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3.0时代 激活用户

2011-07-08 08:13:00来源:《数字商业时代》 热度:

 
  海信已经喊出,2011年是智能电视“元年”。九年前它却成了互联网电视的“先烈”,这一次,海信的智能电视能成为“先驱”吗?

  海信在中国各地已有6000万台终端电视的存量,每年1000万台平板的增量,海信急需找到“点石成金”的魔杖。

  “智能电视应该是什么样子?”

  6月15日,当电信专家项立刚在博客上将这个问题抛出来时,许多人的求知欲都被吊了起来。在这篇被新浪首页推荐的文章中,他给出的答案是:所谓智能电视,不仅是因为它拥有高清的播放效果,具备上网、打电话等多媒体属性,更主要的它是一个新平台,“有自己的生命”。

  “智能电视里整合了一个APPS应用平台,用户注册以后,可以在这个平台下载各种应用软件客户端,比如微博、开心网、百度地图。相对于PC屏幕,这些应用一旦与电视机适配,将产生新的功能和使用体验。试想如果社区好友应用与电视结合,将产生互动分享电视节目的功能,产生新的观看乐趣。”项立刚如是说。

  项的观点和简志敏不谋而合,作为海信网络传媒的CEO,从2010年开始,他的目标就是开发出一款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全开放式平台、搭载了操作系统的电视机。为此他不惜辞去UT斯达康的高薪职位,远离自己在上海的家,来到青岛,而且一呆就是3年。

  在青岛市市南区江西路11号一栋不起眼的办公楼里,简志敏和来自互联网和电信等行业的研发团队一起,不仅研发出中国惟一一个运用于电视/机顶盒终端上的应用操作系统和应用开发工具,而且还协助海信电器(13.48,-0.14,-1.03%)推出国内第一款智能电视——智能3D LED液晶电视LEDXT39G3D系列新品。

  他也因此被周厚健笑称为海信“智能电视第一人”。

  “假如你知道苹果如何成为智能手机新霸主,你就知道电视机的未来命运了。”简志敏告诉记者,电视机正在成为继计算机、手机之后第三个还没有被充分挖掘的终端,一旦这个设备被智能化,它将不仅能够实现电视、网络和程序之间跨平台互联互动,而且还将是一个“娱乐中心”。

  电视制造企业要生存下来,必须智能化。

  互联网电视之困

  如果时光回到2009年,简志敏这位在硅谷和IBM呆了数年,并帮助UT斯达康攻城略地的功臣,可没有现在这么自信,尽管他对互联网与电视结合的方向毫不怀疑,但是怎么做他可能并没有像现在有如此清晰的认识。

  海信也是如此。当产业的升级面向三网融合时,电视机开始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等方面的属性。

  正是看到市场的这一需求,在2009年诸如“蓝媒”、“模卡”、“Mitv”、“网络酷开”、“乐教”等一大批互联网电视纷纷上市,中国的电视企业也由此进入互联网电视元年。

  当时奥维咨询(AVC)统计出来的数据表明,国内市场实现互联网电视销量99.2万台,销售额为71.3亿元。

  作为平板电视连续8年销量第一的海信当然亦没有错过这次机会,不仅如此,和平板电视一样,它选择的是“先下手为强”。

  “早在2007年海信就成立了专门的试作所,重点关注的方向涵盖数字电视一体机、互联网电视、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等等。”

  多媒体研发中心网络电视技术研究所所长成刚是海信的“老人”了,从1998年成都职业电子大学毕业后,他就进入了海信,在过去的12年中,他对海信的研发了如指掌,直到现在,他对海信4年前在互联网电视上的人力和资本投入感受深刻,他说:“正是从试作所出发,海信的互联网电视‘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遗憾的是,这次的提前布局,并没有给海信带来像平板电视那样的辉煌。原因很简单,由于政策的掣肘,海信通向互联网之路功败垂成。

  成刚说,因为互联网电视的内容还是影视剧,这就没有办法去绕开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在这种大环境下,家电厂商难有作为。

