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津

2011-10-26 08:08:00来源:新浪科技微博 热度: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津 (新浪科技 韩连巍/摄)


2011(第二届)中国通信业创新论坛于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届时,为期五个月的“2011中国通信业创新奖”将隆重揭晓。新浪科技全程直播本次会议。

图为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运营商事业部总经理刘津。

刘津: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大唐电信参加这样一个大会,通信业一直在探索如何创新,当然通信业所开发的产品和面向的客户不同,可能各自有各自的创新思考,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大唐作为通信设备企业,未来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怎么样考虑创新,目前所设定的创新发展战略,以及目前已经进行的相关实践,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进行一个汇报。

首先看一下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一个核心动向是全业务融合。从行业的融合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通信业正在转向信息大概念,近几年我们提到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其实都是发展的典型代表。根据行业融合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产业一些业务的特点也在进行一些变迁,比如碎片化的多进程智能处理、泛在化数字生存、应用社区化和社会虚拟化、传播去中心化,同时一些商业模式、消费模式、连接模式都在进行巨大的变革,未来发展的趋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全业务的理念已经提升了多架构的高度,未来面向这个转化和变化,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成为这个产业,特别是作为通信设备产业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里介绍一下,大唐作为移动设备提供商,在目前的转型战略是“大终端+大服务”,主要基于我们原来从事的设备开发、生产制造,向终端和服务两端进行延伸。基于目前,我们在集成电路、软件设计、终端方面,来面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方向来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这里提到的大终端,不仅仅是现在行业里提到的手机等终端,实际上和最终信息来源点直接发生交叉的模式,比如说物联网感知层有RFID的相关设备,以及终端相关的设计和开发。大服务,不但是增值服务的运营服务,更多考虑的是怎么样通过提供一些更好的运营平台,更好的管理平台,来为相关的应用和服务,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支撑,这是对我们平台大终端+大服务的概念。

未来大唐在基础发展上,提出了思路和方向,核心的要点就是基于能力聚焦的协同化技术发展战略。这里我们把未来面向的几个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按照分层架构进行了列式。蓝色的线条表现的是三个产业的发展方向,比如说接入网络里的宽带化,比如在核心网里,通过IMS来解决通信网络的问题,通过运营系统的支撑对未来的融合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未来的融合业务进行有效的支撑,同时考虑未来通过云计算的大规模部署,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进行商业的创新。

从纵向的考虑来说,我们更加关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他们自己体系架构里一些独特、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比如说移动互联网里头,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业务和应用基础的平台。物联网里头,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感知层面里的,比如说RFID各种传感器,以及M2M的网关,这方面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三网融合方面,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融合的平台,这就是我们大唐在未来三个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一方面关注通用的技术,同时我们也关注这三个发展方向下,独立发展的专项技术。

当然了,归结一点,未来大唐在技术能力方面,重点会聚焦在终端和应用两侧,强调协同化的发展,实现我们在整体解决方案中的核心能力。

下面,我想重点介绍一下目前大唐移动互联网,以及在物联网等典型业务上,我们的一些相关考虑和相关实践。在2010年9月份,大唐电信与新华社进行合作,成立了新华瑞德电子阅读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是依托新华社丰富的新闻资讯,以及大唐在软件和终端开发的技术能力,目前已经构建了内容+平台+终端的完整业务体系,这个平台是2010年4月份正式上线,面向公众运营,目前的用户总数超过60万,今年年底会达到一百万。其实大唐作为一个通信设备企业,过去没有涉足跟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任何领域,目前我们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主要是基于战略转型方面。当然了,涉及到数字多媒体和内容服务领域,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两个核心,或者是主要的两个驱动力,从大唐的角度来看,一个方面是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是相关技术的创新,以及对需求的一个保证,我们认为这是两个重要的驱动能力。可以看到,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的个性化和移动化,导致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相对来说非常分散、非常灵活。这一方面,实际上对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创新,给予了非常大的依托,包括对于移动终端方面提出了更多创新方面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实际上对于我们移动互联网长期的运营来说,提出了很严重的挑战。实际上原有的基于某一项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建立垂直封闭的运营体系,已经不再适合于未来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未来移动互联网进行多业务整合的这方面的一些需求。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如果需要更好地去运营,必须需要一个相对来说灵活、安全性、可扩展、开放的一个运营平台。这个平台能够把上下游产业链有效地打通,使得我们最终的用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个平台对上来说,是一个标准化、快捷的业务处理的流程和相关支撑,对下游客户来说,提供的是便捷、高效、标准化的用户体验。基于这样一个考虑,我们在打造数字多媒体服务业务里头,大唐更加看中的是如何打造这样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共赢的一个运营平台,这是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核心。

