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视的技术

2006-08-16 13:54:28来源:世界宽带网络 作者:罗霖 热度:

一、前言

  在手机业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去年是拍照年,今年是音乐年,明年是电视年。
”移动电视目前已成为手机产业的热门话题。根据欧洲、美国和日本对下一代通信业务的调查显示,用户对手机电视业务非常有兴趣,有40-60%的用户希望可以在手机上收看电视,愿意每个月支付10欧元。到2008年,全球将有大约2亿用户使用此项服务,而亚洲将成为手机电视最流行的地区。

  本文将介绍手机电视的相关技术,同时也将探讨手机电视的一些解决方案。

二、手机电视面临的问题

  1.恶劣的无线接收环境

  无线接收环境带来了多径问题,接收信号是来自不同路径的发射信号的矢量叠加。不同的路径引入了不同的延迟和相位,如图1所示。



图1 无线信道中的多径传播



  如果信道的延迟扩展大于发送信号的符号周期,信号将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并引起符间干扰,导致系统的性能下降。

  手机电视业务必须为以不同速率运动的移动用户提供高质量和可靠的视频传输,包括基本静止的室内用户,低速跑动的移动用户(小于30km/h)和处于高速运动的车辆中的用户(大于100km/h)。接收方相对于发送方的运动会产生多普勒频移。此频移与相对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它会导致相邻载波的干扰,影响载波之间的正交性。系统设计者希望解调器具有较大的多普勒频移范围,它是衡量无线电信道时间选择性的尺度。

  2.手机的功耗问题

  在手机系统设计中,功耗是设计者最为关心的因素之一。移动电视业务的引入不能以过多地牺牲待机时间为代价,用户希望一次充电能连续观看4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以往的地面数字广播标准,比如DVB-T,虽然在高速运动下有不错的接收性能,但并没有为移动接收的功耗作特别的设计和优化,目前较省电的DVB-T前端也要消耗约300-500mW的功耗,这对手机电池而言,还是不够经济。在移动电视业务给手机引入的功耗中,接收前端大约要占到80%的比例,因此,选择针对功耗专门设计的移动电视标准,设计低功耗的调谐器和解调器,是芯片设计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多种标准、多个频段的问题

  这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超越了纯粹的技术范畴,与数字电视演进的历史和各国的政策规划相关。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方面,美国和韩国是ATSC标准,日本采用了ISDB-T标准,欧洲和澳洲采用了DVB-T,中国的标准至今尚未确定。在制定移动电视标准时,基于经济利益和技术延续性方面的考虑,各国也采用了不同的路线,大致的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全球范围的移动电视标准的地理分布示意图

  在频谱方面,主要涉及到四个频段:VHF III(174-240MHz)、UHF(470-862MHz)和L1(1452-1492MHz)、L2(1660-1685MHz)。各国对手机电视的频谱规划也并不统一。

  多标准、多频段会带来全球漫游的问题,美国的用户到了日本就可能无法享受到手机电视的服务。要解决这个问题,移动接收的调谐器和解调器,乃至应用处理器必须具备灵活性,支持多种标准和多个频段,这为芯片厂商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

  4.高级的音视频编码标准

  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在有限的带宽下提供尽可能多的节目频道,服务提供商必须使用高级的音视频编码技术,比如最新的视频压缩标准H.264(MPEG-4 Part 10)和音频编码标准AAC,其中H.264的压缩率比MPEG-2高出2-3倍,1Mb/s的图像数据接近MPEG-2DVD的图像质量,因此,它是手机电视中最为理想的信源压缩编码标准。H.264在结构上还是基于DCT域的运动补偿架构,不过相比以往的视频编码标准,它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比如具有方向性的帧内预测、基于可变块的运动分割、基于上下文的二进制算术编码、环内滤波、基于4×4块的整数变换、1/4象素精度的运动补偿、分层的编码语法等,这些技术使得H.264具有很高的压缩效率,在相同的重建图像质量下,能够比MPEG-4/H.263节约50%左右的码率。H.264的码流结构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手机电视:全球热播 未来新利润的增长点

在欧美及亚洲其它各地,手机电视已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之后的第5媒体形式,亦是电讯商、手机商的未来新利润增长点。这也难怪手机巨头诺基亚,开始为手机电视弄潮。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4种媒体形式相比,据诺基亚亚太区多媒体业务董事JawaharKanjilal表示,手机电视3大特点十分突出:一是时刻相伴左右;二是个人化;三是互动。据诺基亚在芬兰、新加坡的经验显示,手机电视比传统电视更优胜的地方,是能无限延长高峰收视时间。晚上8~10时一般为传统电视的收视高峰期,但在手机电视的运作中,内容供应商可将电视节目数码化后,手机用户就可在不同的时段将节目下载至手机上观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

手机电视牌照已发1个半 运营商开始跑马圈地

上海文广手机电视项目即将进入商用阶段,广东省正在进行手机电视的试验。此外,其他很多省市移动电视公司也都在对手机电视市场摩拳擦掌。然而在热闹繁荣的背后,不容回避的一个隐忧是:传输标准未定,广电系很有可能再次重蹈有线电视诸侯割据的局面。抢占地盘:广电系迫不及待“本来是一块完整的玉,现在给打碎了,多么可惜的事情。”一位从事数字电视研究工作的沈先生对手机电视市场做出如此比喻。他认为,标准迟迟未定,必将导致各地方手机电视所采用标准不统一,形成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局面。一位国外芯片厂商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也认为,在中国要做一个事情显然太复杂了。主管部门没有敲定标准,各地方已经开始各自为战,这个产业恐怕永远做不

手机电视产业躁动 文广欲商用后调高费用

“每月30元人民币,你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国内外几十套电视节目和时下最新的电影。”谁听了不会心动呢?不管这种声音是基于哪一种传播形式传到你耳中的。2005年9月28日,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共同宣布,正式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节目。此次双方联手正式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是全国唯一具备移动手机电视运营牌照的业务。手机电视,这个终端终结者终于要跃跃登场了。流行在全球手机业的一个战略判断是,“照相是去年的大事,音乐是今年的大事,看电视是明年的大事”。尽管这些都是手机的新功能应用,但与前两件手机大事相比,后者带动的则是一个产业链。根据IMSResearch一项报告,到2010

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机电视 春天还没来到!

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机电视,春天还没来到!为什么现在手机电视不能称作大众传播呢?一个简单的传播过程是由传者,内容,媒介,受众组成的,下面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比较当前的手机电视与大众传播的不同:1.烧钱的娱乐与大众的消遣广州曼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它的《手机电视系统方案要点》中认为手机电视的用户群定位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商务高端用户和追求时尚一族”大众传播之大就大在大规模生产信息与大规模受众即大众上,我国著名的传播学者郭庆光认为“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多,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这里我们仅谈手机电视受众与大众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