些年来,我们是处在广电所谓的广电新媒体运营的运营商环节,这个环节如果表现不佳的话,整个产业会受到影响。这个环节想表现好的话,自己的能力又是非常的有待提高。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也希望大家今后在广电新媒体方面大家能够互相交流,我觉得在这方面谁也没有更多的经验,我们是强大的,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很不错。但是当我们转到运用新的技术做开发应用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缺点,我们希望跟大家共同发展,谢谢!

主持人赵子忠:我们还请到有线网的嘉宾乔女士,华数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优势,在NGB来讲也是非常的亮丽。我下面想请乔小燕副总裁介绍一下华数的情况和一些特点。

乔小燕: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大会组委会给我们一个交流的机会,借这个机会把华数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华数是一个非传统的浙江省的有线电视的运营商。但是近十年的发展中,从2000年开始,应该说华数是国内最具创新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我们作为浙江省有线电视运营商在浙江省落户600多万户,同时我们在2000年全国首家建设了覆盖全城的IP网,开始了有线电视网经营宽带业务非常早。通过跟当时的通信运营商合作,经营全城的宽带业务。当时比电信大型运营商都比较早,百兆到楼,十兆到户这个用户数,在杭州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到了2004年,当全国的有线电视都在进行广播型的数字化运营的时候,杭州也是第一家用全方向交互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运营,也是在04年杭州的用户都百分之百覆盖,所有的用户可以享受一些游戏等等其他的服务。

在08年的时候,也是全国有线网首家建设全城的有线覆盖网,我们覆盖了主要的城市建成了全程的无线宽带网。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NGB很多的业务、规范我们是全面参与和制定的。所以我们说我们是一家比较具有创新性的跨网络的这样新兴的运营商,我们是四网合一。正是在跨网络的过程中,我们从传统的管道式的运营商变成了新兴的运营商。

我们也提到了以视频为中心的新媒体,不仅仅是传统的网络电视,我们也建设了覆盖全城的宽屏门户。同时我们也是浙江省移动电视的运营商,我们跟华视在户外媒体上也有一些合作。所以我觉得基于电视、互联网、公交电视、城市电视大屏、手机电视都已经进入了,从传统的网络运营商变成了跨网络、跨媒体的新型运营商。我觉得在今天的潮流下,很多的运营商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想今后还有很多的议题和业务的方向都在发展。谢谢!

主持人赵子忠:刚才讲的四网合一是很有气势的提法和描述。下面有请华视传媒高级投资关系经理王涵宇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华视传媒的一些成绩。

王涵宇:首先谢谢慧聪网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在这里介绍华视传媒,首先我觉得华视传媒是一个新兴的媒体,它不是建立在我们自身的基础上,我想华视传媒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建立在传统行业中,包括我们和大洋硬件设备提供商进行了产业的整合、支撑,包括一些媒体的老大哥,我们向他们学习了一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才有今天的一些成绩。

华视传媒成立2005年,经过了4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覆盖户外的网络。我们运用数字化的过程,将原有小时候看到家里的电视、数字化改造之后,把它搬到了户外。我们首先选择的平台就是在中国最具有覆盖面的平台就是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目前华视移动电视网络覆盖的地铁里,目前每天根据第三方的调研报告还有和传媒大学的研究报告,我们达到的4000万的覆盖人群。华视新媒体不像传统媒体一样做四位一体,做广播一样全方位、全覆盖的,我们觉得要更聚焦专业的领域。

华视的移动电视网络可能和大家所看到的其他的网络有一些本质的区别,我们看到分众的广告播放平台一样,我们的最大的竞争是将内容放到户外的传播中。我们目前是打造一个传统电视向户外延伸的一个补充,我们将传统的内容带到户外,这也体现了很好的应用。去年的大地震、奥运会等等,我们都传播到了户外。所以在很多的地方华视传媒户外移动电视被当地的政府看到一个很好的公共信息应急发布平台。我觉得这都是在新媒体崛起过程中,除了商业价值更多带给社会的社会价值。作为华视传媒我们将在未来几年中覆盖中国最有经济辐射力的30个城市,让随时随地看电视的过程成为现实,谢谢大家!