具体到这项业务来说,我们在商业模式上进行过一些仔细的探讨。我们认为,原有的这些数字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可能更类似于原来的超市模式,也就是说,服务提供商自主发展用户,提供相关数字媒体的商户实际上是被动的,他们没有积极推动最终用户需求的这样一个动力。所以,这就导致了业务的扩展性非常差,营销手段非常单一,使盈利模式受限,同时还涉及到版权的问题。我们认为,未来的数字媒体的商业模式,应该类似于商场的模式。当然,这种商城的模式就像大家逛商场,这些品牌的商户根据自己产品品类的不同,可以自己定价、自己进行推广,商场主要是提供一个形象,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付手段,来和商户一起共同进行商务的拓展,同时将以分成模式实现各自的盈利。

所以,要实现商场模式的创新,就是基于云计算的开放平台,这个平台不光是对下游的客户开放的,而且对入主商城的商户也是开放的,比如说这个开放平台能够为我的各项服务,各个商户提供多种终端适配的管理能力,使各个产品都可以在终端上实现非常有效的服务体现。

[FS:Page] 总结一句话,基于云计算的开放平台,多终端的适配管理为基础,商户的自主管理式经营,是大唐在数据新媒体商业模式上的一个尝试和探索。

第二个,我想介绍一下在物联网方面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刚才各位领导提到的关于“智慧城市”的应用。当然,上面有两张比较细的表,就是城市化是全球经济发展一个显著的特征,而且跟全球的平均水平比较,未来中国在城市化方面,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周期。当然,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面临一个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由于城市不断扩大,由于人口聚集的效益非常强烈,所以带来了一系列跟社会经济、政治相关的问题,比如说交通堵塞、环境破坏、能源短缺等突发事件,这些方面需要城市管理者要对城市化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感知,根据这个感知,按照我们所设定的相关措施,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这里就需要以信息化手段作为支撑。目前,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的职能、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原来管理的理念实际上是条块分割式的,按照职能进行管理。未来就需要进行这种协同的管理和协同的服务,那么在协同管理和协同服务过程中,实际上也需要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支撑。所以,我们认为,信息智能化的手段会推动城市化的长效发展。

面对这样一个“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手段的一个强烈需求和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提出要建立开放式的架构,支持“智慧城市”的长期发展的启发。在这里,我们对“智慧城市”的设计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体的体系架构设计,第二是应用布局设计,第三是整体运营管理设计。首先看第一部分,整体体系架构设计,重点分了三个层次,在图上三个层面的有效分布,使整个架构能力达成有效平衡,从而建立起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架构。在这个体系架构之上,我们会建立一些弹性的业务扩展和发展的环境,以保证更多的可以灵活的进行业务的开展,包括业务之间的有效协调。

在整体应用布局设计方面,我们在这里头列出了21个业务模块,同时把它分成了四点,包括核心的“智慧城市”的管理,以及市民服务、智慧设施,以及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他们所提出来的“智慧城市”的名片。比如说我们目前在海南在设立一些关于特色旅游方面的相关服务应用,我们正在跟景德镇政府打造一个瓷都展示。通过这些应用的有效组合,我们会产生出更多的创新业务方向,同时,这四种应用之中,可以相互进行融合和协调,从而更好地进行“智慧城市”的总体应用布局。

第三个层面就涉及到整体运营管理的体系设计,通过整体体系架构和整体平台,我们可以实现业务和资源的有效统一运营管理。在网络层,可以实现网络抽象和相关运营管理,在终端侧不仅可以实现多媒体终端的管理,而且可以通过相关网关,对感知层进行延伸管理。从而,我们可以打造从感知器到终端、到网络,到业务层面上一个整体的产业链,从而保证“智慧城市”能够长期有效地得到持续的发展。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具体的案例,就是目前我们在城市智慧商业中心,当然这可能是“智慧城市”的某一个缩小版,当然它的某些功能不包括在这里头。在智慧中心的解决方案里,我们依据前面体系架构的设计思路,我们实现了具体的实施和应用。我们在具体的解决方案应用中,也分成三个层面,核心实际上就是智能物联网的平面,底层是网络基础设备的平面,同时还有商务运营平面。在网络基础设备平面,我们采用了一个双平面的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商户的宽带接入所需要的网络设施,同时也解决了物联网相关的一些感知层面的感知器所需要的物理传感和物理连接。在智能的物联网平面上,按照物联网整个的体系架构,我们分别进行了相关的考虑,比如在感知层,我们感知了几千种的感知器,包括传统的温度、湿度和感应器,包括跟视频监控相关的感知器,包括我们在运营中需要的一些位置,还有一些RFID,还有相关的感知器。包括我们在终端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的一些感知器的系统运营,也使终端成为一个感知的设备。

