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晶面板领先者为何“越亏越投”

2011-08-29 09:05: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赵永新热度:

前不久,由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自主建设的中国大陆首条TFT—LCD 8.5代线在北京建成投产。此举不仅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屏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也使京东方成为中国唯一能够生产从1.8英寸到55英寸全系列液晶屏的企业,有望坐上全球第六把交椅。这标志着自半导体技术革命发生半个世纪以来,在电子核心元器件领域首次出现影响全球格局的中国企业。

  然而,这些辉煌并未拂去“中国液晶第一屏”头上的疑云:自2005年5代线量产以来,高投入为何没有换来高回报?在“六年五亏”的情况下,京东方为何仍不惜投入巨资,相继上马多条新线?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京东方,试图揭开其“越亏越投”的迷局。

  去年我国液晶面板进口值高达47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石

  新投产不久的8.5代线厂房内安静而凉爽,机器手在超洁净车间内有条不紊地操作;明亮的展示厅内,一块长2200毫米×2500毫米的超大超薄玻璃基板格外引人注目。

  “经过阵列、彩膜、成盒和模组4部分生产工序,这块玻璃基板就可以加工成32英寸—55英寸的电视液晶屏。” 京东方副总经理张宇介绍说,“液晶屏就像半导体的芯片一样不可或缺,被称为信息产业的‘粮食’。在液晶电视中,液晶屏的成本高达70%。”

  进入21世纪后,曾经称雄世界的中国彩电业遭遇毁灭性打击:随着TFT—LCD技术迅速替代CRT,轻薄、视角宽、色彩亮丽的液晶电视的销量很快超过彩管电视,原有的庞大产业链相继倒闭。由于电视液晶屏完全依赖进口,中国彩电企业重新受制于人,在产业链低端的组装环节备受煎熬。

  据保守估计,国内32英寸以上液晶电视一年的销量超过4000万台,按每块屏200美元的进口平均价计算,一年的进口额合500多亿人民币。从目前的消费趋势看,国内CRT彩电保有量约4亿台,如果全部换成液晶电视,市场总值高达1万亿元。

  同时,中国还是全球的手机、电脑消费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中国液晶面板的进口值高达470亿美元,是紧随集成电路、石油、铁矿石之后的第四大进口产品。

  随着数字高清、新一代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的到来,液晶平板的“粮食产业”地位将日益凸显。北京大学企业与政府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认为,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决定着中国彩电业乃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兴衰。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打的“粮食”! 2003年1月,跟踪、预研平板显示技术近10年的京东方以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集团旗下的HYDIS(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进军液晶显示。通过跨国收购,京东方获取了进入TFT—LCD产业所需的技术来源、专利资源、起步市场等战略要素。

紧接着,京东方开始“国内扎根”,于2003年9月投资103亿元,在北京自主建设5代线。2005年1月,所生产的17英寸液晶屏首次出货,结束了中国大陆的“无屏时代”。

  只有足够多的产品规格、足够大的生产规模、足够强的技术研发,才有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自2005年5代线投产后,京东方就由赚钱变为亏损。截至2010年,除了2007年盈利6.9亿元外,其余5年均为亏损。

  更让外界不解的是,京东方不但没有知难而退,反而越亏越投:2008年斥资34亿元,在成都开建4.5代线,生产小尺寸的液晶屏;2009年,分别投资175亿元、280亿元,在合肥和北京开工建设两条高世代线——6代线和8.5代线。

  为什么在拥有自己的5代线后会连续亏损?

  “这是‘液晶周期’的产业规律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作用的结果。”京东方副总张宇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正处在上升期的液晶平板显示行业有自身的产业周期规律:某一规格的新产品出来后,刚开始几年供不应求,价格高利润较高;随着新线的密集投产,市场很快会供大于求,价格暴跌,行业随即进入低谷。

  有研究表明,全球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化以来已经历六轮低谷期。在每轮低谷期,由于价格暴跌,液晶面板企业均出现全球行业性亏损,无一幸免。京东方2005年至2006年的亏损,恰逢第五轮行业低谷。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液晶屏行业雪上加霜,行业低谷提前到来。据张宇介绍,京东方在2008年上半年还盈利5.6亿,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企业迅速由盈转亏。这两年国际经济虽然缓慢复苏,但欧洲的债务泥潭加剧了全球市场复苏的不确定性,消费预期下降,液晶面板第六轮低谷期随之延长。

  明知身处行业低谷期,京东方为何还要连续投入巨资建新线?

  “我们坚信,就像彩色电视取代黑白电视那样,液晶屏取代彩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其前景是可以预期的。”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说。根据多年的实践,他总结出一条“平板显示产业生存定律”:每三年,液晶显示面板价格会下降50%,若要生存下去,产品性能和有效技术保有量必须提升一倍以上。

  为此,在从产业追赶者变成挑战者的进程中,京东方要想与LG、三星、夏普等实力雄厚的国际巨头同台竞争,只有尽快形成足够多的产品规格、足够大的生产规模、足够强的研发能力,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在不断扩线的同时,京东方每年都拿出5%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新技术研发。目前,企业的研发团队超过3000人,实现了“以我为主”的人员更替。近几年,京东方每年新增申请专利500多项,自主开发出双视角显示、3D系列显示等新技术、新产品,并掌握了被业界看好的AM—OLED(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技术,构筑了未来发展的技术优势。

以京东方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群悄然崛起,大陆成为全球最热的液晶屏市场

  随着多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京东方所拉动的液晶显示产业集群正悄然崛起。记者在8.5代线厂区看到,它的左侧是美国康宁的玻璃熔炉工地,后面分别是冠捷的电视机生产基地和住友的化学品工地;全球第四大气体供应商林德也已完成配套建设,全球唯一的液晶材料厂商——德国默克,已有在此投资的意向。

  至此,围绕京东方8.5代线形成的总投资超过650亿元,北京市着力打造的数字电视产业园已具雏形,“石英砂进去、电视机出来”的梦想可以期许。届时,北京将成为全球的高清数字电视机制造中心,有望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年上缴税金40亿元以上。

  产业集群效应同样明显的,还有成都、合肥。2009年在成都投产的4.5代线,催生了超过300亿元的产业规模;2010年在合肥投产的6代线,已拉动投资近400亿元。

  京东方的执着前行,也推动了中国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目前,咸阳彩虹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已分别上马玻璃基板,保定乐凯上马了偏光片......

