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总署谈中国传媒业现状

2009-11-09 09:51:00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杨得志热度:

“为何确定11月8日为记者节?”

“新闻和历史是怎样的关系?”

“中国记者的现状如何?”

“互联网给新闻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挑战?职业记者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

......

11月8日,是第十个中国记者节。这既是全国新闻记者光荣的节日,同时也是整个社会格外关注记者这个群体的时刻。为此,记者专访了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

新闻记者要不负历史不负人民

《中国新闻出版报》:确定11月8日为记者节的依据和由来是什么?

李东东:11月8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记协)的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立的日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八·一三”事变后,上海许多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以笔作武器,毅然投身于抗日斗争的烽火中,为民族解放而战。他们中的优秀代表范长江、夏衍、恽逸群等同志,于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宣告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青记”成立后,为团结广大青年记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付出了大量心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组织活动,为动员全国抗战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1999年,中国记协建议将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从此,新中国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3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专门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充分彰显了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

《中国新闻出版报》:您曾经当过记者,现在又是新闻出版总署分管新闻工作的副署长。您怎样看待记者这个职业?

李东东: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更是一个充满责任的职业。这种责任包括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前些天,我去四川内江参加了纪念范长江同志100周年诞辰和范长江纪念馆开馆活动,感触很多。对记者这个职业,范长江曾经说:“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闻记者这样有更多诱惑与压迫的——一个稍有能力的记者,在他的旁边一方面摆着优越的现实政治地位、社会虚荣、金钱与物质享受、温柔美丽的女人,这些力量诱惑他出卖贞操、放弃认识、歪曲真理;另一方面摆着诽谤、诬蔑、冷眼、贫困、软禁、杀头,这些力量强迫他颠倒事实、出卖灵魂。”“新闻记者要能坚持这真理的火炬,在夹攻中奋斗,特别是在时局艰难的时候,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这是他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的铮铮之言,6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我也认为,记者除了学识、能力要非常优秀,更重要的是要有崇高的责任感,要从历史的高度看待每一件新闻作品的采访写作。

这是因为,记者的新闻报道首先反映和影响当下,同时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新闻和历史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记者真实记录新闻,记者忠诚书写历史。

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回顾一下,修史的时候以什么材料为依据?除了重要档案,最多的就是当年的新闻。是用当时的出版物(近现代以来有了报纸期刊和其他多种介质的媒体)上记取的事实、分析、评论等,用它们作为这个阶段历史的真实可靠的基础依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有历史使命感,笔下的文章要能够经得起时代的检验,成为国家和民族信史的可靠组成部分。革命先驱李大钊所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此意。

范长江还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未知而应知的重要事实。”那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今天的、时下的,从每位记者的笔下、镜头中、版面上走出来的新闻,能不能进入共和国的历史,成为国家和民族信史的可靠组成部分,这就反映了新闻工作者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但是积淀起来成为历史的,应该是能够记录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大题材,或者是忠实记录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以及生活中的点滴变化。那些虚假的、浮躁的、跟风追星的、一时热闹的东西构不成正史、信史的组成部分。

因此,每一个记者都应当时刻牢记——我们是新闻的记录者,是社会的守望者,是历史的书写者,我们要不负历史、不负人民。

新时期优秀记者群星璀璨赢得社会尊重

《中国新闻出版报》:目前,我国新闻事业的[FS:Page]发展和记者队伍的整体状况怎样?

李东东:新中国新闻事业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已走过了60年风雨历程。新闻事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奋斗拼搏,他们奠定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础;而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也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继续推动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全国有253份报纸;经历“十年浩劫”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只剩下186份报纸。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报纸1943种,年总印数达到442.92亿份,日报出版规模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报业大国。此外,全国共有各类期刊9486种;广播电台257家、电视台277家、教育电视台45家、广播电视台2069家;境内注册网站287.8万个。

从业态上看,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无线宽带、移动通讯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构成了新时期传媒大发展的壮丽画卷。

与此同时,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数千人发展到现在的百万大军,仅编辑、记者目前就超过20万人。

近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自觉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经济建设最前沿、社会生活最基层,在现实生活的肥沃土壤中滋养自己,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使新闻宣传富有时代色彩、充满生活气息。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镜头,记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展示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夺胜利的英雄业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名篇佳作。

在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报道中,新闻工作者不仅担当了信息传播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他们及时全面地写出发出报道、忠诚勤勉地恪守职业精神,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今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中央新闻单位和各省(区、市)新闻单位开展了以“增强政治素质、提升职业道德,做新时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了决赛。12位选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通过生动具体的感人事例,畅谈了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感受,表达了争做新时代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心声。我在现场仔细倾听了这些新闻工作一线优秀编辑记者的演讲,深受感动,也为新闻工作队伍后继有人而深感欣慰。

此外,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长江韬奋奖已评选10届,共有195人获奖。翻看获奖名录,既有对某一领域研究深刻的专家型编辑记者,又有体现媒体风格、深受群众喜爱的名编辑、名记者、名播音员、名主持人......群星璀璨,熠熠生辉,折射出新时期新闻队伍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互联网时代媒体和记者的权威性更加重要

《中国新闻出版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社会舆论形态开始出现,有人将其称为“人人都是报道者”的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联网的论坛、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等成为发布消息的渠道。在这样的情形下,记者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传统媒体应当进行怎样的变革来应对?

