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筑就“三网融合”里程碑

2011-05-04 08:05: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北京环路网热度:

目前,数字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广播电视行业,数字电视以其高质量、高容量、交互性好、增值业务承载能力强等优势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按照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三类。地面数字电视是指用地面广播方式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一种电视系统,是数字电视领域的最新产物,也是当今电视科技应用的最高代表,地面数字电视将通过各城市和县城的广播发射设备和传输设备,直接传输到电视用户家中,用户可以通过外接机顶盒或购买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的方式来接收。由于地面传输标准可以针对城市、农村的所有市场,而不会受到诸如施工难度、线缆覆盖等问题的困扰,影响面巨大,将是数字电视发展的大势所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将地面数字电视推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建立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现在,世界上地面数字电视主要执行三种标准:美国的ATSC标准、欧洲的DVB-T标准以及日本的ISDB-T标准,虽然国际上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已经经过很多年,但目前世界上还有百余个国家的数字电视标准待定,63%的模拟电视用户尚待数字化。随着这些国家将在近几年逐渐停止播出模拟电视,数字电视的增长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TMB标准)于2006816日颁布,200781日正式实施,再到2008年年初央视地面免费高清节目的开播,地面数字电视市场已全面启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面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由此也被定为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的元年。

在国内,随着2007年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TMB标准)的强制执行,新建设的地面数字电视项目将均采用DTMB标准,并且在国标DTMB标准出台之前建设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平台也将全面改造为采用国标DTMB,国内市场潜力将非常巨大。2009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获得国家25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并且,当前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已经完成了全国300多个地级市的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我国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建设将逐渐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全球约有14亿台电视机,其中我国超过4亿台,除了1亿多有线电视用户外,大部分都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标准)的潜在用户,这些潜在用户涵盖了城郊和农村市场的8亿人口。另外,近几年我国车载移动电视需求增长迅速,未来市场规模不可限量。目前全国已经有30多个城市开展或正在开展这项业务,按照新的强制性标准,大多数系统需要更换,仅此一项就会有数亿元的市场规模。

据中国数字电视产业联盟预计,未来5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2.3亿户,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70%。而赛迪顾问预测数据显示,从2002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由400亿元扩张到5000亿元。未来3年内,车载电视、车载机顶盒市场总容量可达80万台,个人多媒体终端如PMP将达到750万台;未来5年内电脑电视的用户数量有望达到3000万。在2008年至2012年间,中国多媒体手机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31.2%。而这些都将使用地面数字电视系统进行传输。

随着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逐渐成熟及推广,一些亚、非、拉国家正式采用中国标准进行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的建设,比如2009年老挝实施了中国标准,目前万象市已经有3万DTMB数字电视用户;2010年柬埔寨宣布采用中国DTMB标准。

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重要组网方式之一的单频网必将随着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而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国标(DTMB标准)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也必将随着DTMB标准的推广及国际化而被其它更多的国家、地区采纳,其推广前景广阔。

单频网作为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发射机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组网方案,正在进入实用和不断发展调整的阶段,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单频网建设、使用单频网进行数字电视广播。德国于2002111日开始在柏林进行了DVB-T广播,发射站建在Berlin-AlexanderplatzScholzplatz,使用了单频网技术,在经过三个阶段的过度后,于200384日在该地区完全停止了模拟信号的播放,实现全数字广播。瑞典于199941日正式开播地面数字电视,采用了多频网和区域单频网混合的组网方式。西班牙全国性的5个广播频道在各个自治区内部分别建立了大尺度的单频网,各个自治区内区域性的广播公司采用了单频网的方案。意大利各大电视台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准备和试播工作,计划采用多个单频网的方式覆盖全国。新加坡于2001年开播DTTV,采用一个主发射站和若干低功率辅站的单频网方式。随着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地区相继进行单频网的建设。

随着2006年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DTMB标准)的制定,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建设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作为地面数字电视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也将迎来其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频率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单频网的使用能够大大节省频率资源的耗费,提高频率资源的使用率。在超过一个发射点所能覆盖的区域内,传统的模拟电视传输同一套节目需要占用多个频道资源,而使用单频网传输只需一个频道即可。并且,为了增大信号覆盖范围,传统模拟电视传输只能通过增大发射功率来实现,但是发射功率的增大必然会带来辐射增大,电磁污染增大的问题,而单频网可以以较低功率发射,从而降低辐射,减少电磁污染。并且单频网通过合理设置发射点,可以使信号分布更加均匀,保证信号接收质量在整个覆盖区域内同样可靠。对单频网组建关键技术的研究将能大大促进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并改善我国频率资源紧张的状况。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激增的时代,人们对信息量的要求和实时性的要求不断增加,单纯的固定接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数字电视发展的期望和需求,移动和便携接收将是未来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移动电视是目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重要应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具有无线数字系统的所有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有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断网影响,从而能更好地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要求。移动电视的主要应用是公交、地铁电视,仅国内当前移动电视的受众即有4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日益增多而不断增加。

手机电视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空间的移动性,在这个移动的世界中公众也非常渴望让电视进入手机,从而增加有效的信息获得渠道。而手机电视的发展也将为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从而更加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

按照广电总局对无线/地面方式的定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覆盖的最初手段,也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手段。在有线铺设成本高昂的广大乡镇、农村地区,地面信号的传播是一种理想的手段。2010年,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终端数量达1134万台,2011年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终端数量将达到2678.4万台,2015年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终端数量将达到1.08亿台。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广播电影电视部是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以下简称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负责全国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是当地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会同地方各级公安部门和国家安全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工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职责是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实行归口管理,审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设置,组织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销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公安部门的职责是查处抗拒、阻碍管理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协

韩国移动运营商有望明年推出地面移动电视服务

近日有消息称,韩国KFT公司和LG电信公司有望于明年早些时候销售带有接收地面电视功能的手机。KTF和LG电信公司就销售具备收看电视节目功能的手机,已与基于地面的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服务运营商进入了最后的谈判阶段。

地面移动数字电视:路向何方?

编者按:路是人走出来的。关于大大小小的方向问题,交给领导者和实践者去把握,这里提出的地面数字电视方向问题,不过是旁观者对地面数字电视的看法。我们也希望更多关心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人们带来他们自己的观点。好像变化是在悄然之间进行,突然有天发现公交车上的电视居然在接收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而不是在一条公交线上重复千万次折磨到我们厌倦的广告,嘿,边走边看不仅仅是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片里看到的场景了。后来总是在不同媒体看到关于数字电视的各种消息,久了,咱老百姓也慢慢分得出数字电视有天上、地面和有线的区别,同时也了解到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更多的是在地面移动电视方面发展。城市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交通工具越来

展望地面数字电视(一)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可实现双向交互业务、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它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等)。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三类。与有线和卫星传输方式相比,在信道状况、应用需求等方面,地面传输方式更为复杂。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方案的选择上争议最大。然而,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推广和产业化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其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的知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