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的新华社电视——从新华社电视看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三网融合

2009-07-20 10:41:00来源:中广互联 作者:汪海天热度:

近两年来,随着宝马X6、奔驰R500、Cross POLO、天语SX4、名爵3SW等“异类”车型的相继问世,将“跨界车”这一新鲜“族群”带到我们身边。

  不仅仅是轿车与SUV的单纯跨界,这种流行态势更是蔓延到MPV、跑车、皮卡、旅行车等多种车型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中,一时间“一车多用”成为全球车市热刮的“跨界 ”风潮。

  也不仅仅是在汽车业界,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间的界限也已经不再泾渭分明了。尤其是随着网络带宽的升级、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屏幕传播”方式的迅速扩大,在宽带互联网时代,视频新闻也已经不再是传统电视台的专利了,一个网站就可以囊括所有图文和音、视频多媒体信息内容。各种媒体之间也都在上演着交叉与融合的新媒体“跨界”之风。

  “跨界”的新华社电视

  而新华社电视就是目前“跨界”媒体中最炙手可热的一个!

  对新华社的视频业务,我还是有些关注的。早在2001年新华网筹备多媒体频道的时候,我和新华网总裁周锡生先生就有过一面之缘。

  几乎与此同期,由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和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新华电信宽频网(XINTV.com)也正式成立,面向网络用户在线提供音视频内容流媒体服务。后来我在航天做卫星CDN服务的时候,新华电信还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之一。

  再后来,随着手机电视业务的兴起,新华社音像中心承办的“新华视讯”手机视频也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中国联通CDMA1X平台上线开播。新华社的视频业务开始延伸到PC以外的屏幕上。

  截至2008年底,新华社与近万家电视新媒体运营商开展了合作。新华社电视新媒体产品已覆盖国内300辆列车、4万辆公交车、50多家酒店、80个火车站,50多块户外大屏幕。新华社不再信息内容的幕后供稿服务者了,新华社电视已经直接面向日均近亿的观众了。

  2009年开始,新华社电视更是把触角直接伸向了传统电视台。

  2009年3月1日,新华社正式播出网络视频专线。这是与新华社文字新闻线路、图片新闻线路并列运行的视频新闻播发线路,18个电视栏目,每天24小时滚动播发。新华社视频新闻专线目前的日首播时长300多分钟,2009年底将达到480分钟。(2009年新华社视频新闻专线节目播出时间表)

  2009年3月7日,新华社音视频部与黑龙江电视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意向协议。新华社将与黑龙江电视台共同对新华社的中国新闻名专栏《新华视点》电视版、黑龙江电视台的《今日话题》节目进行整合,将《新华视点》打造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电视新闻节目。同时双方还将在扩大新闻播出量、建立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打造新闻直播平台等方面进行合作。

  2009年4月22日,新华社吉林分社与长春电视台在长春签订总金额为80万元的新华社视频新闻专线供稿合作协议,这是新华社大客户收费的第一个视频专线签约用户。

  2009年5月11日,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正式启动运行,为新华社开展多媒体融合报道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这一平台,编辑可在同一界面即时编发记者采集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态的稿件,同时,也可以直接签发供电视、网站、手机、户外屏幕等使用的多媒体融合新闻产品。

  2009年5月12日,新华社和黑龙江电视台联合推出汶川地震一周年大型电视直播节目《重生》,节目采取现场直播、新闻背景回顾、记者连线、演播室访谈等形式,于5月12日6时30分至18时30分连续12小时不间断播出。

  2009年6月16日,新华社效仿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与社交网站FACEBOOK的合作模式,宣布在时下国内最热门的社交网站开心网开通中文电视新闻服务。这也是开心网上的第一个“入驻机构”。

  2009年6月19日,新华社浙江分社在杭州举行了“新华社户外多媒体终端”工程建设的启动仪式。浙江分社作为新华社派驻浙江的常设机构,负责在浙江范围内建设多媒体终端并发布新华社多媒体新闻信息。据悉,开建的首批“新华户外多媒体终端”将在中石化各加油站实施。

  2009年7月1日,新华社开通英语电视新闻线路,开始在欧洲的一些超市和中国大使馆播放英语电视新闻节目。目前英语电视新闻为试运行阶段,每天首播内容仅90分钟,正式播出时间将在2009年12月31日。

  2009年7月4日,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和佳能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一期“新华社-佳能流媒体联合培训班”圆满结束。来自总社和分社的20余名学员参加了为期5天的媒体采编技能培训。培训期间,学员学习了使用相机拍摄视频,进行视频采访,录制高质量音频,编辑音视频及采写短篇故事。

  据悉,新华社目前已经为全球110多个驻站记者,陆续配备了电视采访的拍摄设备,专门拍摄电视新闻,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同时,新华社的各分社、记者站也都在招聘主持人、摄像记者、电视节目播出值机人员等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扩展队伍。

  据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先生介绍,新华社目前正努力实现战略转型,大力推动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的拓展、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的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的拓展,力争早日将新华社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

  不仅仅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南方都市报等许多传统平媒也都纷纷开展在线视频业务,尝试“跨界”传媒!

  文化产业改革背景下的三网融合

  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近日在上海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开幕式时向外界表示:“广受关注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即将在本月上国务院会议讨论,审议通过后很快就会对外公布;最早或于下月初见分晓。”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表示,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既可以催生出新的业态,如动漫和网络游戏;也将催生新的传播渠道,例如,广电总局正在研制的移动广播电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同时能改造传统产业, 如数码印刷。 随着二者结合越加紧密, 行业界限更加模糊,产业融合趋势已经出现。因此,在行业间界限越加模糊的情况下,做文化产业一定要盯住三屏——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

  据中广互联消息,在今年7月6日的江苏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列出的三张体制改革时间表中提出了:2009 年江苏省全省广电系统全部实现局台分开、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合并,到 2010 年,省辖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现文化、广电、出版“三局合一”,县(市)区实现文化、广电“两局合一”,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从三网融合到三屏融合、三局合一,未来国家对传媒领[FS:Page]域的改革思路将不再仅局限于单一媒体, 而是站在跨媒体融合的高度进行改革。纵观国外的传媒巨头如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等无不是跨媒体巨头,中国传媒也将进入“大传媒时代”。

  由此看来,三网融合不仅仅是传输网络的融合,更是业务服务的升级。三网融合也不仅仅广电与工信两个部委的事,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等内容单位也需要参与到这个“融合”中来。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