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六十周年--发扬光荣传统再创世纪辉煌(声屏世界)

2009-09-06 18:12: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赵玉明热度:

  提要:坚持做党和人民的喉舌;永远心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这些已融入中国人民广播事业60年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事业积久沉淀并值得永远发扬的优良传统。


  1940年12月30日夜晚,一阵响亮而亲切的声音,划破了黑暗的长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正是这座设备简陋的电台,向世界庄严地宣告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从此,它穿越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见证了众声欢腾的开国大典,又伴随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艰辛步履,激情满怀地礼赞了春潮涌动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迄今,中国人民的广播事业已走过60年光荣而曲折的历程。从一座偏居山村、隶属新华社语言广播部,设备简陋、人手短缺的电台,发展为遍布全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射台、转播台,有线、无线、卫星、微波等多种手段结合,节目信号基本覆盖全球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60年的人民广播事业尽管有曲折也有失误,但我们完全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是成就辉煌的60年,也是值得骄傲的60年。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相当规模的传媒体系,显然是与老一代开创者奠定的基础和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密不可分的。为了创建和发展人民的广播事业,一代代广播工作者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为我们开拓了前进的道路。可以说,没有前人洒下的汗水和付出的辛劳,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就没有我们的今天。60年云卷云舒,解放区广播的光荣传统虽饱经岁月的历练,却依然闪烁着熠熠的光华。


  立场坚定,坚持做党和人民的喉舌


  创建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人民广播事业,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己任,成为我们党领导革命战争,团结人民和打击敌人的有力工具。


  1940年,正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严密的新闻封锁,试图掩盖真相,阻遏人民的正义声音对外传播。为了迅速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使大后方和沦陷区拥有收音机的听众能够直接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了解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激励和鼓舞亿万军民的抗日爱国热忱,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设立一座广播电台。经过一个时期的紧张筹备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成功开播。后来虽曾一度停播,但在抗日战争胜利声中又恢复了广播。当时,在延安《解放日报》刊登的介绍延安台的文章中,明确宣布该台是“人民的喉舌,民主的呼声”。1946年元旦,延安台又播出了一篇《自我介绍》:“XNCR的宗旨,在于使得各位了解人民政党、人民军队和人民自己建立起来的解放区的情形,了解它的主张和事业”,再次申明了延安台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和作用。在解放战争时期,延安(陕北)台不仅及时地宣传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还及时地把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播到了四面八方,对于国统区听众明辨是非、了解解放区的真实情况,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作用。延安的声音成为国统区人民在“黑夜中的指路明灯”,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安慰和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上的广播电台转变为全部由国家经营。建国初期,配合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各广播电台有力地宣传了每个时期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完成社会改革的任务,巩固新生政权,提高群众的政治和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做出了很大贡献,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因而在听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广播电台从提高节目质量入手,宣传了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典型,对于提高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发挥了很好的宣传示范作用。这一时期,广播在宣传大方向上基本是正确的,成就也是突出的。但是,毋庸讳言,某些时期的广播宣传也曾出现过偏差和失误,尤其是从1966年6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10年中,广播宣传严重背离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坏影响,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回到代表党和人民的正确路线上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不断前进的新时期。如今,在新的形势下,人民广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广播具有宣传教育、传播信息、文化娱乐、提供服务等多种功能。60年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其宣传教育功能是第一位的,首要的。建国以来,我国的广播事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与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因为我们认准了一条真理———广播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的喉舌,必须坚定不移地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一切听从党指挥,遵守宣传纪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广播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


  心系受众,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人民广播,从延安时期就注意把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为听众服务作为重要的工作原则和方法。1945年10月2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提出“人民大众的号角要人民大众来鼓吹”,并向听众征求意见:“你有什么意见,就随时把它记下,随时向XN-CR反映。”“你有意见,你有主张,你要代表人民讲话,那么你就写成稿件,至少是供给材料,由XNCR代你转播吧。单是大家听,这还不够,还必须大家讲。大家的耳朵加上大家的嘴巴,才能算是两全其美!”1946年7月,延安台又向社会发布公开信,广泛征求全国及南洋各地听众之意见。为了及时反馈信息,延安台大量播出了听众寄来的文章、信件,还让国统区听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听众发表揭露国民党造遥宣传的广播讲话,同时公开答复和个别答复听众来信。为满足听众提出的延长播出时间、增加节目内容等要求,延安台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增加了播音时间,调整了节目内容,又开办了外语节目,受到国统区广大听众的欢迎。1947年9月,延安台在告听众广播稿中说,“各位提来的意见,凡是能做到的,我们都开始做到了”。


  心系受众,以听众为主体,不仅包括及时反映听众思想和要求,为听众服务的内涵,同时还应包括正确引导听众,根据听众情况来确定传播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的含义。解放战争时期,为加强与国统区群众的联系,延安台专门开设了针对国民党被俘官兵家属的节目,还播出了劝告国民党官兵及早认清局势,放下武器,不要与人民为敌的文章,这些广播宣传对于分化瓦解国民党军队都起了作用。


  建国后,广播在联系群众和反映群众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各广播电台纷纷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在节目的设置上,日益体现出[FS:Page]面向大众的趋向,拉近了与普通听众的距离。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广播电台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同时,注意通过提高节目的收听率来增加电台的经济效益。相应地,对听众欣赏趣味的重视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电台设立了节目主持人,或者通过与听众进行面对面的平等交谈,营造一种亲切自然的气氛。广播如今已成为普通百姓的良师益友。