在客户层,我们提出来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在这个统一平台上承载多种业务,而不是各个业务承载于各个平台之上,同时这个平台采用了开放式的架构,也就是说在这个平台基础上可以进行应用便捷的扩展。同时,这些应用之间,通过统一的平台,能够有效地进行联动,从而消除一些孤岛项目。实际上在商务中心里头,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解决到各个应用子模块之间信息有效统一的承载,同时承载上来以后,子模块之间能够把信息进行有效的共享、有效地整合,同时产生出一些新的应用,或者是降低新应用增加的相关成本。在应用层面上,我们也设立了有20多个相关的应用模块,当然说到应用到子模块,不是说这些应用是完全独立的,这些子模块之间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产生新的应用。

当然了,在这个平面上我们也考虑了安全的设置问题,对网络安全、设备、系统安全都重新地进行了设立,以便于这么多感知信息在进行共享的时候,能够保证整体安全有效。

最上面一层是商业的运营平面,基于以下的层次,基于统一的开放平台,在商业运营这个平面上,更多强调的是应用的一些整合开放,我们会为后续的开放留下相关的接口,以及相关的底层数据调动的资源,以便于将来的应用能够整合地开发,为此我们提出了标准化的应用开放环境,同时用户对于相关的终端进行统一的管理。所以,总结一点,在城市智慧商务中心的解决方案里,我们充分体现了开放式架构和解决方案的特点,就是标准化、统一管理、统一的业务模式可以弹性扩展,强化用户的体验和运用。

最后,进行一下总结,作为一个传统的通信设备厂商,在行业融合变革趋势的时候,我们也在考虑如何把自身的资源能够在这个融合趋势之中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为融合的趋势,为我们的运营商以及行业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我们战略思考的核心点。因此,我们未来基于自身的能力,想打造一个端到端的,或者说上下游产业链能够紧密结合的业务发展体系。从我们底层集成电路的设计,包括智能卡RFID相关的设计,到各种制式的手机终端、以及副媒体的信息终端,到一些产品设备的提供,行业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平台的开发设计等等,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产业链的平台,为未来提供更好的服务,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敖瑞

为您推荐

数字家庭2.0新标准或将实现全网互联

数字家庭的最新技术进展到何种程度,是不是也像房地产一样存在这样一个样板间,它可以展示人类最新的数字家庭理念?未来之屋不够未来?在美国华盛顿湖的东岸,有一幢被称为Bighouse的房屋,从外表看上去它非常朴实,与一般的别墅并无二致。然而,里面却别有洞天。前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他的家人就住在里面。这幢房子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未来之屋。未来之屋,就像微软的Windows,它也随时在更新,以便有最新的科技融入到这栋房子。因此可以说,未来之屋代表了数字家庭目前最可观的图景。然而在未来之屋里,你却感觉不到任何技术的存在,甚至难以找到一台电脑。未来之屋里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家庭的应用,豪宅大门装有气象情

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在京宣布成立

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是云计算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相关机构自发、自愿组建的开放式、非营利性技术与产业联盟。本联盟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为国家和政府服务,为成员服务,并按照公正、团结、服务、创新的原则开展工作。不论隶属关系、不论机构性质,均可以自愿加入。本联盟旨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旨在推进云计算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促进联盟成员间信息沟通、业务合作、经验交流和行业自律等;推动并参与云计算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推进云计算技术应用与实施。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的主要任务是:(1)加强联盟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为国家和政

数字多媒体的下一站天后——云计算

Apple、Disney以及一个由多家厂商组成的联盟,都正在筹备推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数字多媒体内容服务,旨在让使用者能够安全地透过各种装置安全地接取电影、歌曲或电子书档案——分析师认为:这将开启数字多媒体时代的新篇章。云服务:苹果先行部分媒体猜测,可能将在1月27日发表平板计算机产品的Apple会同时宣布以上服务,不过也有人指出该公司的新服务恐怕只会支持自家产品。另外有一个由48家厂商所组成的联盟DigitalEntertainmentContentEcosystem(DECE),也正在努力于今年推出类似的数字多媒体内容服务,并将开放其特定规格的授权。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creenDiges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