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刚起步 有线电视业者慢条斯理

2010-09-15 08:32:00来源:电子工程 热度:

美国的有线电视业者与其内容供货商正慢慢跨入立体 3D 电视的新时代,不过他们恐怕还得花上几年的时间才有办法应付超高画质(Full HD)内容。

随着内容供货商采用韧体升级方式,进行支持部分 HD 讯号的过渡性标准测试,美国已有部分有线电视网开始播放时段越来越多的 3D 节目。而对机顶盒、电视机与后端编码器来说,所需的则是能够支持以超高画质提供3D广播讯号的视讯与接口芯片。

对此,机顶盒供货商摩托罗拉宽带及行动网络事业部门(Motorola Home)技术长David Grubb表示:「一切正按照步骤来;首先我们将让3D与现有的视讯基础架构尽可能兼容。在过去的几年来,我们整理出与3D格式相关的协议,希望能让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简单化。」

也就是说,未来当观众转到3D频道,电视机可自动切换到正确的模式;而隐藏字幕与节目表则是能在3D空间中以2D画面呈现。

由美国有线电视业者所组成的研发联盟 CableLabs ,计划在六个月内完成所谓讯框兼容(frame-compatible)方案的互操作性测试:「我们拥有编码器与机顶盒的实验室原型机,并已经完成端对端演示。」该联盟消费性视讯技术副总裁David Broberg表示。

CableLabs在9月初公布其3D视讯编码规格,定义了让机顶盒识别3D内容的原数据(metadata)与格式类型(format type),并将该信息透过1.4a版HDMI接口传递至3D电视。这种能力可让电视机自动译码讯号;而现在的消费者则需要手动为电视选择正确的3D模式。

目前CableLabs与HDMI 1.4a支持三种3D格式,分别为720p 60Hz与1,080p 24Hz的由上至下(top and bottom)格式,以及1080i的并排(side-by-side)格式。呈现在电视上的译码后讯号,影像质量略逊于Full HD的影像;元数据提供给图像处理引擎的讯息,则是关于如何在以上规格中发现并译码2D影像。

当工程师们正在测试过渡性讯框兼容解决方案的同时,美国部分有线电视业者已经开始支持有限的3D广播;3D有线电视节目是在3月份首播,内容是麦迪逊花园广场(Madison Square Garden)上的一场冰上曲棍球赛实况(Rangers vs. Islanders)。

从那时候起,美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播送过的3D节目,包括4月份的高尔夫球名人赛(Masters golf tournament)、6月份的世界杯足球赛,以及7月份的NASCAR极限房车大赛。

现在有线电视业者Comcast正为3D内容建置一个随选视讯数据库,体育频道ESPN也预计从秋季开始每周播出3D内容。不过CableLabs的 Broberg表示:「我仍认为现在是一个实验性的早期阶段,购买3D电视的民众仍在少数,懂得怎么使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他接着指出:「我们何时能看到24小时全年无休的3D视讯广播还很难说,但我怀疑,一旦那个时候到来,会有很多内容重复的节目。」

新一代3D视讯芯片标准难产中

下一代的机顶盒与编码器,必须要采用新的视讯与接口芯片才能为观众的左右眼传递Full HD讯号,不过这种芯片所需的标准仍争议不断。Broberg指出:「目前针对Full HD讯号的传递有很多标准提案,部分是专有的、部分是透过如MPEG的标准团体;但到目前为止,相关问题比解决方案多。」

举例来说,MPEG的多视角编码(multi-view coding,MVC)规格虽可用以支持高画质3D内容,但该规格的设计目标是支持多摄影机角度(multiple camera angles),而非立体3D画面;再加上,该规格可能与过渡性的讯框兼容标准不合。

Broberg表示,采用目前市面上最快的150MHz HDMI芯片,可让1,080p 24Hz蓝光(Blu-ray)讯号或是60 Hz 的1280x720视讯游戏机比特率达到最高;而若要为左右眼提供完整1,080p 60Hz的3D广播讯号,需要300MHz的HDMI芯片:「IC设计业者说那得花上几年时间。」

