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分账利益天平将倾向何方?

2011-12-20 08:08:00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白瀛 朱文婕热度:

  近日,张伟平和八大院线就《金陵十三钗》票房分账的争执引来关注无数,广电总局电影局下发的对分账比例的指导意见更是激起千层浪。矛盾的焦点,都指向中国电影发行体制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广电总局发文“撑腰”制片方

  日前,张艺谋的“黄金搭档”、新画面公司董事长、电影制片人张伟平就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后的分账问题向八大院线“开火”,要求其影片最低票价上涨5元,与院线分账比例从目前的43%上升到45%。尽管八大院线一度扬言“谈不拢就拒放”,但最终仍达成妥协:前5亿票房制片方按45%进行分账,达到5亿之后则调低至41%。

  11月29日,广播电视总局电影局下发了 《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促进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为进一步平衡电影制片与发行放映的利益分配水平,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电影投资与回报体系,并参照国际惯例,电影院对于影片首轮放映的分账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

  尽管有院线业内人士透露此举早有计划,并不直接与“十三钗事件”相关,但许多媒体仍将其视作官方对张伟平此举的表态和支持。

  据了解,按照2009年广电总局电影局下发的 《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指导性意见》中“制片方原则上不低于43%、影院一般不超过50%”的建议,目前业内实行的票房分账方式为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剩余影片票房由制片方(含发行方)与影院(含院线)按照43︰57的比例分成,制片发行方分账比例远低于国际成熟市场平均50%的水平。而新规定则去除了制片方的分账比例下限,并明确了其建议的比例针对对象为“影片首轮放映”收入。

  三方分账问题由来已久

  新中国成立后,制片、发行、放映三方的利益分配问题,一直贯穿着电影业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产电影由中影公司按每部90万元的价格统一从各电影制片厂购买,再统一发放至省市级电影公司,由其层层下发放映,票价也是全国统一。省市级电影公司的发行收入70%上缴中影公司,6%上缴各级财政,24%自留用于发展电影发行放映事业。这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发行放映端,却排除了制片厂对影片收入的获得。

  1980年,中影公司根据发行需要所印制的拷贝量按一定单价与制片厂结算。从表面上看,制片厂的收入从此与市场开始挂钩了,但是,这个结算办法实际上不过是原来统购统销的一个变种。

  直到1994年,制片厂拥有了直接向国内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和国外发行影片的权利,并实行收入分成,打破了中影和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1995年,《红粉》《红樱桃》等四部国产影片开始根据国际通行的分账模式,实行制片方35%,院线(含影院)65%的票房分账。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对制片方是极大的鼓励,之后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优秀影片陆续在电影市场涌现。

  这一比例一直持续到2002年。这一年中国电影启动新一轮产业化改革,院线制度得以建立。也正是这一年,张伟平凭借张艺谋开中国商业大片先河的《英雄》,将制片方的分账比例提高到40%。

  2009年底,广电总局提出制片方分账不低于43%,影院原则上不高于50%。

  建立理性有序的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发行体制的逐步改革,显示出中国电影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也逐渐从有利于院线、影院等发行放映端变为倾向于制片方。

  对此,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电影产业化的过程中,过去由于影院发展太慢,银幕数太少,观众没有地方可看电影,因而需要给影院更大的政策扶持,增加影院投资者的信心,使银幕数尽快增加。

  “到现在,在全国银幕数近1万块的情况下,做一些适当的调整,目的是让制片方增加信心,拍出更多的好电影。”他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宁宇说,中国目前制片方43%的分账比例在世界仍属较低的范围。而即便43%的分账比例也只有少数大片能拿到,绝大多数影片面对院线、影院处于弱势,远达不到这一水平。“现在电影业的格局基本上是院线全行业赢利,而制片业很多亏损,这和不太公平的分账比例是有关的。”他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目前的分账基本上是市场在协商,政府主管部门只是表明了未来调控的方向和态度,意见实际上并没有强制性。“最好是交给市场,让市场来慢慢调整,过多行政力量的干预只会破坏市场的节奏。”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

责任编辑:敖瑞

为您推荐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个人名片:刘川平,DV作家,导演,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枫丹白露企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电视连续剧《王震将军》《兰花儿》《一路风尘》等编导,电视纪录片《川江号子》《人熊共居》《老李与鸭鸭》《长发男人》《月亮女儿》《DV水日记》《什刹海畔》等导演讲述高清创作历程9月份开始拍摄的电影《天怨》,首先受到了来自摄像机厂家JVC的关注,因为,据JVC所知,使用这款ProHD高清晰紧凑型肩扛式摄像机进行电影拍摄的,刘川平先生应该算是第一位。对于DV爱好者来说,其

国内又一个高清频道电影频道4月5日正式试播

摘要:此次高清频道的播控系统建设工作,由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广电事业部承担,项目总金额为近千万元人民币。继2005年9月1日央视高清频道在杭州试播之后,日前,国内又一个高清频道电影频道已定于4月5日正式试播。此次高清频道的播控系统建设工作,由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广电事业部承担,项目总金额为近千万元人民币。高清电影频道是数字广电事业部承建的第一个高清播出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面向国内和境外播出的高清频道。此次拿下电影频道的高清播出项目,对于数字广电事业部可谓意义重大。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国内数字电视发展呼声很高,对于高清播出系统建设和改造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高清电视的播控系统对于

内地首家全港资影城开业 两地影界拓商机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MCL洲立影城6日下午在深圳南山开幕。这是自CEPA实施后第一家在内地开业的全港资影城。香港特区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王永平在开幕礼上表示,这是香港电影业在CEPA下拓展内地市场的新成果,粤港两地电影界也可以在CEPA基础下把握更多先机。粤港电影界开拓商机这次开幕礼可谓高朋满座,除了王永平到来主礼外,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谷国庆、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所所长暨中国电影星评组组长杨雪培以及香港一众演艺明星莫文蔚、黄百鸣、郑佩佩、刘家辉等均应邀出席。王永平表示,洲立集团拓展内地事务,是香港电影业在CEPA下,努力拓展内地市场的新成果。CEPA对推动内地与香港电影业的发展不只局限于电影院

24帧速摄像机能挑战高清电影?

24p视频=24p电影?围绕着24p,市场竞争波澜壮阔,人们的讨论也此起彼伏。在松下摄像机产生之前,一些人倡导使用一个PAL25fps(张/秒)的系统从用户视频得到电影结构比率。不幸的是,许多人似乎认为如果他们只要按24p的比率拍摄,他们的录像就会看起来像电影。电影看起来就是电影,而视频看起来还只是视频这有许多原因。例如,摄像机趋向应用于更窄更深的领域,这给电影摄影师更好的艺术选择。其原因当然是电影摄像机更大,光系统也较好,而且更贵了。胶片本身也更昂贵了。这就让电影摄制者在拍摄时更加小心。并且用胶片摄像机的人们比一般家庭的录像爱好者们经验更丰富。胶片摄像机真的比录像机效果好吗?其他方面二者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