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电视台实现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网络化的尝试

2009-12-15 14:47: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热度:
在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广电系统内部实现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形势下,市级电视台,特别是西部市级电视台,如何进行自身的设备改造是摆在电视台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与省级电视台不同,大多数西部市级电视台的共同特点就是资金困难,并且处于模拟信号设备与数字信号设备、线性编辑设备与非线性编辑设备“混杂”的状态,信号质量参差不齐,资源不能共享,且各自为“战”,同时设备老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也对日常的节目制作和播出产生着严重的“瓶颈”影响。

力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进行设备改造并达到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要求,从2002年开始,黔南电视台进行了 “非线性编辑、硬盘自动播出一体网”的改造工程。经过三年的分步投资,改造后的系统在达到电视台内部的数字化、网络化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节目生产、传输、播出等各环节的实际需要。经过几年的实际使用,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这对黔南电视台“每天制作、当晚播出” 达60分钟的新闻类节目任务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基础性作用。

一 “一体网”改造的目标

* 三套自办节目的信号质量要达到“DVD”档次,以最少的费用实现非线性编辑机联网、自制节目通过网络上传至播出机房,并通过“硬盘播出系统”自动播出,最终实现节目传送和播出的“无磁带化”;

* 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要能够承担每天进行《黔南新闻联播》、《都市报道》、《12在线》三档各为20分钟的新闻栏目的当天采编制作工作,并且必须保证这三挡栏目分别在当天18:40、19:30和20:00准时播出;

* 广告、专题、经济、生活、综艺、频道包装等节目栏目全部进行非线性编辑制作,通过网络上传播出;

* 在自办频道中,确保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贵州电视台的《贵州新闻联播》准点播出;

* 建立黔南电视台的网站,能将本台视音频的新闻节目在网站中体现;

* 建立一套新的、与之配套的、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体制。

二 “一体网”改造的基本原则

* 总体设计,分期实施,逐步到位;

* 在确保整体工作的前提下,做到最小的设备投入;

* 完善“人机”系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开放式设计,以适应今后的设备更新和与多家经销商产品的对接需要;

* 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物尽其用。

三 “一体网”改造的基本思路

使用原有的线性编辑录像机作为非线性编辑机的上、下载设备,各节目部门利用非线性编辑机制作的节目,通过网络及交换机上传至播出网络服务器以及硬盘播出系统(以下简称“硬盘播”)的硬盘内;文艺、电视剧类节目,通过上、下载工作站经内部网络及交换机上传至播出网络服务器;总编室审查各待播节目并编排节目播出表,经“签发”后上传至“硬盘播”;播出人员按照节目播出表通过 “硬盘播”对本台硬盘内节目、部分磁带节目以及中央电视台和贵州电视台插播节目等实施播出控制。已播出的节目通过“上、下载工作站”,使用移动硬盘下载,经转码上载到黔南电视台因特网网站的服务器中。

非线性编辑机利用1394接口将DVCPRO以及DV磁带的视音频信号上载到计算机,形成AVI视频编辑文件并进行编辑,编辑完成后以1:1的速度编码打包成为MPEG-2的ES码流文件(视频与音频分别生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文件),并存于非线性编辑机的本地硬盘。然后利用东方盛行公司的“硬盘播出管理软件”将MPEG-2文件传输到播出服务器和各个“硬盘播”的硬盘内。

对于当天制作当天播出的新闻类节目,我们使用Matrox公司的RT.X100板卡的非线性编辑机,同时配合“拍打唱词”软件以适应快速、高效的要求;而对于其他非当天制作当天播出的栏目,我们则使用Canopus公司的DVSTORM-2板卡和DVSTORM-XA板卡的非线性编辑机。这样就显著降低了费用。6台新闻类非线性编辑机分别承担3个新闻栏目(各为20分钟)的制作任务,同为一个系列自成一个体系,可实现资源的共享,在特殊情况下,可以6台非线性编辑机联机使用,以共同应对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制作和及时播出。




