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供应商竞争激烈 中国网络电视市场升温

2010-12-02 09:47:00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热度:

市场研究机构In-Stat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网络电视(web-enabledTV)市场在2009年起飞,当年出货量就超过200万台,同时间网络电视机顶盒(STB)出货量则约25万台。

In-Stat表示,中国网络电视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力来自当地电视机供货商的激烈竞争,以及为电视机增加上网功能的小成本,使得网络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扩增;该机构预测,到2014年,中国网络电视出货量将达到1,500万台。

至于中国网络电视机顶盒市场,则面临销售管道有限以及零售价格高昂的挑战;当地部分电信业者以搭配宽带上网方案的策略来推校网络电视机顶盒,但却因为法规限制顾虑、利润并不高。In-Stat的其他研究重点还包括:

˙在中国政府推动“三网融合”的政策影响下,当地有越来越多取得执照的网络电视内容供货商崛起。

˙上网功能已逐渐成为中国大尺寸LED背光/液晶电视机的标准配备。

˙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网络电视市场渗透率将由8%成长至50%。

˙若供货商能提供高画质与最新的网络电视内容,有助于吸引用户。

˙中国搭配VoIP功能的有线电视机顶盒(CableSTB)市场已经崛起。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网络电视政策壁垒考验运营商

阻挡在“三网合一”(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面前的壁垒随着网络电视(IPTV)的风生水起,正在慢慢地裂开一条缝隙。而随着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加快进入网络电视的步伐,融合正在成为一种必然。但前路依然充满坎坷!网络电视遭遇到的政策壁垒、匮乏的节目资源、网速的限制,使得入住电视业的电信运营商们显得不是那么意气风发,也成为阻挡三网融合的天堑。网络电视的前途是一条光明的大道吗?它的出现对整个产业环境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真的会成为三网融合的钥匙么?网络电视,运营商眼中的香饽饽

解读IPTV(网络电视)三种生态链

在围绕IPTV的利益之争中,除了广电系统和信产系统两大主角之外,民营的力量也开始空前活跃。但是,与国有垄断巨头相比,微弱的民营力量只能选择从内容制作开始切入市场。解读IPTV生态链之一在中国,IPTV仍是一辆蓄势待发的战车。虽然广电系统抢先登陆、IT门户蠢蠢欲动、设备制造商摇旗呐喊,以及电信运营商暗中布局,这些动作都让IPTV在紧锣密鼓中身价倍增,但同时,相关政策的障碍、带宽与内容的限制、终端标准的统一等壁垒,又令IPTV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IPTV的商业化前景依然模糊难辨。因此,民营IPTV便成为一支最有创新意

网络电视试点汕头开展 明年将看数字电视

汕头人明年将有望通过宽带网络看到清晰的数字电视节目,享受直播电视及可任意点播的影视娱乐节目等。据悉,广东作为中国电信5个IPTV(网络电视)的试点省份,日前试点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总用户规模为10万户的项目将在汕头、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7个城市展开。据汕头电信部门有关人员介绍,目前汕头网络电视的网络建设及技术人员准备均已完成,等待的是机顶盒等设备标准的确定,预计明年将开通网络电视的商业运用。开通后,网络电视用户通过电信宽带网络将可望享受包括

IP技术在网络电视中的应用(下)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网络电视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具备类似于电视条件接收(CA)那样的技术,实现有偿服务。数字版权管理(DRM)就是类似的授权和认证技术,它可以防止视频内容的非法使用。DRM主要采用数据加密、版权保护、数字水印和签名技术。(1)数据加密:它采用一定的数字模型,对原始信息进行重新加工,使用者必须提供密码;(2)版权保护:先将可以合法使用作品内容的条款和场所进行编码,嵌入到文件中,只有当条件满足时,作品才可以被允许使用;(3)数字水印:把代表著作权人身份的特定信息、发行商的信息和使用条款嵌入到数据中。即使数据被破坏,只要破坏不严重,水印都有效,它能给作品打上水印记,防止使用者非法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