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亿产业聚集 中国最大等离子集群日渐崛起

2011-08-01 11:07:00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度:

8月1日电 在这个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距离海岸线在500公里以外的内陆城市,中国最大等离子集群正日渐崛起并不断完善:一期产能达到216万片的等离子八面取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玻璃基板在三楼生产车间经过切割、贴膜、曝光、干燥等上百个工序后,被输送到一楼加工成完整的屏模组。就在隔壁工厂,工人将其生产成为整机。在经过细致的包装后,通过配套物流,这些等离子电视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的卖场。

  这个从屏到整机的链条,背后涌动的是数百亿产业生态的聚集。

  集聚优势凸显 等离子千亿产业园区可期

  “近年来我们以长虹集团为龙头,引进配套企业近百家,主要涉及电容器、连接器、电子材料、芯片设计、制冷部件、模具制造、改性塑料、包装材料等领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等离子产业链。”绵阳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很多企业也主动加入到等离子产业集群中来,为长虹做配套生产。长虹公司等离子事业部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昨天还有一家上海的镀膜公司深夜联系我们表示要在绵阳设厂”。很显然,等离子产业集群具有非常强大的号召力。“随着等离子产业规模效益的不断凸显,在未来,我们的本土化配套可能要大于90%,并实现多元化供应。”刘刚说。

  面对我国等离子集群的崛起,业内人士都普遍认为将带来巨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家电行业资深问题专家罗清启认为,“长虹自主制造等离子屏,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预计增加屏材料部分年产值约25亿元(按600万片/年估算),增加关键零部件部分年产值约60亿元,增加设备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绵阳市也对等离子产业集群非常有信心,在出台的《绵阳市工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中,对绵阳工业的发展路径和重点进行了重新定位,有望引领绵阳工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并表示,绵阳高新区将突出抓好以长虹为龙头的等离子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建成1000亿元级产业园区。

  五大优势造就中国最大等离子集群崛起

  为什么以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为核心的等离子产业集群能不断崛起?这个问号打在了很多人的心中。

  众所周知,进入平板时代后,我国彩电产业由于“缺芯少屏”, 彩电企业终端产品80%以上的利润都被外资显示屏企业吸收,呈现出产业价值“空心化”局面。打破这一句局面,自主造屏则势在必行。在液晶屏制造方面,我国面板企业也做出了尝试。上广电、京东方、龙腾光电分别从日韩引进生产技术,投资上马液晶面板生产线,但是结果却是连年巨亏。

  等离子如何摆脱液晶面板巨亏的命运并实现产业集群的壮大与崛起,家电专家分析认为,绵阳等离子产业集群有着五大无可比拟的优势:

  其一,自主创新,摆脱外资企业技术掣肘

  不管是液晶面板还是等离子面板,其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韩国企业手中。中国企业要进军面板产业首先要解决技术问题。而我国液晶面板产业却走进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模式,自身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在发展上仍然是受制于人。而且由于涉及液晶屏的有效专利数量达9684项,而国内企业几乎不掌握核心专利,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向外资企业缴纳数量不菲的专利费。这无疑给液晶面板的生产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为了扫清技术障碍,长虹直接从等离子屏的核心技术入手,并购了韩国等离子鼻祖欧丽安公司,获得300多项技术专利,为长虹进军等离子产业在实施产权、量产技术和国内人才培养等问题上扫除了障碍,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

  其二,生产线与世界同步,走在行业最前沿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全球面板产业竞争的加剧,该产业更像是一个“时间产业”,企业的建设速度需要与时间赛跑,看能头成为行业的领跑者。面板代次越高,生产大尺寸显示屏的成本相对越低,越具有竞争力。

  长虹等离子一开始就上马了8面取技术,在生产线上实现了与国外企业同步。虹欧公司总经理沈一楠表示,“目前等离子生产线8面取是主流,2.2米×2米板材42英寸可以切8块,50英寸可以切6块,是松下、三星等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生产线技术,是目前最具经济效益的切割方式。”

  第三,构建产业生态链,实现产业配套

  “配套决定竞争力”,已经成为面板领域的共识。日韩成功企业的经验在于将上游企业紧密联系,形成较完善的供货网络,为其面板生产提供高质量、有竞争力的原材料、设备等。

  长虹不仅投资建设了等离子面板生产线,还积极推动等离子生态产业链的建设。从2007年11月开始,就先后发起了PDP关键原材料、关键器件、关键装备技术创新四大产业联盟的建设,通过国内国外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做大PDP的产业阵营,谋求可持续产业发展基础。目前,正在形成包含一大批上游化工、电子浆料材料、微电子、半导体、平板显示用玻璃灯完整的本土化等离子产业链。

  在原材料本土化配套方面,长虹已经有23家企业在玻璃粉、荧光粉等九大领域开展实质性的合作,荧光粉已经部分的进入了量产配套,还有很多材料进入了测试和小批量生产。这九大材料配套,占到屏材料成本的90%以上。在模组零部件方面,已经与20多个厂家在专用IC、滤光膜、电源、金属背板等器件和部件方面启动了合作开发,也是在90%以上本土开发、本土化配套。

  此外,长虹与国内具有相关设备开发经验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我们已经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合作,建立技术研发战略联盟。此外,我们还申请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的支持,让我们的人员参与到研发中去。”刘刚告诉记者。

  据了解,长虹还建立国家级等离子工程技术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形成完备的基础技术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艺技术研发等更多层次的研发体系。

  第四,投资小,回报高,降本空间大

  等离子产业集群成功的一大原因,据投资专家综合比较分析,离子面板生产线在单位投资成本以及未来降低成本的空间方面,比投资液晶屏更具优势。

  从单位产能的投资来比较,等离子投资成本仅是液晶的1/4、1/5甚至1/6。相比较而言,等离子能以更少的工序、更快的时间、更低的设备投资完成同等产能产品的制造。

  而且,随着生产的大幅放量,等离子未来还有巨大的降本空间,“很显然,等离子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回报高等独特优势”,投资专家指出。

  第五,依托政策东风,快速发展

  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快速崛起的重要推动力。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都开始有意识地推动等离子产业链国产化步伐。而今年一些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更是非常给力等离子产业的发展。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FS:Page]部、商务部三部委公布的《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年版)》,均对推动等离子显示屏(PDP)、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关键部件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发展予以了进一步的明确支持。并指出要实现关键原材料和显示屏的国产化,形成产业集群,新增产值超千亿,促进我国显示产业升级转型。

  同时,等离子项目的发展也得到四川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在《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2011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的年收入2600亿的目标中,也提出要重点发展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等7大产业集群,其中重点壮大等离子体显示(PDP)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AMOLED)面板、等离子(PDP)电视机、3D 电视机等超过10亿元的产品16个,并扶持壮大四川长虹等重点企业。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等离子集群的建设和崛起,是中国彩电企业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高。这让外国企业又重新认识到中国企业的实力,并意味着中外家电巨头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对话。在这一轮较量中,中国彩电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将充分发挥出来,在此改写当今世界彩电市场的格局。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