李东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传媒业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截至200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了1.5亿。一大批基于新技术的传播载体纷纷涌现,新闻网站、搜索引擎、聚合站点、网络论坛、博客、播客、手机、移动多媒体,乃至新近出现的微型博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收发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手段。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记者会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呢?我认为恰恰相反,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更加需要媒体和记者的权威性,同时也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的信息发布具有虚拟、海量、快速等特点。在不明真假的情况下,互联网博客、播客和论坛更像是传统媒体的消息源。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里,记者如何识别真假、通过自己的采访对消息源进行严谨而细致的核实,并以专业报道者的角度在最短时间里还原事实全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新闻记者的职业化和准入制度,加强新闻培训力度,提升记者的职业水准,同时积极维护广大记者正当的采访权益。

自2009年2月25日起,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截至11月6日,已发放记者证近9万个,正在办理的记者证8万多个,合计超过17万个,预计换发记者证总量将超过20万个。

新闻采访工作是有效实现人民群众获取知情权的职务行为,新版记者证特别新增了“各级人民政府应为持本证进行采访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的内容。

媒体客观公正地采访报道和依法进行舆论监督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闻记者证上增加这一内容是适应国家近年来对新闻工作更加公开、更加透明的要求,特别是适应《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的要求而确定下来的。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尊重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的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

此外,媒体长期可持续的巨大影响力,不仅来自于权威的信息发布,也来自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从国际媒体市场的竞争[FS:Page]态势来看,“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国传媒业仍然处于弱势。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舆论引导的客观要求、传媒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新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打造世界级的大型传媒集团。运用市场和政策双重机制,突破传媒业不同形态媒体相互分割的产业壁垒,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市场壁垒,鼓励推动传媒业以资本、业务、市场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实行集团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中国新闻出版报》: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在第十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您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有怎样的寄语?

李东东:衷心祝愿全国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事业发展,阖家幸福!我愿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以热爱祖国的情怀、放眼世界的胸怀、先忧后乐的襟怀、宠辱不惊的心怀,牢记政治责任与历史使命,认真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真实记录新闻,忠诚书写历史。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BIRTV2005•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背景

主办单位: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5)组委会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支持媒体:《广播电视信息》、《中国广播影视报》、《有线电视技术》《传播与制作》、《数字通信世界》、《中国多媒体视讯》、《流媒体》网站支持:BIRTV官方网站www.birtv.com《广播电视信息》www.rti.cn论坛时间:2005年8月26日13:30-17:30、27日9:00

数字新媒体高层对话现场

第二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CDMS)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皇家大饭店举行,本次论坛是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6)的重要组成部分,DVBCN为论坛指定独家语音直播网站。本次论坛上关于数字新媒体的高层对话现场主持人:今天下午各位嘉宾向大家介绍了美国、欧洲、韩国以及我国的数字电视情况。谢谢大家参与,请大家再一次向今天参加论坛的嘉宾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下面将会是本次论坛的关于数字新媒体的高层对话。高层对话:主持人:下面进入“数字新媒体的机遇与挑战”高层对

凯雷投资聚众 欲打造中国第一新媒体概念

全球最大私募投资机构之一的美国凯雷集团9月3日宣布,将投重资于中国的聚众传媒集团,这是凯雷集团设立中国办事处后的第一笔投资项目。其第一笔资金1500万美金已经到账。不过,双方高层均拒绝透露最终的融资总额,只是表示,此笔投资对于聚众传媒明年赴纳斯达克上市,打造中国第一新媒体概念股极具战略性意义。据悉,凯雷集团旗下管理的投资达183亿美元,1999年以来,通过在香港、汉城、新加坡及班加罗尔的办事处进行泛亚地区的企业收购投资、风险投资及房地产业投资运作,其三家亚洲基金管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此前,凯雷曾运作过中国的携程网,以及太平洋百货公司等案例。但由于未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上述案例都是通过海外公

数字电视和宽带交互新媒体(中)

二加扰和条件接收CA数字电视的条件接收技术已经发展比较成熟,我国已经有不同厂家的设备用于实际运营系统中。但是在宽带IP网上的条件接收系统则是刚刚起步。广播视频内容和VOD内容是有“价值”的,要收费收看。如何防止盗看,永远是运营商关心的主要问题。任何防止在IP多播流的传输网络中的渗透,是IP网上广播必须解决的问题。运营商要供应分等级的成套内容,必须解决授权问题,不同的授权看不同的内容。此外内容供应商也要求有CA以保护其内容产权。要保证互联网上的内容不被盗看,盗播和套改,必须保证端到端的安全,保证在整个网络上四个关键部位的安全。(1)保护前端IP网络。防止未授权接入前端服务器(VOD,内容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