主持人赵子忠:大家都在谈随时随地看电视,在座都是以随时随地看电视为代表的嘉宾和机构。

刚才大家都做了尖端介绍,最近这几年都提新媒体,还有传统媒体,还有是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发展。关于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可能也是各位嘉宾都会面临的问题,比如我们有一些主流媒体现在也在发展新媒体。我们现在的新媒体也会跟原来的主流媒体有一些合作,广电新媒体的运营和广电主流媒体之间肯定有很多合作关系,我想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主流媒体向新媒体延展各位都有一些经验。

首先有请中科大洋公司的王总介绍一下在主流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过程中有一些思考?

王杰中:今天来的朋友大部分都是CMMB的老总,包括咱们有线电视运营商,从技术和软件供应商来讲,我想从技术上大概阐述几个想法跟思路供大家参考。

中科大洋是非常传统广电行业技术和软件的提供商,这么多年,大洋公司的产品应该是整个遍及了采编的各个环节。但是大洋公司目前的主流产品还是集中在传统媒体,在电视,主要集中在视音频处理这些方面。我印象中,从03年开始,那个时候IPTV开始变得非常火,在那[FS:Page]期间,大洋公司跟全国各地数家有线电视运营商都在合作做一些数字电视的改造。经过这么多年,面向新媒体的发展这两年新媒体的越来越热,这些三屏合一等等,我们大洋在这些方面有一些思路和倾向。

首先新媒体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他有几个方面的新,第一个新,可能代表的是全新的内容组织方式。我们认为传统媒体相对比较单一,音频就是音频,视频就是视频,内容组织方式、手段,获得的方式、加工的方式或者是传播方式都比较单一。新媒体和它相对应就是打破了这种单一,原来可能是有线电视运营商主要是专注于电视、视频这一块,现在很多的运营商包括像非常著名的科华的大公司,他也都纷纷提出来要像富媒体方面转化,同时要加家庭娱乐等一系列的富媒体方面。第二个新是体现在渠道商的融合,这是一种新的体现。包括互联网、手机,因为终端的整合上可能也是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这个趋势从目前来看,应该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从大洋公司来讲,我们提供的产品方面来说,整个应对传统平台来说,面向原来的传统平台突出了新的方面。从内容的组织方面,整个的处理方式、整个的工艺、整个的技术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从新媒体的发展上来讲,在这几年应该来说我们可以突出的看出他有几个阶段。最开始的阶段可能更倾向于新媒体的技术储备器。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运营商大多数是把精力集中在比如说机顶盒改造、网络的改造,像一些编解码的的技术。第二是像这些基础的技术不再成为障碍的时候,我们这时候转型,转向丰富的各种各样的模式。由此来专著用户,扩展用户群体。从第三个层面来讲,我相信随着新媒体进一步的发展和融合,可能我们不再简单从技术层面成为障碍,更多可能在运营理念、运营方式来做。大洋各条线上的产品,像移动编辑都在向快速的方向转变,应该说技术和业务都有改变,因此大洋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主持人赵子忠:您作为新媒体技术的提供商,您有没有一些什么机制,新媒体的技术不断在发展,一代换一代,作为一个技术提供商采用什么样的机制保证和支持这种新媒体创新,您有没有这方面的思考?

王杰中:现在新媒体这块争论比较多的我觉得是电信和广电的争论,目前从大洋公司来讲,我们主要做一些内容的生产、传输等等,因此我们不会有争论。大洋公司的研发来讲,我们会分成这么几个区域,比如说内容提供商,我们会在内容提供这个方面逐渐面向新媒体的特点。我们会综合原来媒体产生很大的变化。同样做SP、终端运营方面我们的格式转换等等这些方面,当我们把这个目标集中在这个领域的时候,相对来说我们可能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技术和产品的供应商的角度来讲,不会再被这种新媒体发展方向,三网融合是谁融合谁的这种争论。不管你是谁融合谁,三屏谁融合谁,对于我们大洋公司的提供商来说,应该来说还是可以把握的。

主持人赵子忠:谢谢王总,下面有请张豪博士介绍一下,作为大学来讲,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肯定也做了很多的思考。对于大学来讲,如何面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转变,大学要做哪些准备和考虑?

