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 继续互联网电视未完成的梦想

2010-11-18 10:30:00来源:流媒体网 作者:李慧热度: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三网融合”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网络与电视的结合,掀起了彩电业的新浪潮。一时之间,电视厂商们也都纷纷瞄准了互联网电视,但随着内容监管力度的加大,互联网电视似乎开始将最初的梦想寄望于当下红的发紫的智能电视。

内容“监管”抹煞互联网电视最初梦想

最初的互联网电视,就是在电视上加网络接口,利用网络来实现影音播放和上网功能,其平台是全开放式的,也意在想将整个互联网内容引入电视机,但是,中国电视的内容是处于“监管”之下,开放的内容平台模式似乎是行不通的,显然,这样的梦想定会受挫。

2009年8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通过互联网连接电视机或机顶盒等电子产品,向电视机终端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据了解,广电总局目前对互联网电视采取的是“集成播控平台+内容服务平台”的管理模式,互联网电视终端必须与获得集成播控牌照的广电播出机构合作,嵌入后者的客户端。

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国内电视机厂商与互联网电视牌照商之间的合作事项。

2010年4月12日,TCL集团与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成立互联网电视实验室。

2010年6月8日,TCL与华数一道对mitv互联网电视视频内容的分批次升级,所有TCL互联网电视的用户陆续获得的合法正版的视频内容均由华数传媒提供。

截止2010年4月底,创维集团分别与央视国际(CNTV)、上海文广百视通和浙江华数传媒先后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得互联网电视内容经营权。

2010年6月,上海广播电视台与康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百视通对康佳原有的自有平台进行升级,用户全部迁移到百视通搭建的平台上。

2010年6月9日,长虹对其互联网电视进行了内容平台升级,升级后的内容服务完全交予杭州华数提供。

2010年10月,海信推出的XT39智能电视,并与华数合作推出“华数”频道,成为首家拥有国家认可牌照、具有浏览器开放式平台的智能互联网电视。

电视机厂商和互联网电视牌照运营商之间的合作,使电视机厂商需要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将互联网电视绑定拥有“集成业务”牌照公司的客户端,并选择拥有“内容服务”牌照的内容提供商。这一合作形式似乎显得有些生硬,也更加体现出在内容监管上的力度,而互联网电视最初的梦想似乎被全然抹煞了。

执着最初梦想寄望“智能电视”

互联网电视被称为电视产业的第三波浪潮,而这一“浪潮”的发展趋势似乎并不像最初的“潮水”那般汹涌起伏。而电视机厂商们是否是还在执着于最初的梦想,从而,将智能电视推向电视机产业的第四波浪潮,是意在让智能电视完成互联网电视未完成的梦想?

什么是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并且还有全开放式的平台,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和卸载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网线、无线网络来实现上网冲浪。

从智能电视的定义看,似乎正是延续了互联网电视最初的想法,而且均强调了全开放式平台。在智能电视的定义中,特别强调了必须搭载全开放式平台,而且只有通过全开放式平台,才能广泛发动消费者积极参与彩电的功能制定,才能实现彩电的“需求定制化”、“彩电娱乐化”,才是解决彩电智能化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

海信工程师龚连发在一次彩电行业研讨会上,谈及智能电视的两个标准(1、开放式操作系统;2、开放式智能应用开发环境。)时说:“应用开发环境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如果你不开放,只有海信来做或者只有某个厂家来做,应用不会做大。只有开放式智能应用开发环境,才能使软件爱好者包括某些企业参与进来,才能把这个蛋糕做大。”

电视经历了高清化、平板化,如今,彩电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三网融合的尘埃落定,智能电视成为彩电业最新热点,引领其发展趋势。

据了解,消费者在选购彩电时,六成左右的消费者对智能电视感兴趣,随着内容资源链的日趋成熟,制约智能电视发展的瓶颈也将有所突破。广电机构已经放开互联网电视牌照,智能电视在影视资源上已经无障碍。随着三网融合的加速发展,我们也热切盼望智能电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开放式平台”。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IPTV推广遭遇强大阻力 广电滞后影响融合

谁在阻碍IPTV商用?这使三网融合困局暴露无遗。IPTV作为撬动三网融合的杠杆之一,却首先撬动了部门之间的分歧。据悉,湖北黄石广播电视局近日以中国电信黄石分公司传播境外电视节目为由,向主管部门申请要求公安和安全部门配合取缔IPTV业务,并开出3万元罚单。地方广电再度使出杀手锏,对IPTV出手叫停,三网融合进展堪忧。IPTV推广遭遇强大阻力IPTV是三网融合的典型业务,尽管在部分城市有一定的发展,但在国内推广仍是困难重重。除标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因素外,电信和广电两大部门的博弈已成为IPTV大规模推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由于担忧IPTV对传统电视广播领域的冲击,广电部门对IPTV运营牌照执行严格的

互联网电视空间巨大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编者按:目前,各电视企业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陆续推出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并已拥有相当大的市场规模。近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期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电视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针对互联网电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电子报》记者邀请国内最具代表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讨论,敬请关注。

六成用户盼电视接入互联网

三网融合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三网融合应以谁为主一直是广电与电信博弈的焦点,但这两方面的博弈不应该以剥夺用户尽快享受三网融合成果为代价国家广电总局近期的一纸禁令,使“互联网电视”被打上“违规产品”烙印。电视上网看视频被指侵权,视频网站受到池鱼之灾,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互联网电视暂时退市。”但是,对互联网电视的未来,用户大多表示支持。一项调查显示,六成用户希望电视能接入互联网,七成网民更愿意使用电视看网络视频。十多年来,三网融合一直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并非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体制上的束缚,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然而,三网融合关系到国家信息化战略,不是为了某个部门甚至某

苏少林解析: 为何iPTV暂时难以实现规模商用?

10月30日,第八届中国信息港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工信部党组成员刘利华、运营商高管、知名通信专家等汇聚一堂,就中国电信业在新时期如何推进3G应用、推进宽带发展、推进信息化等通信行业融合创新的话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以下为江苏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做主题演讲:刚才听了几位专家老总的发言,有很多的启发。宽带的发展,网络建设是基础,关键的是它的应用和拓展。刚才主持人小红点明白我的iPTV的问题,因为iPTV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市场的前景也比较好。但是由于有TV两个字,所以在政策方面,有多种因素,现在还难以实现规模的商用,但是这方面的政策也在逐步的突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