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广电新媒体发展现状及预测

2010-04-13 09:07:00来源:慧聪广电网 作者:赵凯宏热度:
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广电新媒体发展现状及预测

广电新媒体发展现状及预测

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是宣传思想文化功能领域的大大延伸,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生事物,新媒体更被年轻一代所接受,据统计我国互联网视频用户已经突破1.7亿,其中30岁以下占到75%,相当多的年轻人已经形成了在网上收听、收看广播影视节目的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抓住了新媒体,就抓住了年轻一代,就赢得了未来。

长期以来,广播影视增收主要依靠广告收入、有线电视的收视费和电影票房的收入,这三块收入占广播影视收入的绝大部分,是广播影视产业盈利的主要来源。经过多年的拓宽,这部分市场潜力已经得到充分挖掘,上升空间有限。近几年来,广电充分发挥在内容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发展新媒体,不但占领了新媒体的宣传舆论阵地,也使新媒体业务开发为广播影视开辟了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广电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中央电视台

1、央视网的建设

中央电视台新媒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央视网的建设上。央视网是全国广电系统体制改革的一个试点,也是事业转企业的一个成功范例,央视网的发展始于2006年2月,中央电视台成立了网络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和实施工作小组,负责全台网络资源整合工作并启动中央电视台网络资源整合工程,提出要“像打造电视品牌一样打造网络品牌”。2006年4月28日,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自成立以来来,央视网一直着力打造以图文为基础,以视频为核心,以互动为特色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借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央视网的网络视频传播能力大幅提升。10月1日这一天,国庆阅兵使央视网创造了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视频直播在线观众的历史纪录——页面浏览量超过5亿人次,视频直播最高同时在线观看人数262万人。

在多终端建设方面,2006年12月11日,央视网手机电视正式开通;2007年12月18日,央视网又开通了车载电视,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5万辆公交车,10万块显示屏。IP电视也已经开始试运行,从而使央视网的平台数由单一的互联网站拓展到网络电视、手机电视、车载电视、IP电视四个平台,并实现了在“十七大”、“两会”、“神七”等大型活动和事件报道中,多终端、立体化的传播格局。在互动方面,央视网尝试将互联网特色与电视特色相结合,抓住社区化发展大趋势,建立搜视社区,为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名栏目、动画片、记录片、电视人建立网上互动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新闻资源推出新闻社区。

央视网副总经理夏晓辉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广告节论坛上表示,央视网将着力打造最大的视频网站。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从品牌资源、内容资源方面进行整合;二是加强和中央电视台的互动,借助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把央视网最大化的传播出去;三是和业外媒体加强互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谈到央视网的终极目标时说到:“央视网的目标是建设充分体现我国国家水平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电视台,成为面向全球的、多语种的互联网公共信息娱乐视听平台。”网络电视台,可以说是中央电视台新媒体建设的终极目标,它的诞生和应用,可以说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完美结果。

2、中国网络电视台上线

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简称CNTV)正式上线,它以央视为依托,向用户提供包括视频直播、上传、搜索、分享等传统视频网站的功能。据中国网络电视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定位为:经过批准设立的国家综合网络视频公共平台,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全球化、多语种、多终端的立体化传播平台。目前已建成5个海外镜像点,覆盖了欧洲、北美洲、东南亚、中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从2009年开始,中国网络电视台还将陆续上线包括电影、电视剧、财经、探索、家居、旅游、教育、音乐等系列内容服务,直播、点播服务也将逐渐覆盖到央视所有频道和国内各卫视频道。

央视网技术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网络电视台筹备办公室主任单晓蕾12月29号透露,从2010年开始,中国网络电视台在现有5个分台的基础上,将陆续上线财经、电影、电视剧、探索、健康、气象、家居、旅游、教育、民族、音乐、北美、欧洲等分台,并逐渐实现央视网向中国网络电视台的过渡。

(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009年2月18日,中央电台下发《加快新媒体发展思路的决定》,确定了中央电台未来新媒体发展的思路。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战略思路,提升新媒体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整合资源,根据“台网一体&[FS:Page]rdquo;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的方式,对中央电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容、人力、技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重新配置,发挥资源的聚合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全台办网,要求全台各部门顺应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传媒趋势,认真落实积极配合新媒体发展的各项部署。四是面向市场,实施市场化运营方式,积极利用市场有利因素,吸收社会资本,壮大经济实力。五是充分依靠中央及总局支持和帮助,扩大新媒体业务范畴,增强新媒体资源实力;加大台内资金使用、人才配置、技术支持、项目审批等倾斜力度,扶持新媒体业务快速增长。六是进行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把握新媒体发展的最新趋势,立足中央电台已有资源和发展目标,使政策调整与发展趋势相统一,资源整合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加强规划落实的动态管理,确保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1、中国广播网迅速崛起