  目前,除了京东方的4条线,还有其他多条液晶屏线在建或建成,中国大陆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液晶屏市场。液晶面板的世界格局,已由原来的“两国三地”(日本、韩国、台湾)改写为“三国四地”。

  发展投资规模巨大、技术高度密集、竞争异常激烈的高科技产业,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京东方的前身,是知名的电子元器件军工企业——北京电子管厂。“军工企业的出身,给我们打上了产业报国的烙印,总觉得应该为国家的产业振兴做点什么。”王东升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赚钱快的发展路子。”1997年,国外某基金公司要给京东方投5000万美元,让京东方转做房地产。“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我们班子讨论了3天,最终还是选择做工业。其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像我们这样的企业都做房地产了,中国的电子产业靠谁去发展?”

  1998年,京东方做出“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抉择,并于2003年把成为“显示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确定为企业的愿景。

  但这条路注定是不平坦的。在这个全球性竞争的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后起的追赶者,无论是韩国还是台湾的企业,在成长期都曾遭遇接连亏损的厄运。目前位居全球第一的三星与全球第二的LG,在创业初期都备受煎熬:三星在日本对手的打压下,连续亏损12年,但还是不断注入资金,直到成为业内的领先企业;LG也是连续亏损8年,才扭亏为盈。目前位居全球第三的台湾友达,也是起起伏伏,但仍然继续投资,一直坚持到最后成功。

  对于液晶企业成长的艰难,显然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清华大学教授张百哲说,看看以往有关报道不难发现,在京东方艰难进取之路上,质疑之声如影相随;在行业低谷期、企业亏损时,还不乏唱衰者。“这说明我国的社会文化与社会舆论对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心理承受力准备不够,仍然以为像以前发展组装工业那样短平快,可以一蹴而就。”

“发展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而且国际竞争激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政府的扶持、企业自身的努力,社会文化基础和国民心理承受力也很关键,不能老想着今天投、明天赚,简单地以短期盈亏论成败。”张百哲认为,如果全社会没有长远的产业发展观念,被急功近利的心态所左右,不仅不利于单个企业的成长,也会阻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够形成这样的社会共识:只有经过10年乃至2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批世界级领导型企业。”王东升说,“我们的目标,是经过10年左右打拼,成为全球新型显示行业的领先者。有政府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我想实现这个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链接

  液晶显示技术商业化发端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但真正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是日本,领军企业包括NEC、松下电器、三洋电机、夏普等。至1995年,日本液晶面板出货量占据全球90%市场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并瞄准了高利润的液晶显示。在政府的强力扶持下,以三星、LG、现代为首的韩国企业开始进军液晶显示产业。到1999年,三星电子和LPL(LG与飞利浦的合资公司)的全球液晶显示市场占有率分别达16%、15%,排名全球前两位。

  20世纪90年代末,通过日本的技术转移,台湾液晶显示产业开始异军突起。2009年,台湾液晶面板出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形成了与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国大陆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液晶显示产业,道路并不平坦。1999年10月,吉林彩晶从日本引进的1代线在长春建成试产,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真正量产。2003年12月,上海广电集团(以下简称上广电)与日本NEC合资成立上广电NEC,建设5代线。但市场没有换来核心技术,5代线很快因为巨额的专利费而丧失产品竞争力,企业运营不到3年就宣布破产并艰难重组。2003年1月,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集团旗下的HYDIS(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进军液晶显示,几经起落,终于走到今天。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面向电视机和手机的微波数字电视有何不同

“微波数字电视”是指使用微波通信的数字化电视。利用固定天线接收信号的普通电视机的微波数字电视已于2003年12月在东京、大板及名古屋三大城市的部分地区开播。此外,还准备于2006年春开通便携终端的微波数字电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在微波数字电视中面向电视机和面向便携终端的服务有何不同。微波数字电视利用470M~770MHz即“UHF频带”发送无线电波。每家电视台将其中的约5.6MHz带宽等分成1

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会

一、展会背景介绍数字电视是我国电视领域采用的最新先进技术。从节目制作、编辑到传输、播放、接收均采用数字技术,与现正在使用的模拟技术相比,具有清晰度高、存储方便快捷、信号稳定、可与用户互动等优点。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电视发展元年,2015年全国将停播模拟电视信号,取而代之的就是数字信号。东北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电视数字化进程,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东三省广电局为加快数字电视发展,于2005年6月16日至19日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览会”。电视台、数字电视和电视节目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受益群体非常之大,观众的参观热情要高于房

2005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

指导: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CDTF)协办: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社北京华彩乐章广告有限公司支持媒体:《中国数字电视》《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网络世界》《中国多媒体视讯》《中国广播电视报-产业周刊》《电信技术》《IT经理世界》《新经济导刊》《通信商业周刊》《通信世界》《流媒体世界》《消费电子世界》《广播与电视技术》《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数码精品世界》网络支持: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