张豪:这个问题其实是传媒大学这几年整个的学科建设和校园建设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我们发展的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刚才其实赵院长提到的新媒体和旧媒体,我们新旧之间顺利的交接或者是延续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必然的路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如果把新媒体的建设比作一个系统工程的话,其实一个大学在这个工程里面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媒大学定位为信息传播的高等学府,它的责任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一个是人才培养,为产业输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的人才。第二是作为基层的知识和积累,我们正在经历新旧交替的历史性的时刻,这个时代有很多的记号,有很多的情况需要我们对他进行研究梳理和整理,大学就做了知识沉淀和整体的装置。第三大学也承担一种展望。我们也和各个院所都在新媒体院所展开全方位的前瞻性的研究。

目前来讲有几个重点工程是我们研究板块非常重视的,一个是传媒大学对于个人移动媒体向全方位的个人信息平台研究的关注。在这一块今年传媒大学专门成立的传媒大学手机电视台,对我们个人移动媒体在内容和应用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前瞻性的研究。

第二我们的技术研究板块对于新媒体即将服务人群的研究,也就是说新媒体的受众行为和需求的研究,这块我们持续以来在两个方面有了比较突破性的进展,一个是有线数字电视领域,对用户行为和需求的研究也积累了很多发现和称多。第二个领域是以CNB多媒体的广播对应用需求的基础性的研究,这是我们在基础研究的板块。

第三我们对于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和行业的信息化新进展领域的观察。最近一个比较突出的事件就是我们对于NGB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关注。传媒大学也成立了NGB的实验室,开始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研究,我们需要我们学校的研究一方面对社会进行一个分享,第二我们希望我们的成果对于传媒大学传媒专业的培养有所启发,能够对中国新一代的专业人才队伍提供人才储备的支撑。

其实我们对新媒体充满信心,我们也希望我们自己能够肩负起这种责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赵子忠:我觉得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展,对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有更深的体会。请伍总谈谈新媒体和主流媒体协同发展的时候有什么思考和体会?

伍刚: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说的确是在新旧之间有一个痛苦的转型,这也是一种新的从主体中诞生出的镇痛。大家都知道,在报纸时代是600、700年前报纸成为一个主流媒体,然后就是广播这是20年代的主流,广播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直是领军强势媒体的逐个主渠道。接着是电视在中国90年代和21世纪之交,电视成为了主流媒体。现在二十一世纪随着新媒体的到来,在信息技术的浪潮冲击下,这个新时代当中所有的媒体都为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网络时代这种机遇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刚才说到了三网合一和四网合一,还有我们的悦龙、华数都是走自主创新的传播平台。我觉得对我们主流媒体来说,它的使命感和象征意义显得尤为艰巨。

假如说我们能够做一个华丽转身的话,同时也能够勇敢的与时俱进,也能够继续扮演主流媒体角色。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来拓展和突破的。第一是源头,比如说中央,中央电视台是国务院、党中央的重要的时政信息,我们讲是既也传统的无线点播,还有传统的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同时我们又把在线包括移动的都同时保持在一体化第一时间、第一传播力、第一影响力,按照我们总局提出来的打造传播力,只有传播力才有影响力。这个传播力,我们传统的媒体和新媒体我们在接口上是无缝连接,我们在源头上始终保持第一时间,我们就有了更及时的信息的第一步。

第二是渠道,现在基于Web2[FS:Page].0的渠道之后,互联网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带来了渗透深入个性化的终端,我们从源头到终端的渠道不打通的话,实际上我们在业界市场上和技术上是三网合一,突破了政策壁垒,我们老百姓知道了三网合一可能是由我们的纵横和行业的壁垒还没有实现这个渠道的融合。假如把这个渠道的融合,这个经验叫先试点后推广,我觉得刘总的CMMB我很看好,我觉得各种各样的生产商都参与了这个渠道的建设,只要我们敞开包括我自己的手机还是买的山寨版的手机,我觉得非常方便,还有iPhone我觉得看不到高清的CMMB,我放在家里不用我觉得只有把渠道做通了,无线城市的布局也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假如我们可以突破,我们就可以把渠道做通,我们就可以做全国最大的内容集成商,老百姓对我们高端信息求知若渴。源头到渠道、到终端有一个很完美畅通的体验,我个人觉得电信可以把同源头、渠道、终端一天可以产生300亿的产值,我们广电假如说全线铺开之后,全网有内容、渠道、终端的优势,关键是我们的思想一转变,我们完全可以跟这种电信级的运营服务做到很到位。

还有我们几大门户,包括国内一个很普通的开心网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上升到全球排名100多位,超过了CNN,BBC顶尖级的世界传媒,如果不转变老套的思想都会倒闭,只要转变思想,我们的源头、渠道、终端转变了我们一下子就可以市场为王,我觉得有信心。

主持人赵子忠:对于主流媒体现在办互联网站这种方式,我觉得主流媒体进入了另一个市场,我觉得竞争非常激烈。因为有很多的网站,我想央广来讲如何保持竞争的优势?