  自力更生,倡导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设之初,条件是非常艰苦的。60年前,创业者们仅凭一台共产国际援助的广播发射机,一部旧汽车头改装的发电机,两孔石窑洞,就创办起了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没有动力燃料,就用烧木炭产生的煤气代替。在电台开播后,编播、技术人员怀着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顺利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后,国家在对各私营广播电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又下大力气建设了分布广泛的广播收听网和农村有线广播网。在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等不利条件面前,广大广播工作者不等不靠,团结一致,自己动手,修建厂房,研制和安装设备,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有力推进了广播事业的发展。1959年,在建国10周年前夕,周恩来总理视察刚落成不久的广播大楼后,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广播大楼建成了,比起延安窑洞来条件好多了,你们一定要用延安精神做好工作!”几十年来,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老一代广播工作者以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成就了中国广播事业的昨天和今天。没有这种精神,人民广播事业的大厦是无论如何也建不成的。


  今天,我们的物质、技术条件虽然与延安时期大不相同,但我们仍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上不怕艰苦,工作上严肃紧张,保持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实事求是,确保新闻传播的客观、真实实事求是,保证新闻传播真实、客观,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常识性问题,但在具体操作领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干扰,有时这一基本要求却难以实现。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所以能够受到广大国统区民众的普遍信任,则完全是由于执行实事求是路线的结果。


  作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一部分,延安台始终以实事求是、真实反映现实生活为最高追求目标。延安台开播不久,国民党顽固派就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统治区的电台也趁机造谣,污蔑共产党“叛变”。在这种危急情势下,延安台通过大量事实,有理有据地驳斥了国民党当局的造谣宣传,不仅向外界澄清了事实真相,也广泛赢得了人心。此后,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人民广播都始终严格地遵照中央部署,真实地把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情况传播到海内外。这一点,连国民党的军官们也不得不承认。1948年,一位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军队的旅长回忆说,他每天收听延安台广播,从不间断。他说:“从我的切身经历证明,中央社的广播全是造谣,要想知道真实的军事情况,就不能不收听新华社的广播。”而另一位原国民党军官也认为:“新华社的广播确是真实,偶有一点失实处,立即进行反‘客里空’来纠正,中央社就没有这个胆量。”


  正是由于发扬了这一优良的传统,人民广播在建国后虽然也有过失误和挫折,但总体来说,仍然得到人民的高度信任,成为受群众信赖和喜爱的大众传媒。60年人民广播事业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的新闻宣传必须是基于事实的宣传,只有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以正面宣传为主,反映社会生活,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尊重和信任,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离开了真实与客观,新闻传播就不可能有健康、稳步的发展。


  坚持做党和人民的喉舌不动摇,永远心系听众、走群众路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坚持实事求是的宣传作风,已融入中国人民广播事业60年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事业积久沉淀下来并值得永远发扬的优良传统。


  当我们伫立于新千年的门槛,深情地回望前人走过的艰辛探索之路,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那些值得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成就与挫折,也听到了几代广播工作者一路洒下的欢笑与悲歌。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些优良的传统,把它们继续保持并发扬下去,也弃绝那些曾经犯过的错误,以更加理性而昂扬的姿态,进入新的世纪!


  (作者是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新闻战线》 (2001年第一期)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建台初期的发射台

电台二十周年庆典

大连人民广播电台是新中国解放区最早成立的人民电台之一

大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1946年1月16日,是继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之后,在解放区最早成立的人民电台之一,自诞生后从未中断过广播。60多年,山河沧桑,时代巨变。解放战争时期,她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遥相呼应,紧密配合,有力地传达了党中央的声音,传播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喜讯,鼓舞了人民夺取战争胜利的信心。建国后,她又在鼓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宣传改革开放中,为国家和大连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60多年,她自身也由当初的1套节目,每天播音不到9小时,发展到现在拥有6套节目(新闻台、都市之声、文体台、音乐台、交通台、财富99.1),每天播音130多个小时。发射总功率由1千瓦增加到7

60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大事记

1949年1月5日西北新华广播电台(陕西电台前身)正式开播。6月1日西北新华广播电台迁址西安并在西安开播。7月1日西北新华广播电台更名为西安人民广播电台。负责人金照,主编毛岚。1950年9月1日西安人民广播电台更名为西北人民广播电台。原西安人民广播电台呼号保留,两台合署办公,同时播音。1951年7月西北台、西安台组织戏曲界进行抗美援朝捐献飞机义演活动。著名秦腔演员刘毓中、田德年等参加义演。1952年11月西北台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第一

陕西电台30年发展概览

陕西电台从延安清凉山土窑洞中走到今天,是60年时间,改革开放刚好把60年划成了两段,改革前30年和改革后30年。1978年,陕西电台有两套节目,全天播音17小时,年经费不足50万元,事业投入不足5万元,1980年元月1日开办广告,当年收入12万元,第二年年收入14万元,第三年年收入16.3万元,即每年以10%到15%的速度增长。现在,陕西电台有9套节目,全天播音达到211小时,是改革前的12.4倍;平均每年事业投资1400万元以上,是改革前的280倍;2007年国有资产达到1.5亿元,技术装备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数字化水平达到95%以上。近年来,陕西电台广告收入年均增长在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