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争抢物联网先机

2010-10-25 12:59:00来源:通信信息报 热度:
在2010年北京通信展上,运营商均对各自的物联网应用进行了展示。相较去年,运营商的物联网发展路线更清晰,逐渐走向务实应用,将成为通信业下一个战略增长点

  ■本报记者 余祖江

  物联网目前还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吗?在201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三大运营商均对各自的物联网应用进行了展示。相较去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家底更殷实,而中国联通在这方面并没有更多着墨。物联网在经过前期的热炒之后,已逐渐走向务实应用,业内普遍认为,物联网将成为通信业下一个战略增长极。因此,抢占物联网发展的制高点,成为三大运营商的共同选择。

  典型物联网应用粗具雏形

  中国电信直接打出了“5A数字家庭”的概念,通过手机、电脑等实时查看家中情况。不仅如此,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等物联网应用也在展会上亮相。

  中国移动此次共展出四大物联网应用,分别为宜居通、电梯卫士、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其中,宜居通是中国移动首个基于TD的物联网应用,也是其首个面向大众的物联网应用,最晚于明年1月将在全国大规模试商用。电梯卫士则已在重庆、辽宁、四川、河南等省市进行部署。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方面亮点不多,主要展示了智能公交业务,更多的是诸多面向行业或中小企业应用的产品,如订餐宝、3G视频监控、企业综合语音解决方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手机移动采编等。

  此次三大运营商均对移动支付业务进行了展示。中国电信展出的翼机通、翼支付业务备受关注。翼机通近期风靡大学校园,意味着中国电信走在了物联网时代的前沿。翼机通是以天翼手机为载体的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是促进信息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国联通近日宣布手机支付11月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城市正式商用。诺达咨询分析师杨娟认为,物联网技术在手机支付上的有效应用并取得一定的市场收益,将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可见,运营商已开始布局物联网在公交、医疗、农业、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分析人士认为,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应用正由点到面,由单个明星产品发展成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其次,物联网应用正脱下高贵的外衣,由政企行业用户,逐步转向广大公众用户。

  物联网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物联网给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商机。中国普天高级副总裁陶雄强认为,物联网是通信业的未来所在,“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及感知技术融合在一起,对目标进行监控和智能管理,将是通信业发展的下一个目标”。申银万国研究所分析师预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五年内复合增产率超过30%。

  来自美国第三方咨询机构的预测显示,到2020年世界上物与物互联业务和人与人比例将达到30:1,物联网在未来十年的发展速度甚至有可能超过过去十年全球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速度。

  另据咨询机构IDATE调研数据显示,到2010年物联网市场将达到2200亿欧元。美国Alexander Resources调查公司预测,到201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总额将增至2700亿美元。日本NTT Docomo研究指出,2010年全球将有超过4000亿台机器装设连网模块。

  贝叶思发布的报告称,201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0亿元左右,而未来5年将是中国传感器市场稳步快速发展的5年,在持续30%以上的年度增长动力之下,201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以上。

  尽管如此,物联网市场尚不成熟,大规模商用还面临挑战,包括标准体系、安全性、应用成本、商业模式等方面。

  上海贝尔战略部应用技术战略总监任红菊认为,2015年以后,整个物联网的应用将进入成熟期。目前物联网的标准化进展远远不够,成本也就难以降低,将影响物联网的发展。

  实现物联网有效益地发展

  现阶段,物联网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物联网发展有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在这方面,政府层面的支持不可或缺。

  据悉,“十二五”规划将明确战略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又是重中之重。业内专家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

  在行业层面,电信运营商则是推动物联网应用普及的主导。运营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将不再仅仅是“管道商”,同时也是“信息提供商”。

  就电信运营商而言,首先要实现关键性的物联网应用,拓展可以迅速形成规模的领域。物联网应用范围广泛,而且市场需求未被完全激发,撒网式的全面铺开进行应用创新和推广显然不符合经济原则。这样一来,在关键应用上可能面临同质化竞争,这就要求运营商在技术、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的力度。

  运营商要在物联网竞争中脱颖而出,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维度:一、是否更加了解用户需求,应用是否更加接近用户;二、是否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资源,是否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三、有没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能否服务好用户;四、这项业务是否有利于显著提升公司价值,是否兼顾了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新三网”一网打尽

随着加快推动电信、广电和互联三网融合决定的出台,沪深两市科技股被群体激活,不仅是上述三类被融合的相关网络行业大幅上涨,市场中凡是带网的板块也极度红火,其中,物联网、智能电网表现最为出众,连带融合的大网被投资者称为“新三网”。据统计,上周通信、电子信息、数字电视、计算机、物联网、智能电网等6类板块累计资金净流入高达186.44亿元,显示出市场资金对上述板块有很高的参与三网融合第一创业认为,包括天威视讯、电广传媒、歌华有线、广电网络等在内的有线电视企业将打开于电信业务的新市场,受益程度最大。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将通过提供基于影视节目的新型增值服务增加服务种类。中兴通

无锡:该不该啃“三网融合”这张“画饼”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给予政策支持。三网融合设定了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三网融合”主要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在网络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三网融合不是新概念,提了足足有多少年了,而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电信和广电在各自领域里互不相让,比如两家为抢占家庭终端——电视,分别就形成了有线电视和IPTV水火不容的两种替代性极强的业务形态,这各行其道的做法使得三网融

拓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拓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增值业务在广电领域有着非常宽泛的范围,除了基本收费包之外的业务,都称作增值业务。当前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还处于摸索阶段,除了EPG广告和股票业务较为成功之外,其他增值业务受限于单向机顶盒的广泛部署和体制及市场等因素,业务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但是,增值业务宽泛、自由的定义,让广电人在面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业务冲击时,无法不相信增值业务的灿烂未来和巨大的潜在盈利空间。换句话说,互联网的成功案例和未来,让已经占据了客厅娱乐市场的广电运营商对三网融合趋势下的增值业务充满了想象和信心。另一方面,IPTV业务和网络电视带来的威胁,让数字电视运营商也不得不试图通过增值业务来

NGB欲进军家庭物联网

3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上海“NGB高峰论坛”介绍了《NGB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主要内容。这一报告由NGB专家组撰写完成,并将在今天(3月22日)的CCBN主题报告上正式发布。在这一报告中,颇有几个令人兴奋的亮点,暂在此谈一两点自己粗浅的看法。NGB:广播与IP四种模式并存之前对NGB的定义是: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