伍刚:这是我们思考的很重要的话题,我们广电是相对滞后的,现在我们也是正在思考这个痛苦的转型。我觉得最重要可能这种以互联网、以Web2.0为核心的第一是技术驱动,第二就是用户至上、用户体验优先,过去我们传统的广播是一对多,现在是多对多。我们在这个信息海洋中,我们如何扮演我们广覆盖的影响的优势,同时在市场上又能找到我们的位置。我们过去说广播是听众,我们现在要把听众化成用户、客户,这里面有一个大胆的要做,我们要为用户提供需要的产品。我们历届的调查,我们中国3.38亿网民,第一用的是网络音乐,当然新闻、资讯以外就是音乐。我们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一年将近一个亿。实际上我们现在必须要找到我们技术应用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产品。以这个产品深入到我们的终端,我们要有自身的资源优势,才能找到为客户量身订作的产品,我们现在正在探索。

主持人赵子忠:我觉得对于主流媒体来讲,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开拓一个新的业务,我觉得可能也属于一个新的投资的方向和尝试,这个尝试还需要时间和改革。下面问一下刘总对CMMB来讲,也是广电主力新媒体。

刘延军:我们自己的定位实际上是做一个网络的运营商,真正的传统像我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国际台、北京台,我们现在播的是传统的节目。我们在发展起来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的强势媒体来做一些更新的东西,刚才我提到了我们央视在做一个多媒体的广播,原来大家在听广播,现在叫听广播看广播,不仅有声音,还有文字、图片等等。我觉得我们CMMB也是未来广电新媒体起到一个传播、促进未来得一部分。这样的话,我们未来得用户也能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这样和传统媒体站在一起,才能发展的好。

主持人赵子忠:我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可能各位网友比较关心的,对于除了我们广电做的移动多媒体以外,现在从去年开始电信、移动、联通进入了3G时代。大家也在做一些视频的业务,各地也有多种的反馈。我想听听你对电信3G的发展和CMMB之间的关系,我想听听您的看法。

刘延军:现在三大运营商都在做,中电信叫手机影视,中联通叫手机音乐之类的,像这类他们都在做。由于通信的点对点传输,当用户输出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个服务和我们广播电视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载质量上,在节目图象清晰度和容量都有很大的差异。在这一点我想双方由于技术的原因,对我们来说,把广播电视节目不间断的传送给观众,这样用户比较喜欢。对移动运营商想把技术提升,他们是通过网站的形式,你登陆他的网站下载视频到手机上。我想广播和通信的融合有一定的趋势,大家服务的对象和服务的趋势都有相对区别,如果你想下载,你用手机来下载中国移动的手机视频都可以做到。这也正是融合,使大家生活更方便,所以三网融合不是网络的问题,将来为用户提供更好、更直接的服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赵子忠:谢谢刘总,我们其实大家都很关心3G和CMMB的关系,听到刘总的阐述之后我觉得是有合有分、共同发展的过程。我觉得对于北京电台来讲做了很多新媒体的尝试,我想请您讲讲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做新媒体的尝试,我觉得是需要决心和勇气的,对北京电台来讲做新媒体也是一种精神,我想听听北京电台在对新媒体的一些做法。

秦学刚:其实刚才刘总谈到了CMMB是主流媒体的推动,我觉得数字广播这一块这些年干下来最大的体会是,我觉得新媒体我也没有特别的学习、研究过,或者是向赵老师请教过。我只是从一个受众角度来讲新不新,从目前数字广播来讲,我给他的定义只是用数字技术传播了原有的广播技术。

我从我们北京电台的角度来讲,做数字广播当时感觉到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什么竞争压力?北京电台这两年的发展很迅速,但是从2002年之后,过去移动的状态下,电台似乎是一个没有太多竞争者的选择。但是从2002年之后逐渐有了一些竞争者,比如说像移动电视,再往后就开始有3G或者是无线互联的概念。使我们在移动状态下有一些压力,这种情况下电台怎么办?一种是把内容做的很强大,不管渠道建设是什么样子,我就变成一个音频结构的方式。电台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在寻找未来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当时就选择了数字广播这个通道。我们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做的相当不错,给予的覆盖效果相当不错。

