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独家快讯!】第七届光纤到户亚太委员会上海年会暨展览今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拉开帷幕。
中国是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正在迅猛发展。今年初,中国政府颁布了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大力规划宽带和光纤到户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在下一个五年,光纤到户在中国的普及率将会得到最快发展,中国使用光纤到户的用户数量将位列全球之首。不仅仅3G/4G、光纤到户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还成为了全球电信网络设备、电信终端设备和光纤光缆产品的生产工厂。
基于上述,FTTH亚太委员会将此次年会安排在上海召开。
本次年会的主题:“光纤改变生活”:光纤到户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和全世界,亚太地区政府鼓励宽带建设,在本次年会上,电信运营商作了了精彩报告;(1)上海电信总经理张维华在年会上表示: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计划2012年净增100万户光纤到户(FTTH)用户,将总数扩大至230万户;(02)中国联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在年会上透露:中国联通宽带端口规模2012年年内将突破1亿个。他还介绍了中国联通2012年“光网世界•沃宽天下”宽带发展计划目标:新增FTTH覆盖家庭1000万户,4M及以上速率宽带用户超过50%,新增宽带用户900万户以上。
此外,世界知名专家在本次年会上畅谈光纤到户未来的发展。大家还向经验丰富的全球运营商学习成功运营宽带网络的经验。世界各地政府官员在本次年会上还对各国开展光纤到户提供有利条件采取的政策作了介绍与讨论。
在本次年会上,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正级巡视员李振坤表示:“中国宽带发展现状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所以在今年,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指导意见(请见DVBCN的详细报道:https://www.asiaott.net/2012-04/01-87225.html),宽带普及工程2012年的主要阶段性目标包括:新增光纤入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50%;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超过2000万户等。”
FTTH的部署也会面临很多困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推进。关于这个问题,李振坤提出几点建议,FTTH部署认为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做好发展规划、做好光纤到户工作的协调以及共享工作、维护好行业建设秩序以及宽带业务应用的推进等。
为您推荐
一、前言光纤光缆行业领域的国际和国内标准很多,标准版本不断更新,新标准不断推出,为了给从事该领域工作的科研人员、光纤光缆制造者、广大用户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本文特将光纤光缆行业领域最新国际和国内标准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二、标准项目及名称1.国际标准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光纤标准:IEC60793-1-1(1995,第1版)光纤第1部分总规范总则IEC60793-1-2(1995,第1版)光纤第1部分总规范尺寸参数试验方法IEC60793-1-3(1995,第1版)光纤第1部分总规范机械性能试验方法IEC60793-1-4(1995,第1版)光纤第1部分总规范传输特性
GBIC是GigaBitrateInterfaceConverter的缩写,是将千兆位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接口器件。GBIC设计上可以为热插拔使用。GBIC是一种符合国际标准的可互换产品。采用GBIC接口设计的千兆位交换机由于互换灵活,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分额。2、何为SFP?SFP是SMALLFORMPLUGGABLE的缩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GBIC的升级版本。SFP模块体积比GBIC模块减少一半,可以在相同的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的端口数量。SFP模块的其他功能基本和GBIC一致。有些交换机厂商称SFP模块为小型化GBIC(MINI-GBIC)。SFP模块体积比GBIC模块减少一半,可以
1引言当今,延迟线已经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雷达和电子对抗等领域,比如,信号处理需要的单元延迟设备就是一种存储器,动目标显示(MIT)中必须有延迟线——又一种存储器,电子对抗中需要把信号存储一定时间再进行处理,如把接受对方的雷达信号延迟一定的时间再发出去,就完成了欺骗式干扰。在我们最关心的通信和军事应用方面,传统的金属波导和同轴电缆由于在体积、重量、抗电磁干扰能力、串扰及损耗等方面有许多不足,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而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有质量轻、物理尺寸小、机械灵活性好、抗电磁干扰(EMI)和电磁脉冲干扰(EMP)能力强且几乎没有损耗等固有的优点,因此以光纤和波导构成的光纤延迟线在雷达和电
1.介绍1.1目的本标准制定了光纤布线系统(如:线缆、连接头等)所用器件及传输质量的要求。线缆指50/125μm、62.5/125μm多模光缆和单模光缆。1.2标准分类根据EIA工程出版物EP-7B,标准分为两类:强制性标准和建议性标准。本标准中用"必须"表述强制性标准,用”应该"、”可以"或”最好”表述建议性标准。强制性标准通常用于安全、性能、管理和兼容性方面的要求,它们做出的规定是对布线系统的最低要求。建议性标准提高了对布线系统的要求,使布线系统能在预期的应用中稳定工作。文本、表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