  事实证明了这一判断,与TCL、海尔、创维一样,海信也试图通过建立自己的内容平台,比如与新浪合作,在蓝媒电视专属的菜单界面获得新浪提供的网络资讯,突破内容上的瓶颈。

  通过这一平台,海信的用户只需要将网线或3G上网卡插入海信电视机的接口,就可以悠闲地坐在沙发上,摆弄着遥控器,从液晶屏幕上选择远程教育、在线卡拉OK、信息资讯和网络电影等多个频道。

  然而当年8月,广电总局的一纸命令——《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向彩电企业提供影视剧的内容提供商(大多为视频网站),需要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电视企业纷纷关闭自己的内容平台,这让海信们的努力化为了泡影。

  海信传媒网络公司CEO简志敏(右三)就是被周厚健所打动,亲自招揽进海信的人才。

  海信的筹码

  但幸运的是,简志敏和海信都没有就此放弃。

  郭庆存曾是海信主管技术的副总裁,他将海信电视在过去9年当中智能化转型称为“蓄谋已久”、从未动摇。“第一次失败之后,我们深感互联网电视在内容传输上的难题。为此海信果断切入并布局了智能多媒体产业生态链,从美国挖来光纤专家黄卫平博士。”

  郭说,经过9年多蛰伏,海信愣是打造出了一条基于光纤宽带接入、智能多媒体运营平台和终端设备操作系统、智能家居媒体中心、智能终端应用商城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海信的智能多媒体产业链在国内同行业是最为完整的。

  事实上,正是海信在智能领域强大的布局,以及对智能电视未来相同的看法,打动了简志敏的“芳心”,这让双方一拍即合。2009年简志敏接受周厚健伸出的橄榄枝,任海信传媒COO,与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专栏)一起,进行智能电视软件和解决方案的研发。

  “海信目前在中国各地有6000万台终端电视,每年1000万台平板的销量,这是其他电视厂家所不能比的。”简志敏说,从终端来推动电视智能化,这是他加入海信的另外一个理由。

  于是,人们看到在双方的联手下,2010年海信率先在业内推出智能电视的概念,并在当年1月的CES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海信要做智能电视的应用商城和操作系统。而这比Google TV的推出早了整整6个月。

  “因为有开放的应用平台,电视的内容和服务不再像互联网电视那样仅仅局限于影视节目,游戏类、信息类、教育类、互动类、社区类的软件成为更加吸引受众的应用,电视机的粘性也因此增强。”简志敏说,这就是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最大区别。

  海信智能电视概念的推出,让中国的黑电企业看到,电视和互联网如何在三网融合难以实现的情况[FS:Page]下成功结合——那就是和Google TV的类似,不是仅在电视功能外简单地附加容易引起版权纠纷的影视内容,而是增加一些应用,比如观众在观看电视时可以切换到Twitter或Facebook等社交服务网站,同朋友进行对话等等,让消费者重新回到电视机前。

  一时间,互联网电视一拥而上的场景再次重现,所不同的仅仅是这次换了智能电视。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以来,包括TCL、康佳、三星、海尔、LG、创维、厦华、松下、夏普等中外彩电品牌就有超过40个系列的智能电视上市销售。

  以终端厂家为主导,基于Android等开放平台,以互联网应用(包括视频)为卖点和公共互联网对接的智能电视新形态开始形成。

  当然,海信在智能电视上的领先优势,给了简志敏底气。“就像电脑需要有Windows的操作系统,电视机亦需要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智能电视的核心技术。”海信智能电视的优势,因为海信的操作系统而变得大不相同,尽管后者与谷歌的Android(安卓)操作系统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里曾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指定电视机生产厂。现在,这里希望开启智能电视的“元年”。

  点石成金的“魔杖”

  毫无疑问,智能电视正在给海信带来一个美丽的前景。

  简志敏说,目前海信的应用商店里,已经有了300多种软件。现在,他和他的团队正通过推出带有智能娱乐内容推荐平台、植入社交圈子功能等的“革命性”产品,让“电视”这个“大玩意”无处不在,通过智能化将亿万年轻群体重新拉回到“电视”面前。

