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信系统护航神八

2011-11-21 08:42:00来源:新浪科技 热度:
 昨晚,神舟八号结束长达17天的太空之旅,顺利“回家”。举国上下紧紧盯着电视屏幕,清楚地目睹了整个“回家”过程。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711厂共同承担的“宽带超短波搜救指挥通信系统”圆满完成神州八号返回舱着陆场的搜救指挥通信保障任务。继神六、神七之后,再次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

  缩短了搜救过程

  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中,大家看到,当着陆场系统总指挥下达了“搜索开始”的指令后,主着陆场区上空5架搜救直升机如鹰隼般紧盯着目标区域,搜索圈越缩越小;地面搜救车队急速前进,空地一体的立体搜索网张开,所有图像实时传回指挥中心。

  为保证神八“回家”的全时段、全区域全程和可视化覆盖,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业系统部研制了一套天地一体的宽带超短波通信网络。负责这个项目的归琳博士告诉记者,与神六、神七相比,此次执行神八搜救任务,实现了“网络架构”和“多功能综合业务平台”两大重大突破。神六在执行搜救任务时,使用的是点对点的单向视频传输,视频从机载站传输到着落场的卫星站,北京指挥中心只能看到神六返回现场图像。到神七时,视频传输系统从单向变成了双向,指挥中心可以对其发布指令,进行操作控制,但传输和处置效率还不能满足应对现场突发事件的处置要求。“如果是碰上恶劣天气条件或执行海上搜救任务,这种简单的点到点双向的信息传输变得力不从心。”

  应用于神八的“宽带超短波搜救指挥通信系统”,实现了在着落区域内各通信站点(包括光学点的移动车载站、指挥机/通信机的移动机载站、着落现场的便携站等在内)的现场搜救指挥音视频信息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并通过中继卫星信道保持与北京指挥中心的实时联络。更重要的是,该系统已成为一个多功能综合业务平台,可实现了实时远程现场视频共享、语音调度、热线呼叫、指挥控制、数传等功能,协助将神八的整个搜救过程从6小时缩短为2.5小时。

  消了着陆过程的“盲区”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样一个细节:以往,直升机降落在返回舱附近,搜救人员需到达返回舱位置,开启便捷卫星站,这个过程需要半个多小时,这段时间,荧屏上是看不到这段图像的,这半个小时,被称作全程化搜索的“盲区”。在神八搜救任务中,这一“盲区”被成功消除,真正实现了全时段的完整可视化覆盖。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还设计了便携式通讯机,地面搜救人员背在身上。所到之处,均可实现即景即传,并完成各项通信业务,使现场不同方位的图像信号实时传回指挥中心。

  归琳博士介绍,该宽带超短波搜救指挥通信系统解决了通信网内各高速移动的机动节点之间的音视频通信的问题,保证网内节点间的实时信息共享。其实时性、视频通信以及信息共享的功能,可应用于典型的大范围机载搜救。

  还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对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业系统部来说,他们为神八成功“回家”作出了贡献。未来的挑战和使命又催着他们再一次启程。归琳博士说,三次执行神舟飞船的任务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为以后执行神九搜救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是,努力使搜救范围和区域进一步扩大,清晰度大幅提高。在通信应用环境不可控和通信距离更远的条件下,进一步保证通信质量和清晰度。

  归琳博士介绍,该通信系统还有其他的“用武之地”,它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灾难搜救。由于搜救一般针对的是突发事件,一般发生在偏僻的地区或地形复杂的地区。更重要的是,突发事件的处置需要及时和准确,这关系到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充分利用空中移动平台(如直升飞机)不受地域限制的优点,通过解决空-空、空-地之间的大容量可靠的信息快速交换,构架的空地一体的立体机动通信系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灾区情况,为救灾决策提供宝贵、详实的第一手材料。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