我们需要欠缺的还是需要寻找一个能够通过这个技术给广大听众新意的业务模式。因为北京经常听广播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大概是600万的群体,这个市场对电台来说我想应该是不断深入发展的市场。其实没有哪个电台敢说我们的听众可以持续继续下去。所以我这四年干下去,我觉得我们数字广播越来越回归,在广播来发觉新的潜力。我们现在用数字技术来丰富传统的形态,传统就是我播什么你听什么,我们可能短时间把多媒体融合到现在的服务中是可以的。但不是我北京电台的特长,我的特长是做广播节目,我们可能更多的力量着重于不是是能够为现有的广播听众提供一些新的服务平台。

奥运会之后,我们希望到年底能够给大家一些这方面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谢谢。

主持人赵子忠:谢谢秦总给我们的介绍,我觉得对华数而言,我觉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前些年有线网并不是知名度很高,数字电视几乎把有线网放[FS:Page]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刚才刘总讲了CMMB是主流媒体的推动者,我想了解一下华数这样一个平台对传统主流媒体是什么样的作用,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乔小燕:因为我们最主要的传统是广播电视,所以是他传播的一个渠道。在回答问题之前,我觉得还是分析一下我们发展的历程。我觉得华数具有典型浙江商人的一种精神。华数是从实践到理论,在实践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理论,是边做边摸索,它具有媒体的特性。比如说我们做的交通电视的平台和传统平台,举个例子,浙江的电视台买了一个京视的直播版权,我们同时买了这个片子信息网络的传播权,马上这个电视台的负责人就跟华数联系了,我现在要上这个片子,你那个慢点上,你要上了会影响我的广告收入。我们就马上把这个片子下线了,等他播了大半部分的时候我们再上去。换个角度是一个极大促进的关系,那么多的电视台的电视,没有电视台的热播哪有互联网的热播,就说你的互联网再热播的剧,就是电视台热播的剧,所以我们买的时候是跟着买,这样的话是客观上形成的所谓的新媒体跟传统媒体之间有这样的一个关系。

我们2000年开始做基于有线网的宽带,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理论和互联网的研究,我们发现我们的带宽比电信宽,能给老百姓的好处就是让他用PC看电影电视,杭州老百姓都知道上华数宽带可以免费看电影电视。所以我们一开始上华数宽带的时候,我们2000年初就推出了视频门户,当时对于我们整个宽带业务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今天在互联网上有无穷多的选择,当时没这么多的选择,我们当时排名在前7位。我觉得我们向新媒体的变化实际上是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自发的产生的。

目前我们提供互联网宽屏已经给很多运营商提供这种服务,视频服务放在自己的网内有效降低他的出口带宽。我们需要消耗大量的出口带宽的成本,所以是在市场、用户需求的驱动下,我们做了基于互联网的视频,成为了新媒体载体。

第二大载体是在交互电视上,我们在2000年提出了内容与网络的巨大价值,04年在做数字化评估的时候,那时候的传统媒体也没几个做交互电视内容服务,怎么办呢?我们就自己做,我们是中国最大的数字电视,我记得很清楚跟索尼谈合同。第一个是大概100万美金左右,在2003年的时候开始筹建了自己技术,不断的积累。这样的确给我们整个的数字电视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我们整个的视频用户,我们杭州看电视的用户要高于其他的城市。而且他是双向交互的模型,可以非常精细的去研究用户的行为分析,用户的收看分析也给我们的传统的媒体、频道在内容制作、发布方面有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并且全国各地进行构建,比如新疆,我们做公共、内容、应用、影视剧,他把他的连续剧通过华数传递过全国20多个省享受。这样交互电视平台这样一个由原来传统广播线性收看这样一个过程,客观上也变成了新媒体。我们现在新媒体有各种各样的视频点播的栏目,而且运行的方式都是媒体的方式,我们贴大量的海报,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吸引用户的眼球,让用户点播,所以这是他表现的形式。