  王志浩甚至为未来做好了设想。每卖出一台电视,就是一个用户,这些用户都会连接在海信的应用平台上,把用户黏住,卖出去的电视将为海信带来庞大的客户群。

  他举了一个例子,Facebook市值700亿美元,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5亿客户,并且有超强的黏性,用户上去就下不来了。为此他打算在未来成立一个营销部门,专门对客户群进行营销。

  海信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激活”这些“沉睡”的用户。

  从技术角度来说,海信已经准备好答案。“机顶盒是为那些存量用户预备的,新生产出来的电视机呢,我们干脆把这部分功能全部放进去,就不需要机顶盒了。”简志敏说。

  显然,海信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存量市场用集成了智能电视功能的“盒子”来解决,简志敏笑称这些机顶盒是“智能伴侣”;增量市场则用新的智能电视来做。

  一切都是很美好的样子,但是要把这些图景变成现实并非易事。Google TV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据《商业周刊》报道,Google TV依然靠广告获得营收,其优势是,与传统的电视广告相比,Google电视将使他们以更经济、更高效的方式定位广告受众用户。通过Google电视,广告商可以清晰掌握广告的观看情况,包括哪些用户观看了哪些广告,广告的观看或点击量到底有多大等等,甚至可以查看有多少人利用“点击呼叫”功能直接与广告所有者取得了联系。

  此外,Google互动电视平台还可能使电视广告变得更为便宜。美国市场研究公司Diffusion Group就表示,广告客户往往需要为一条广告支付数千甚至数百万美元,而通过Google互动电视平台,用户每浏览1000条在线广告,广告客户只需支付大约30美元。

  但是在美国,当Google TV推广自己的盈利模式时,因为抢了电视台的饭碗,却受到了有线电视公司的联合抵制。在广电部门更为强势的中国,智能电视企业要依托这种模式盈利,其困难可想而知。

  当然,即便是在海信内部,对于智能电视如何实现增值服务,他们也说,目前也在摸索阶段。也就是说,虽然面对一个极其富有的“金矿”,但是海信还在寻找那只点石成金的“魔杖”。

  而就在我们结束这次专题制作的6月23日,美国的DailyTech网站、苹果公司传出将于年末进军电视行业,内忧加外患,简志敏在微博上说“狼终于来了”。

  技术竞争时代到来——家电制造业竞争与发展简史

  眼前的商业利益是今天的“活”,核心科技是明天的“命”,为了“活命”,中国家电必须走上科技创新之路,如果说做大是我们的第一代,那么,科技的强大就是中国家电业的新生代。

  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

  1、产量竞争阶段

  市场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状态,消费者翘首以待希望最早享受到家电这一“奢侈品”。那时候行业竞争的关键是要拿到政府的生产许可批文、拿到政府拨款或贷款引进国外生产线,然后开足马力生产,制造企业的利润、中间商利润,甚至能拿到供货批条的掮客的“批条利润”自然就滚滚而来。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彩电市场由外资把持,日本松下等品牌占中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1983年,牡丹从日本引进了技术领先的生产线并取得了50%以上的惊人市场占有率。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长虹、TCL、康佳等新兴彩电厂家的轮番价格战把牡丹逼出了市场。

  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

  2、质量竞争阶段

  市场由供不应求逐步走向供过于求状态,消费者逐步拥有了选择品牌的机会,而选择的主要标准就是质量,质量好,销量就大、利润也大,企业规模也就可以继续扩大。而品牌作为识别质量的标志,其价值开始显示出来。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广东、山东等地涌现出了大量的家电制造企业,同时,一批合资企业纷纷成立,如1994年小天鹅公司与德国博世-西门子家电集团合资建立博西威家电有限公司等。到1994年年底,有20多家企业与国外家电生产企业合资。到1995年仅注册的空调品牌就达到了400多个。1994年前,春兰已成为世界空调七强之一,但随后春兰将触角延伸到冰箱、摩托车、卡车、高能电池甚至汽车,从而拉开了中国家电行业“造车”的序幕。在经历短暂辉煌后,春兰空调也一蹶不振。