3套“硬盘播”分别各自承担一个自办节目频道的节目播出任务,一个在线热备份的“硬盘播”负责所有频道硬盘播出系统的应急备份,由DSRecord硬盘自动上载系统上载素材到播出服务器。“硬盘播”、备份机和“上下载工作站”采用完全相同的硬件板卡,有独立的上下载和播出通道,整个播出网络共有一个上下载通道和3个播出通道。播出服务器上共有SCSI热拔插硬盘阵列876GB(146GB×6),可存储广播级MPEG-2 IBP节目(达到Batacam-SP质量,8Mbps)180小时。整个播出环节采用“节目共享”、“分布式上载”、“分布式播出”和“存播分离”以及“服务器优先”的原则。“节目共享”指所有频道节目素材集中存储在服务器上,任何节目都对所有的频道共享,上载、串片审片和播出都在服务器上直接访问节目素材。“分布式上载”指上载工作站和硬盘播出系统可以放在不同的物理地方(不同的房间或楼层)[FS:Page],能将频道所需的节目资源直接上载到服务器,无需先上载到本地再上传到服务器。“分布式播出”指频道的硬盘播出系统根据节目单直接将节目从服务器中播出,无需先将节目素材从服务器迁移到“硬盘播”本机再进行播出。“存播分离”指存储节目和播出节目是由不同的设备(服务器和“硬盘播”)完成,各个设备的任务和职责专一,可将每个设备故障概率降至最低。播出时,将多个MPEG-2文件进行编排,形成播出表,播出部门只要将播出表提出来就可按编排顺序播出。

四 “一体网”改造的基本特点

1. 采用MPEG-2 IBP格式ES码流的“非编级”硬盘播出系统

自动播出系统采用基于美国C-Cube E4广播级编解码芯片的DSPLAY2000压缩解压卡,具有独立的MPEG-2 IBP ES码流编、解码通道,支持本系统采集上载和其他的第三方MPEG-2 IBP ES码流文件。MPEG-2 IBP ES码流文件具有高质量、低码率和通用性等优点,是节目播出、节目传输、节目资料存储和管理的理想格式。而且,标准 MPEG-2 IBP 帧格式由于码率低,带宽占用小,使整个节目播出、存储和管理网络的造价和投资降低。

2. 基于服务器的节目资源共享,实现网络化的上载和播出

对于硬盘播出系统,采用网络共享播出方式,在网络中的任意一台计算机均可以在给定的网络权限下进行内容的互相共享,几个播出机共享服务器内容而各自播出节目。DSRecord硬盘自动上载系统采用和DSPLAY硬盘播出系统完全相同的MPEG-2 IBP编解码卡,确保上载后节目的广播级品质。各种非编和录放机由音视频线通过切换器与DSRecord硬盘自动上载系统联结,制作好的节目经上载后,以ES码流MPEG-2 IBP文件存储在播出服务器上。DSRecord硬盘自动上载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客户端”指各种非编,“服务端”指DSRecord上载终端,它们之间由网络联结相互通信。分别在“客户端”和“服务端”加载“上载请求”软件和“自动上载”软件。“客户端”提出上载请求。如果“服务端”处于“忙”状态(此时其他非编正在上载),则拒绝“客户端”的上载请求,“客户端”等待。如果“服务端”处于“闲”状态,则接受“客户端”的上载请求:将切换器切到请求上载的非编输出通道,并通知“客户端”准备就绪。此时“客户端”可开始上载工作直到上载完毕。这样,就完美地实现了手动采集、自动采集、批采集等丰富多样的上载功能。另外,除了具有上面“请求自动上载”功能外,还具有“节目单定时上载” 功能。例如事先知道卫星信号的时段和节目内容,编好上载节目单,系统将按编好的节目单定时自动上载节目。这两种自动上载遵循“先来先服务”的原则。DSRecord硬盘自动上载系统完全实现了上载和收录的无人值守,很好的解决了多个不同房间的非编和录放机通过一台设备上载时 “人机对话”的难题。由于留有充足的网络带宽分配,DSRecord系统直接收录素材上载到播出服务器,而无需上载到本地后再向播出服务器上传,节省了文件上传的时间。

3.在“存播分离”原则下,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节目播出不同于制作,对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绝对稳定和安全的系统是不存在的。所谓稳定安全是指系统出故障的概率尽可能的低。在网络共享播出方式下,我们采用“存播分离”的原则。“存播分离”指存储节目和播出节目是由物理上不同的设备(服务器和硬盘播出系统)完成,各个设备的职责专一,可将自身故障概率降至最低。同时整个系统的任务被分解,风险被分担。

4.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即“仿真”功能)