现在又到了下一代广播网的时代,我们学习通信运营商、学习互联网运营商,他们能够大繁荣在于用户之间的交流,用户之间的活动。短信、彩信、社区都在于用户的系统,电视平台一样,你也要进行互动。我们现在可以做到,你在家里看的电视,你可以把片子送给你的亲戚朋友,他具有通信类的应用。这些应用来源于市场、需求,不是来源于整个网络的规划,应用带动网络,而不是网络带动应用。你需要有效的应用,我们现在从广播电视到交互的点播电视,到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方便在电视中间进行通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互联网这么繁荣,电视业需要广泛的内容,所以我们又在电视上打造了绿色互联网,什么是绿色互联网?我们通过后台更大型的互联网站,比如说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我们跟大型的互联网进行定向互联,这样就可以做电视上搜索。这样的话,就可以给用户电视更多更深刻的体验。

所以怎么样去应用新媒体,作为网络运营商主观、客观、主动的共同性产生的结果,是市场驱动的一个结果。所以跟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合作也是必然的,我们现在一个重点的工作就是能够把我们已经认为成熟的交互数字的内容,交互电视跟互联网进行和之间的应用能够在更多的网络范围进行使用。在广电网是小网变大网,所有都在审网整合,我们需要是全国的网络,甚至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运营商。沃达丰这样的通信运营商覆盖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你要经营必须规模化,我们希望在小网的整合上,应用、内容进行全国的进行融合和应用。

我们公司有两句话,一句话是听起来比较有战斗力的就是数字化的未来,看得见的梦想,我们确实希望在整个数字化的过程中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不是为数字化而数字化,为新媒体而新媒体。车往哪个方面开不是事先想好的,是边开边想,边想边开。我们有非常好的资源,最重要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可能还需要一些分析,能够在新的领域多去尝试,多去做新的东西,可能只有做摸索、失败中才会有新的发现,谢谢大家!

主持人赵子忠:华数说开个汽车换轮胎,车不停轮胎也要换,这是华数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一句话。下面也想请教一下华视传媒推动了户外电视很大的发展,它和新媒体和主流媒体有很多的关系。我想听听您的看法?

王涵宇:华视是一个新媒体,电台用了几十年,华视希望更短的时间成为主流媒体。我觉得华视向主流媒体经营的过程离不开传统媒体的支持。传统媒体有很大的资源,包括人力人才方面、技术方面,还有行业的经验,我们这些新兴崛起的媒体不具备这这样,我们信奉另外一个原则就是简单、高效。我们在过往的四年中,我们在传统的户外改造这一部分充分的整合,我们覆盖全国主要的一线、二线18个城市户外广告广播的网络。从市场来讲,我们强调华视未来得成长和现在取得的成绩,建立在中国庞大的人群。大家也知道北京会不断加大,所以华视的受众人群就是中国最具有活跃的人群,他们不一定是最有钱的,但他们一定是最活跃的。我想这是华视到今天为止,未来成长的基础。

从媒体来讲,作为一个媒体必然有这样的内容、网络充分结合的结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劣势是,新媒体需要建设网络。华视传媒在网络的建设上,我们还是强调高效,建设最快的是公交体系。我们在这个公交平台上,不管是地铁我们都是相对垄断的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换台的,虽然我们没有竞争优势,我们还要以内容为主,我们一直把我们重点除了网络电视之外,我们怎么样更加精益求精加大内容的丰富性,这样才能形成长期有效的媒体的受众的战略性,从而形成新兴的商业手段。

所以我觉得和传统电视比较来讲,我们也进行过市场研究和调查,华视传媒覆盖的人群刚好和传统覆盖人群是相吻合的。所以我们在建立良好的资本上和业务上的合作之外,我们在未来会继续保持在这种和传统电视合作,我们也会给市场提供更好的借鉴和经验,谢[FS:Page]谢大家!

主持人赵子忠:我觉得王总提出非常好的词叫简单,对于广电来讲做新媒体确实不简单,文化确实是广电做新媒体的思想。

最后一个问题请各位嘉宾简短介绍一下,大家对广电新媒体的发展的趋势,下一步怎么走都有一些特点,从3-5年来看,将来会达到什么状态,大家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先请王总讲一下。

