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获突破性进展广电系黑马呼之欲出

2011-03-29 12:27:00来源:江南时报 热度:

制定有线宽带接入标准、建设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三网融合在短短一年间,已取得三大突破。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广电系统在三网融合上的布局正在加快。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有望于近期挂牌成立,其注册资本或超1000亿元。二级市场上,以广电网络为代表的相关个股大幅上涨,后市可密切关注。

有线宽带接入标准将定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是广电推进三网融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近日在参加2011年广电展时透露,为做好NGB建设,广电总局已联合相关企业制定互动电视技术架构和标准,有线宽带接入标准,目前草稿已经制定,将尽快推出征求意见稿。

“目前广电网络都是本地的运营模式,所有的直播等相关业务都局限在小地域网络里。而三网融合实际上是应该整合成一个网络,如果没有海量标准统一的用户支撑,是很难做成三网融合的。” 盛志凡说。

盛志凡指出,在构建业务开放平台方面,将确定统一的互动电视技术架构和标准和CDN架构互联互通标准,“这个很快就会推出来。运营商、厂家都参加了。”

此外,盛志凡还表示,接下来还将制定统一运营支撑标准、统一有线宽带接入标准和广电号码体系标准,目前草稿也已经出来了,将马上推出征求意见稿。

据了解,为推进三网融合,广电总局正建设一个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该平台简称为“136工程”。

盛志凡介绍说,目前广电总局正力推“136”模式,首先是建一个中心,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分发交换中心。其次是建三个系统,分别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监控系统和全国有线电视网络骨干网络传输交换系统。第三是六类基地,包括广播电视内容、文化资源、数字电视出版物、数字电视互动教育内容,综合资讯服务等基地。

“三网融合使得有线电视网络的定位和运营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各地有线网需要大力发展跨域业务,但缺乏资源、缺乏基础、缺乏规模,迫切需要一个国家级的实体来规划、协调、引领全国广电网的发展。” 盛志凡说。

“国家级实体”呼之欲出

事实上,这个“国家级实体”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已经呼之欲出。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出席2011年广电展(CCBN2011)主题报告会时表示,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组建方案和思路已经明确,目前正征求有关部委意见,等待批准及挂牌。

另据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有望于近期挂牌成立,其注册资本或超1000亿元,且公司未来有意在适当时机上市融资,同时将对已上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进行资产整合。

2010年初,我国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并审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按照方案,我国将在2012年前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该公司将负责对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为此,我国将积极推进各地分散运营的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采取包括国家投入资金在内的多种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

分析人士指出,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将在促进文化消费增长和拉动相关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在内容生产、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电子制造等产业上将拉动上万亿产值。

广电系统占得先机

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彤宇表示,从目前三网融合的进展情况看,总体而言对广电系统比较有利,能够占到三网融合蛋糕中更多的份额。但是现在还没有看到政府方面明确的表态,广电系统和电信运营商的“博弈”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缓三网融合的进程。不过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一旦推出,状况或许会改变,因为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的说法,我国三网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IPTV和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由广电播出机构负责,而且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不是网络的相互替代,而是三张网的业务的融合,是每个网络都能开展多种业务。


“从投资逻辑上看,三网融合没有问题,是国家既定的方向,肯定存在投资机会。不过介入时间上需要注意,因为三网融合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大,属于事件推动。”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目前来看,三网融合直接受益的是有线电视个股,其中,立足于大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开展业务的个股比较值得关注,用户质量比较好使得其机会比较多。像北京的歌华有线是行业龙头,深圳的天威视讯市场化运营水平比较高,还有上海的广电信息,此外包括电广传媒、广电网络、武汉塑料等都值得关注。此外,广播电视数字化、光纤宽带相关产业的个股也会受益,如同洲电子、亨通光电等。”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