  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

  3、营销竞争阶段

  市场已经逐步处于严重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状态,消费者成了厂商心中的“上帝”,家电也由“奢侈品”转变成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市场逐步细分。

  因为各品牌产品本质差异不大,品牌和销售渠道即营销的价值凸显出来,谁重视营销、谁有一个重视营销又懂营销的一把手、谁拥有一支会做品牌和销售渠道的营销队伍,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而此时的服务虽然喊得很响,其实也只是企业的一个营销工具而已。

  1996年,长虹发起彩电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价格战,直降30%,长虹由此一跃成为中国“彩电大王”。但[FS:Page]随后康佳、TCL等企业跟进,长虹渐被超越。1996年在香港上市的科龙,本来很有希望成为中国家电业巨头。但由于产权改制失败,科龙高层多次震荡,最后被海信收购。而在洗衣机行业名噪一时的小天鹅、在冰箱行业小有名气的容声也最终被美的收购。

  2000年-2006年左右

  4、管理竞争阶段

  市场将由严重供过于求走向相对供求平衡(大量品牌消亡,可能只留下2~3个综合性家电企业和20~30个专业品类制造企业),消费者不但拥有完全的品牌选择权利,而且具备比较理性的识别能力,市场也相对更加细分,而竞争的要素也上升为战略管理、全面管理阶段。

  如果你选择了某种竞争战略,你就必须把这一战略落实到位。比如你选择了差异化竞争战略,你就必须在你的产品、品牌和渠道上与竞争品牌产生市场公认的差异;如果选择了成本领先的全方位竞争战略,你就必须有具体的措施降低成本,使自己的成本真正领先于对手。

  进入21世纪后,家电品牌消亡的速度开始加快。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竞争力的彩电品牌有50多个,但现在已经减少到10个左右;空调从110个减少到现在的8个;冰箱从75个减少到10个;洗衣机从80个减少到了7个。这中间虽然还有一些品牌在勉强维持生计,但是大部分缺乏竞争力的品牌已经实际死亡。

  2007年至今

  掌握核心技术者,可以左右行业的发展,但要具备两大条件: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认同,诸如电视机上的3D、LED取得了科技上的突破;二是获得市场的认同,让行业和用户产生技术的依赖性,实现叫好又叫座。

  5、核心技术竞争阶段

  家电升级,先抓核心技术创新,此时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核心技术竞争阶段。通过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创新,使产品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这是掌握产品“定价权”的关键。不管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怎么上涨,都可以通过技术研发来消化,实际上就是通过人的复杂劳动来解决资源价值的增值问题。

  像空调的等离子除菌、光触媒,电视的六基色、洗衣机的杀菌消毒、冰箱的光合保鲜等等概念,这些只是在产品的周边和表层进行一些功能概念的创新,均是没有核心技术。

  发掘“社交电视”需求

  注:所谓社交电视(SocialTV),就是将社交媒体同电视无缝结合。社交电视的目的很简单:让身处不同地方的电视观众能够方便地共享和讨论他们正在观看的电视节目。这样,观众既可以评论热播电视剧的下一季,也可以一起庆祝进球,并且用户更容易找到想看的节目。

  Skyworth 创维

  2011年3月,创维率先推出COCO聊天电视,最大亮点是把即时聊天概念植入电视: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聊天。

  Hisense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最近宣布海信全面转型,投身智能产业,很快将推出带有智能娱乐内容推荐平台、植入社交圈子功能等“革命性”产品,重新定义电视的内涵。

  KONKA

  康佳最新推出了网锐智能3D电视,可以延伸为一台社交电视:它支持运行微博,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关注微博最新动态和发微博;用户还可以从康佳应用商店下载安装电子书、浏览器、IP地址查询等海量应用程序。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