王杰中:发展的趋势来看,总的来说新媒体是一个大势所趋,整个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内容获取方式,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首先内容是第一位的,无论传播渠道是什么,内容为王永远是第一位,在内容的组织、生产、加工上更加面向他的用户群体、面向他的收视群体。另外做互动性上,广电如果想做新媒体的话,互动很重要。因为所有从媒体的角度来讲,如果要想能够形成一定的产业,形成一定的有效运行模式,没有有效的互动,这也很难成功的。我们原来和传统媒体,整个广电都是大举公意大旗,而新媒体是在市场运营化体制下来形成广电独有的竞争优势,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伍刚:面向未来的话,回到我们自己的本位,回到我们自己的特色,我们广播改革就是以声音为主体,以快为先导性的引导舆论。我们从去年抗风雪一直到抗震、奥运会,包括今年所有的消息我们发挥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第一时间快报、第一时间快速的传播的优势。在移动人群中发挥我们国家的主流的媒体的内容提供商的第一影响的方向和主力。所以说回归本位也是我们内容真正为王的起点。除了回归本位以外,还要发挥自己的特色,以特色定网、定台,把自己的特色发挥淋漓尽致,把我们的资源在行政体系、事业体系、市场体系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三点是技术驱动,我觉得信息化网络时代是对我们全球每一位公民、每一个人进行信息化、数字化革命的过程。我们说传统的报业最早感受到这场危机,因为传统的读报越来越少,广播电视相对报纸而言还是相对强势。所以说互联网要取代电视,实际上在我们新生代的受众里面,在电视和电脑之间的选择,已经明显偏离了电脑的终端,鼠标加键盘超越了摇控器的优势。在这点上我们一定要从摇控器到鼠标键盘要打造一个技术的通道,形成一个技术为先的前端。站在一个更简单、可依赖、傻瓜化的把新媒体的通道打通。

最后就是用户之上,我们传统过去承担的一种社会使命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现在我们首先也要注意到既要以社会效益第一,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面向市场。我个人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回归本位、内容为王、技术驱动、用户至上。谢谢!

刘延军:新媒体是一种需求慢慢发展起来的,新媒体的出现已经很多年了,这两年比较热。我想说新媒体发展一定要有需求,根据需求来做新媒体,不要说别人做了新媒体你就做,别人能成功不代表你能成功。关于下一代新媒体发展我想从三位一体来讲一下,第一用户,用户有需求才可以发展,第二政府和运营商的自律,所有新媒体的发展运营商一定要有自律的精神。第三是政府的市场监管再加上运营商的自律,加上用户的需求这是新媒体要做好、协调好的三个方面。

对于广电来说,我想我们广电在传统意义上加工、延伸变成很多新的东西,广电系统有能力、也有实力下一步把新媒体做的很好,我想下一步义不容辞把新媒体做好,谢谢大家!

秦学刚:我觉得广电新媒体刚才各位领导谈到了非常精彩,也非常精辟。我觉得我跟大家聊的这方面有一个共识,在广电的新媒体发展上,需求先导或者叫业务先导,我觉得不应该是技术先导。有的说先做技术,然后再做业务,我觉得这好象做别的行业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尝试性的服务,但我想新媒体如果你想做,先要到需求,然后做考虑技术实现,如果做反了之后我觉得结果是成本比较高。

第二点我觉得广电新媒体要做起来,可能我们还需要探索一些新的形势。毕竟做新媒体的技术应用方面,很多都是跟传统的技术不太一样,跟整个的成熟度也不太一样。跟上现在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如果短时间内新的业务没有新的技术打开市场的话,这个投资就失败了。以广电自身的条件和体制来说,用传统媒体挣来的钱到新媒体的投放,这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这些也需要我们的管理层、广电机构大家共同来探索,我觉得这些都是确保广电的一些新技术、新媒体的开发应用我们的必要条件,谢谢!

乔小燕:我们的指标就是让娱乐和信息无处不在,作为一个网络运营商我们希望当用户在家庭可以,比如说你在飞机可以看直播电视、你在餐厅里面可以看无线电视,当我出门去上班的时候我可以在车上看我的移动电视,我在公交车等车的时候我可以看无线宽带互联的电波电视。我走到办公室可以看到走进互联网的视频电视。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未来做的基础,包括有线网、无线网这样一个网络都希望能够把这些网络的应用进行有效的互联,不管你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不管是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内容,我要把这些内容应用到我的网络。这是我们华数致力于要做,我们在本质运营中第一让信息娱乐无处不在。

第二我们希望把全国各地,机遇下一代网络发展中,能够把各地的网络、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的共享、共联互联互通和发展,这是我们一直推动的。在我们华数时代两条腿走路,所以我想对我们未来三到五年发展中,还是比较重要的方向,谢谢大家!