现在有线电视业者是依据可用带宽、以及内容是否属于快动作(fast action)等条件,采用不同的比特率来支持3D广播;与采用讯框封包(frame-packing)技术、能为双眼传递Full HD讯号的3D蓝光光驱相较,这种广播服务所呈现的画面无法具备相同的清晰度。「由于我们仍处于学习曲线最开端,画面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仍然很普遍。」 Broberg表示。

对下一代机顶盒来说,最终仍是需要升级的绘图芯片方案,才能处理3D节目表等内容;虽然芯片开发商已经在一些技术展会上示范这类应用,但是对当前的有线电视业者来说,这些仍是优先性不高的选项。而CableLabs已在开发3D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2D片源3D看

虽然目前众多厂商已推出3D电视,但3D片源、配套等问题仍然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记者从华南市场了解到,三星UA46C7000WF之所以受到消费者青睐,不仅拥有独创的3D功能,并且支持2D片源转成3D片源技术,从而成为3D产品在市场中的一大亮点。C7000采用的2D转3D技术通过近景放大、远景拉远的技术处理达到营造景深的效果。同时,三星采用了3D快门式立体眼镜解决方案。该技术的优点是:支持原始分辨率,减少失真;支持BDA协议和HDMI1.4,价格上也相对易于接受;针对普遍的2D画面可实现无损失接入,同时获得了更宽的可视角度(正负50度的覆盖范围)。实现左右眼看到画面快速切换,形成视觉差,从而感受到

国内彩电厂家集体2D转3D缓解库存之忧

尽管国内彩电厂家身陷CCFL液晶电视库存迷局,但即将来到的十一销售旺季可能成为彩电厂家化解迷局的良机,解药可能就是3D电视。近日,记者从TCL集团(000100.SZ)、创维数码(00751.HK)、康佳集团(000016.SZ)、四川长虹(600839.SH)和海信电器(600060.SH)等国内彩电厂家获悉,国内彩电厂家已经集体突破2D转3D技术,新3D电视将在第三季度陆续亮相。3D电视毛利高中怡康数据显示,自从三星2D转3D技术的3D电视在国内上市后,6月底,国内3D电视总销量已达到5000台,市场均价在2.35万元,而三星3D电视市场占有率高达93%。“这一数字也说明市场对3D电视的2

突破片源价格瓶颈 3D电视普及指日可待

进入2010年,3D电视凭借着临场感十足的超震撼画面,备受大众消费者的瞩目。目前不仅集聚了三星、索尼、夏普、LG、康佳、TCL、长虹、海信等多家彩电厂商推出3D电视,而且随着3D标准的规划和订立,3D电视普及趋势也愈发明显。据奥维发布预测数据,三年内国内3D电视销量将达到2.92万、192万和476万台,增速将大幅提升。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截止到6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3D电视的销量已突破了6000台,索尼、三星两家揽走了超过90%以上的份额。他还预测,当前3D电视大热,各大彩电厂家纷纷跟进面市,3D电视即将迎来新的爆发阶段。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以往3D电视的标准和内容瓶颈两大障碍也在得到

3D电视是否与“节能”背道而弛?

在上篇中,笔者根据夏普的演讲以及韩国LG电子的展示内容,对三维(3D)电视的影像为何变暗进行了尽量定量的论述。下篇将在此基础上,对电视节能和3D电视进行论述。正如上篇所论述的那样,3D电视影像变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受到了快门眼镜的影响。快门眼镜所使用的偏光板会使光的透射率下降。3D电视种类不同的话,快门眼镜所需要的偏光板的数量也不一样,有的是一块,而有的则是两块。当然,采用一块时透射率的下降幅度就会小些,但这时对视听环境又存在着很大的制约。此次将相关情况做一剖析,并对电视节能和3D电视展开论述。PDP需要辆块偏光板,而液晶虽只需一块但视听姿势受限如果是PDP的话,面板发出的光实质上属于自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