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是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四大平台之一,是维护数字电视运营秩序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电视监管平台的建设背景及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电视 监管平台 简介
21世纪,广播影视事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数字化的技术新体系,完成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2003年广电总局决定建立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以协调、监管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的运行秩序,确保数字电视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的运行。
1 项目建设意义及必要性
目前数字电视产业正在全球崛起,许多国家计划在2006年全面实现电视节目数字化,为了促进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也在这几年加快推进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工作。
由于我国数字电视的商业化运营刚刚起步,数字电视运营中的所有经营活动几乎完全封闭在各地服务方内部,缺乏透明性,节目方、传输方在供应节目给服务方时倾向于采取保守策略。数字电视运营还没有形成一个节目方-传输方-服务方-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建设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将有利于我国数字电视整体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在有线数字电视新体系建立之初,制定技术监管体制,建设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可规范行业秩序,有效保障节目制作方、数字电视播出方等行业的利益,有利于新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将为我国全面实现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如图1)提供技术支持。
图1
(2) 填补数字电视监管应用技术的空白
开发建设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项目,研制监管、CAS、SI等数据采集系统设备,实现远程数字电视节目视频回传,开发数字电视系统监管应用平台,填补了国内数字电视监管应用技术的空白。
(3) 建立集约式的管理机制,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督
数字技术给广电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变革,还带来了管理体制、运营体制、产业格局及利益再分配的变化和调整。体制和机制上的变革远比技术上的变化复杂得多。建立独立的、权威的和合理高效的数字电视监管平台和监管机制,从原来的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型管理,有助于规范数字电视产业链中的各种经营活动,打破现存的各种孤岛及黑箱现象,对推动全国数字电视事业健康、规范、有序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最终为政府决策层提供真实数据和分析结果,为数字电视新体系的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4)促进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发展
在国家现有行业标准基础上,通过制定对数字电视台的严格的技术实施规范和要求,通过监管系统督促该类规范的实施,使得全国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一开始就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促使整个数字电视市场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5)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广播电视正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字电视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不仅将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全新的运营模式与管理理念,同时还将带动设备供应、技术服务、节目生产、终端产品等一系列数字电视产业链中的相关产业发展。数字电视的发展,无疑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的建立对我国的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电视平台的规范,对整个数字电视产业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极大的促进数字电视的普及,带动广电行业各种增值业务的发展。同时用于民用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产品市场也将成为数字电视整个产业链中最大的产品市场。
为您推荐
当地时间12月1日,上周一英国有线电视巨头NTL表示,愿意出资8.17亿英镑收购维珍移动(VirginMobile),创建一家集电视、网络、固定电话和移动服务于一身的公司。受此消息鼓舞维珍移动的股票上升了8%,投资者希望能有其他移动公司加入竞价,或NTL能提出更诱人的价格。按照此份报价的条款,维珍移动的股东可以323便士/股的价格出让手中的股票,或以1:0.09298的比例换购NTL股票。维珍集团的老板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将持有NTL公司14%的股份成为NTL最大的股东。布兰森已经向NTL表示他愿意交换股权,交易完成他可能还会获得部分现金。
12月23日,BigBangNetworks宣布,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市的总前端已采用BigBandBMR®(宽带多媒体服业务路由器)系统,并将逐步把该系统拓展到各地市分前端。在整个拥有约1.1亿居民的广东省内,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南方传媒集团的主要成员,是全省唯一的有线电视服务供应商。为了实现国家要求在2008年电视全部实现数字化,南方传媒集团正致力于使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实现电视数字化的省份。其中部署BigBandBMR设备就是该集团公司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一部份。“设计和实施一个全数字网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促使我们要寻求和采用像BigB
招商证券
3IP网络的技术特点及相关技术的发展IP网具有良好的网络互联功能,无论是X.25低速网络还是ATM高速网络,无论是以太网等广播介质网还是DDN点到点通信网络,亦或无线卫星信道,IP协议都能很好地在上面正常运行。正是IP协议良好的适应性,使得IP协议得到广泛应用,成为Internet的支撑。IP网络技术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分组/包交换网络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通信网络技术,它对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要高得多,通信费用则低得多。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为用户的每一个呼叫建立一个连接的技术,但建立一个连接,无论它是否通信,将一直被一对用户合用而不能被其他用户共享,实际上是一条专线,因而其具有特定的带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