王涵宇:因为新媒体在固网中已经被炒的过热了,在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中,真正生下来的是在这个产业中具有生命力的优质媒体,我觉得对于媒体的发展或多或少富有几个特色,第一个未来得媒体一定是大众媒体,很难精准的去区分受众群。第二未来的媒体一定向便捷化延伸,各种城市之间的媒体的延伸,一定朝着这方面。第三新兴媒体必然有市场需求的媒体,不是以技术推动市场的过程,我觉得这是我所看到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我觉得作为华视在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加深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和深入的合作,将我们的平台由现在的交通延伸到更多的社会空间。

主持人赵子忠:我们广电新媒体的运营的发展,应该讲近十年来,我们从数字电视的发展,从村村通的应用,到CMMB的推出,到最近NGB的发展,到广电的管理者和广电的从业人员

刚才各位嘉宾对广电新媒体主要发展的方向、历程、思考进行很精彩的描述,应该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思考的一些体会,一些非常闪光的思想,一些探索、创新的精神,我觉得这是广电新媒体向前发展的主要的动力和基础。对于广电新媒体来讲,可能在未来将以更大的视角、更宽广的心胸去看待。新媒体而言不仅是广电的新媒体,应该是全国的新媒体。

再一次对各位嘉宾表示感谢,再一次对各位朋友、各位网友表示感谢。我们广电新媒体运营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上海文广千万元踢进世界杯 新媒体战略试水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上海文广)又一次成为首个吃螃蟹者。“这是国际足联第一次放出网络数字传播版权。”1月24日,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对记者透露,上海文广已买断“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在中国的网络数字传播版权,也是该赛事唯一的中国大陆地区宽带和无线合作伙伴。据张大钟透露,上海文广不仅将在其两个新媒体项目——宽频电视(以个人电脑为接收终端的宽带网络视听业务)和手机电视上播放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事,还将派出专业的“网络记者”和“手机记者”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引进重要节目的独家版权,被张大钟和上海文广视为传统广电传媒在进军优势并不明显的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策略。初吻“世界杯”“我们用了数

上海文广千万元进世界杯 新媒体战略试水

“这是国际足联第一次放出网络数字传播版权。”1月24日,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对记者透露,上海文广已买断“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在中国的网络数字传播版权,也是该赛事唯一的中国大陆地区宽带和无线合作伙伴。据张大钟透露,上海文广不仅将在其两个新媒体项目——宽频电视(以个人电脑为接收终端的宽带网络视听业务)和手机电视上播放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事,还将派出专业的“网络记者”和“手机记者”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引进重要节目的独家版权,被张大钟和上海文广视为传统广电传媒在进军优势并不明显的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策略。初吻“世界杯”“我们用了数千万资金购买该版权。”张大钟告诉记者,“这也是国内最大一个涉

[侯自强]从互联网电台看网络新媒体

近年来,网络电台发展迅速,网上以网络电台为载体,组成的社团特别多。大部分参与者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他们年轻,很有朝气和想象力,电台的包装设计、节目起名、内容策划都是学生们自己完成的。据说,网上的动漫类BBS当中,聚集的“电友”则更多。互联网小电台节目内容大多是流行歌曲,也有一些传承校园文化,做原创文学,选大学生身边的话题的节目。有些是以调频级的音质播出的,效果很好。因此很受欢迎。一些高校支持校园网上众多个人小电台组织起来办网络电台,如交大的上海的网络电台CNM得到学校和媒体学院就陆续给的十几万的资金支持,每天都有2小时的自办直播节目,2004年CNM对交大BBS八周年大型学生聚会进行视频直播,有

国际广播电台全面涉足新媒体

不久前国际广播电台才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国际一起获得了手机电视的牌照,但他们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我们从广电总局得到的批复,并不局限在IPTV或手机电视这一两项具体业务上,还涵盖了网络音视频、数字电视等目前所有新媒体领域。”国际广播电台多媒体办公室有关人士向记者强调,未来在新媒体领域具体的操作方案,台里正在加紧研究相关规划。按照国际广播电台的构想,将把其多年来在音频、视频、报刊、网络上积累的资源进行整合,首先以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的角色涉入。“虽然名称里有‘广播电台’四个字,但是我们旗下拥有音视网报刊多层次的内容,而且还在国际领域内容提供上具备领先优势,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很多国际节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