2009年以来,中央台在坚持新闻宣传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在新媒体方面,中国广播网围绕“全球最大的中文音频门户、建设全球华语音频网上乐园”的战略目标,推出基于WEB2.0传播技术模式新版,实现尝试使用CSS与DIV结合,全新推出中国广播联盟网络平台、全球华语广播网官网、新增3G、手机WAP网、“倾听中南海”、“音频世界”频道、音频媒资数据库初具规模,传播力大幅提升。2009年中国广播网注册用户数提升50%,在Alexa全球排名系统从2008年年底的17600多名提升到2009年12月14日的4966名,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站排名321位,较一年前提升了306位。"中国广播网"的前身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1998年8月注册开通,是中央新闻单位中最早开通互联网站的单位之一,2002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播网”。中国广播网"具有鲜明的广播特色,是中国最大的音频播出网站,旨在通过互联网“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2、形式丰富的多媒体业务

作为国家电台,中央台拥有丰富的媒体资源,除了13套无线广播外,还拥有互联网、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等多媒体,新媒体信息采集网络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资讯发布通过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主要运营商的合作,基本涵盖了国内传媒市场和全球华语文化区,成为多元化的新闻信息和文化娱乐综合服务商。

目前,中央台开办的中国第一份有声手机报日前已完成内测,即将上线;中央台手机广播电视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网络上全面推进,收费用户数量至2009年底达到45万,在五家集成牌照运营商中排名第一。

3、新媒体业务基地落成

2009年12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业务落户北京总部基地,标志着新媒体业务已成为中央台的重要构成。总部基地(中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许为平在致辞中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机构进驻总部基地,是对总部经济理念的充分诠释,对增强总部基地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总部基地将全面推进与中央台和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的战略合作,努力为其新媒体机构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在当前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媒体环境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审时度势,将媒体的触角伸向了各个领域,可以说囊括了从第一媒体到第五媒体的全部形态。如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拥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体传播手段,一个结构齐全、配备合理、立足传统、面向未来的多媒体发展架构已经初具雏形。

2009年年初,国际台研究制定了《2009年新媒体工作规划》,以“综合、创新、实效、循序”为原则,大力推进业务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全台新媒体化进程。

《规划》明确了2009年新媒体发展的14项重点工作,包括:加强内容建设,不断丰富适合新媒体形态、满足新媒体受众需要的内容;增加网站语种,2009年内再增加至少5种语言;加快移动国际在线发展,扩大境外移动用户覆盖范围;大力发展新媒体视频业务,形成统一定位、较为丰富的视频节目资源;实施本土化战略,推进新媒体业务本土化运营;加大网站境外推广力度,重点与有影响力的世界主流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完成各项重点外宣任务,最大限度实现传播目标;推动网络互动常态化,形成国际在线互动品牌;完善网络汉语教学,加强汉语对外推广力度;完善华文媒体信息平台,提高在海外华文媒体及华人中的影响力;建立广播电视对外传播共享平台,加强与地方媒体的合作;强化新媒体新业务研究,推动新媒体业务快速、持续发展;完善两个机制的贯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国际在线的发展

“国际在线”作为中央重点的九大新闻网站之一,正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新媒体领域扩展之路上的成功尝试和跨媒体延伸。

“国际在线”自1998年上线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53种语言的世界语种最多的网站。2005年,“国际在线”推出了第一家官方的网络电台,自推出之年起,连续三年获得互联网中心评比的“互联网品牌栏目”三连冠。依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优势,“国际在线”打造了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在线”市场总监张猛介绍说:“据一些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的同事介绍,在很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或者是非通用语种国家,很多当地人了解中国主要是靠“国际在线”网站,这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6年,李长春到“国际在线”视察,提出了“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工[FS:Page]作思路,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地位逐渐凸出。特别在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获得IPTV牌照之后,国际台朝着新媒体发展的决心和思路就更加坚定和清晰了。2、移动国际在线发布

2009年7月16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移动国际在线”在北京宣布正式发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表示,“移动国际在线”是一个英文信息平台,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进程中继续迈出的坚实一步。移动国际在线”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而设计的多媒体网站,其节目形态广泛适用于摩托罗拉A310、苹果Iphone等智能手机或者其他手持终端。用户只需要登录M.CRI.CN,即可随时随地地浏览“移动国际在线”提供的新闻、财经、影视、娱乐、旅游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学习简单实用的汉语对话,欣赏英语音视频节目。

3、新媒体业务建设

在新媒体业务建设上,国际台一是增强多语种网络覆盖能力。到2014年,新增希伯来语、希腊语等语种网站,多语种在线频道增加到61个,实现德语、法语30种语言在线频道的音视频直播;二是建设多语种移动国际在线。2010年,以英语为主,初步建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面向手持终端的信息服务。到2014年逐步开通英语、法语、日语、德语等主要语言的移动新媒体业务;三是建立境外工作站和发布点,与记者工作站形成互补。

(四)地方广电的建设

2009年,除中央三台以外,地方广电新媒体也有很大的发展和突破。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IPTV、手机电视、宽带电视、地面无线电视、高清电视等传播模式的公司,旗下拥有百视通、文广互动、东方龙等新媒体公司。SMG定位,从地方传播转向中国乃至整个华人市场传播;从单纯新媒体内容提供商转为服务提供商。据统计,SMG旗下百视通试点省市2009年IPTV用户已达200万,旗下东方宽频2009年推出通过浏览器回看式网络电视产品BBTV全面上线。