DSPLAY2000硬盘播出系统既可作为一个频道硬盘和磁带播出的播控主机,也可将自己仿真成一台标准的Batacam录像机。这时其他第三方自动播控主机可像控制录像机播出一样自动控制DSPLAY2000硬盘播出系统进行播出。DSPLAY兼容多种不同格式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对不同格式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和统一。目前已兼容DTV、LX、DC2000、TK3000、DVStorm等非线性编辑系统,基本上覆盖了当今市场上所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类型和格式。对于上述非线性编辑系统,节目制作完毕无需上载,而是由非线性编辑系统直接输出MPEG-2 IBP节目文件到服务器供硬盘播出系统使用,从而真正实现从节目制作到播出的全数字化。

5. 网络管理和其他功能




用管理员身份可从网络中任何一个设备进入DSPLAY网管系统,对整个网络进行管理。对网络中所有设备的权限及操作人员权限进行分配。对每个部门的栏目进行设置,查询网络中任何一个设备的工作日志。对每个频道的播出进行管理和统计,可打印每天各个频道的播出记录。

系统具备了对各部门的用户账号、工作流程、素材库分类、设备使用权限等管理功能,充分享受数字网络技术给电视台带来的新型的管理模式。建立各工作站点的安全机制,共同实现网络安全性。根据安全性的考虑原则,系统设定了多级管理权限,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做到全台信息交互流通,安全可靠、互不影响。

整个网络的权限都由系统管理员设定,包括:增加和删除用户及设备,修改用户权限和管理日志资料,分配硬盘空间,安装和维护网络。

6. 其他特点说明

* 可自动GPS校时;

[FS:Page]* 可自动准点播出;

* 双时基切换器确保节目切换衔接流畅;

* 总编室不但可审查节目内容、时间长度等,从技术角度还可以检查制作节目使用的软件或硬件是否出错;

* 针对新闻类节目要求的时效性,专门配备“拍打唱词”软件,具有新闻输字功能,以保证节目制作时间最少。

7. 方便的扩展性

系统采用“积木式”搭建,可任意扩伸。

摘自《现代电视技术》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湖北电视台制作网项目花落大洋

2005年底,湖北电视台制作网的政府招标结果揭晓,中科大洋不负众望,成功中标。湖北电视台制作网项目是中科大洋继杭州台项目后又一次IP-SAN技术的成功运用典范。在该制作网设计规划中,针对湖北台的具体情况,经过项目组成员的精心准备和努力,放弃了使用S2a8000的集中式的制作网,而采用分布式的存储结构,使用四个IP-SAN加一个媒资,这个新颖的决议使大洋的系统设计方案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为慎重起见,湖北电视台相关领导特地在此前赴杭州电视台参观。杭州台45个全精编站点摈弃了昂贵的FC技术,采用通用性更强的单一的以太网技术,并且所有站点全部采用基于CPU+GOU+I/O技术的大洋D3系列非编工作

DoCoMo购富士电视台2.6%股份 开发手机电视

日本最大的移动公司NTTDoCoMo以1.77亿美元收购富士电视台77000股或2.6%的股份,合作开发手机电视服务市场。协议的签署赶在了日本新的移动数字广播服务出台之前。到2010年日本的移动电视服务市场预计将扩大的500亿日元。

中央电视台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方案

关键词:加扰安全机制主从式同密系统“平等”同密一概述中央电视台加扰数字电视始于1995年,CCTV-3、5、6、8等四个频道率先在国内采用数字加扰方式,通过卫星向全国传送,迄今为止实际收看这四套节目的用户已超过5000万户。由于当时MEPG-2/DVB标准尚未正式颁布,因此技术平台选用了GI公司的DC-2。进入2000年后,随着MEPG-2/DVB标准在全球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电视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国家广电总局迅速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数字电视行业标准,在全行业大力推进标准化进程,以促进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中央电视台根据这一精神,从业务的长远发展考虑,决定对加扰数字电视系统进行系统改型和重新规划,

华彤正兴公司成功中标南宁电视台EFP系统

南宁电视台EFP系统示意图华彤正兴公司于2005年12月中标南宁电视台的200平方米新闻演播室,该演播室是按照四讯道EFP便携式箱载系统来设计的,适用于对电视节目进行户内户外录播和直播的专用系统。该EFP系统具有设备先进、方便运输、组合拆卸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该系统采用了四套ThomsonLDK300数字三同轴摄像机,Canon镜头,GensionGS-250PRO碳纤三角架和GS-D300脚轮。其主要设备由ThomsonKayak16路数字切换台,Telex通话系统,GVG周边板卡,TEK测试设备,JVC监视器,Network矩阵,A/H的模拟调音台,Genlec有源监听音箱和特制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