湖南卫视积极拓展新媒体领域,2009年牵手盛大网络成立天视传媒,继而推出网络电视芒果TV。2010年1月湖南卫视新媒体金鹰网与中国领先的数字电视平台易传媒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视频广告联合实验室。湖南广电已从几个节目走红全国到构建了一条涉及娱乐资讯、网络视频、网络游戏、无线增值等电视衍生产品的产业链。

二、CMMB前景广阔

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可以充分满足流动人群在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都能实现收听广播电视的需求,能够实现手机、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终端的随时随地的接收,终端数量有望超过电视机和计算机,是具有广泛发展前途的新媒体业务平台。调查数据表明72%的手机用户,90%的MP4拥护和70%的GPS用户希望消费使用这个功能。移动多媒体采用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整体技术水平超过了欧洲的标准。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位市、奥运城市等共37个城市亮相,正式开始服务社会。

近年以来,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很快,目前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已经有272个城市开通了信号,31个省已经完成了运营支撑系统建设。全国运营主体初步形成。广电总局组建了全国业务的总公司,有19个省、市、区地方广播电视走进了省级直播室,产品实现了系列化、产业化,已生产出手机、GPS、MP4、车载电视等几十款接收终端,与中国移动集团签订了互利互惠的业务合作协议,中国移动承诺三年内发展5000万CM通信终端用户,工信部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MMB予以积极的配合。同时,中广传播同中国移动在2009年签订合作协议后,双方在网络覆盖、用户发展方面已有战略性的深入合作,越来越多的“TD+CMMB”终端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同时,手机终端发布了入网许可证,下一步在抓紧入网和优化完善网络的同时,还要加快业务合作的实施力度,加快CMMB的用户推广,扩大用户规模,使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成为广播影视媒体的全能产品。

三、IPTV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IPTV在中国已有5年的历史,广电总局目前仅在全国部分地区发放了六个IPTV牌照。在IPTV发展四年后,上海市于2009年12月2日迎来了第100万个IPTV用户,显示出这项业务的生命力。而从全国角度看,IPTV发展远未达到预期。按照美国IPTV占电视家庭的市场份额5%来计算,我国1.6亿有线电视用户,应有800万户IPTV用户,而目前仅400万户左右。未来一旦三网融合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后,该项业务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2-3年将有可能出现50%-100%的快速增长。

根据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12年我国IPTV市场规模将达到847亿元,用户规模为6200多万户。目前主要的机顶盒生产企业为华为、中兴通讯、UT斯达康、金亚科技等,而涉及运行维护的上市公司还包括鹏博士、天威视讯等。同时,由于宽带升级需求,相关的光纤光缆和光电子器件等企业也将间接受益于IPTV发展,按受益程度来看分别为烽火通信、光迅科技、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等。运营商也将受益IPTV业务的拓展,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公司将长期受益。

四、手机电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手机电视是广播电视网内容“移动”的最佳载体,随着3G高速的无线宽带,消费者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方式将会突破有线的束缚,可以无线漫游,超级市场、商务办公、娱乐生活都会在手机的轻轻点触中解决。

由于体制和标准之争,中国手机电视业务[FS:Page]错过了2008年奥运会的最佳发展机遇。不过,由于手机电视在内容上和人们的收视习惯一致,并且具有随时随地收看的优势,在三网融合消除上述不利因素后将进入规模性发展阶段。手机电视作为广播电视网的内容承载平台的转移,在三网融合的号令下,将成为3G需求的重要内容支撑,手机电视在7亿多用户平滑向3G过渡的关键时刻,必定会成为广电网业务发展的最佳平台。同时,手机电视将借助3G的发展,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巨擘的全力推动下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受益者。

预计到2012年我国手机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此外,根据奥维咨询预测,2010年互联网电视的增速将超过50%,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而与此相关的产业链包括数据传输、内容制作和维护、运营以及终端等企业,其中,数据传输主要上市公司是东方明珠,而和移动内容制作和维护关联较大的上市公司有奥飞动漫、北纬通信、拓维信息等,运营商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有望展开该项业务。不过,目前手机电视盈利模式仍有待突破,短期对运营商业绩推动作用有限。此外,终端企业有可能最先获益于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其中,中兴通讯、联想集团、TCL集团等具有一定优势。

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整合

2010年1月12日,2010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后,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就2009年广播影视工作情况和2010年广播影视工作规划回答了记者提问。朱虹表示,2010年,要大力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积极改造提升传统媒体、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媒体、新业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发展,是为了适应变化,当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手段无法满足受众的丰富需求时,它们便开始了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合作。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经济驱动力,它正在与传统媒体发生着越来越惊人的化学变化,传统媒体必将借助于新媒体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多元的表现形式,丰富和扩展节目内容和产品线,实现与新媒体的完美联姻。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未来中国广电的新媒体也将更多地与传统媒体深度整合,不断提升新媒体的价值。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