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欲破行业藩篱 数码视讯布局电信市场

2012-12-18 08:31:27来源:通信世界网 热度:
        2012年是互联网电视大热的一年。无论是在各大论坛公开亮相上,还是微博等舆论阵地,牌照方、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轮番上阵,话题都绕不开OTT,并且互联网电视已经吸引了视频市场上来自广电、电信、互联网各方势力的注意。然而视频作为具有强烈意识属性的载体,特别是电视屏,在国内受到严格的管控,所以在产业各方参与热情高涨的背后,也不乏碰壁的案例。例如近期小米高调推出小米盒子,在上线数天后就被叫停服务。
 
        另外,对于互联网电视这样一个新兴产业,虽然有《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181号文)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发布,但在政策走向还未完全明朗的情况下,产业各方仍持摸索心态,小步前行。可喜的是,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电视本身的属性及开放的产业形态,使得广电、电信、互联网更加走向融合,成为三网融合发展多年后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广电、电信、互联网三方优劣互补
 
        不得不说,对于互联网电视这样一块蛋糕,广电、电信、互联网均各怀心思,同时互联网电视对于这三大阵营也分别意味着不同的挑战,各方也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线来拥抱OTT:其中广电选择了DVB+OTT演进,电信选择IPTV+OTT发展,互联网走的是纯OTT路径。
 
        在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OTT产品线总经理王蜀洪看来,OTT对于广电有线网络运营商(以下简称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均是挑战与机遇共存。
 
        虽然“对于广电运营商而言,互联网电视将抢夺部分数字电视用户,带来竞争”,但积极拥抱OTT,才是广电运营商避免用户流失,迎向技术发展趋势,化被动为主动的正确选择。王蜀洪认为广电运营商优势在于其在拥抱OTT之前,便已经是内容集成商和网络公司,具有某种意义上内容集成的权利,但劣势在于虽然具有宽带入户的资质,实际上网络发展较为薄弱。同时相较于电信运营商,还缺乏手机号等与用户连接的纽带。
 
        之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电视能带来对宽带业务的强烈需求,但电视内容主要来自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广电运营商可以合理引入多家的内容,这对电信运营商而言,电视内容源较少,丰富程度仍不够。但电信发展OTT+IPTV的模式,可以跟宽带、手机、3G业务一起捆绑,通过一根光纤入户来发展一个家庭。“虽然内容源比较少,但电信拥有丰富的网络基础,具有先天优势,在通过宽带网络直接销售互联网电视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王蜀洪表示。
 
        对于互联网企业,因先天基因等因素,其发展互联网电视速度快,但若只通过因特网传播视频内容,其QoS、业务优先级等得不到保障,而这些都取决于网络提供商。
 
        “OTT虽然来源于互联网并以竞争者的姿态出现,但其不可能独立发展,在OTT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也不是纯竞争关系,而是带有更多合作的竞合。”王蜀洪说道。因为一方面,“对于最终用户而言,其在意的是能随时随地的在任何设备上,观看任何想看的内容,即Any Time、Any Where、Any Equipment、Any Content的4A级服务体验”,具体由谁来提供对用户并无二致;另一方面,三方优劣势互补,其互相合作不仅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各自也仍旧占据自身的核心利益。
 
      政策下的游戏规则
 
        OTT本身便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在三网融合历经多年发展、积累的背景下,在王蜀洪看来,广电、电信、互联网三方已经由最初的强势心态开始转变,寻求多方合作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正在增强,这无疑对于OTT产业的壮大是一个好消息。
 
        但从市场发展角度看,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对于视频这样监管严厉,用户体验性直观、强烈的新媒体,在国内的特殊环境下,更是如此。诚如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媒体总经理裴文哲所总结的那样,OTT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市场属性特征,而这其中政策性便首当其冲。
 
        “源于中国发展环境,在OTT产业中,牌照限定了市场规则。包括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等在内的各环节,政策限定了它们应有的权利和位置。”裴文哲表示。
 
        此前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在公开场合表示,根据互联网电视的特点,国家广电总局制定了相关管理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三点:一是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必须由总局批准的广电机构来建设;二是互联网电视内容提供方必须是广电总局批准的内容服务平台;三是终端厂商只能与合法的集成平台开展合作、按照总局批准的序列号开展终端生产,并在经批准的试点城市有序发放。
 
        以终端产业链为例,现在互联网电视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互联网电视或智能电视收看,一种是传统电视终端搭配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模式,后者因为成本低廉、易升级而需求广泛,厂商们都纷纷推出智能机顶盒。如小米科技也高调推出了小米盒子产品,但随后以“系统维护”为名暂停服务,但业界普遍认为是因为踩踏了政策红线。
 
        其次OTT另一个市场属性便是体验性。裴文哲解释,现在很多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非常强调在家庭一侧,用户有着什么样的体验,包括三屏互动和切屏服务等,数码视讯提供的三屏互动系统就非常注重用户体验。这种体验性决定了运营商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以什么样的技术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并争夺用户。
 
        三是未知性。由于政策的不确定、解读的不确定、体验上客户对接受程度的不确定,导致了行业内处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厂商发展存在很多未知性。这对于OTT厂商,“其未来在市场推广上处于什么位置,现在还没明确结论,这也反应了OTT在发展上的不确定性。”
 
      电视支付平台可避免管道化
 
        事实上,当产业链上游运营商等在整合资源时,设备、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作为产业发展纽带,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通过技术解决方案加速运营商、互联网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提升最终用户体验。
 
        对于最终用户而言,无论是三屏互动还是切屏等服务,其OTT业务体验几乎是同质化的,对于同质化的业务如何形成差异化呢?解决方案提供商便通过为运营商提供成本、运营效率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帮助运营商实现差异化。
 
        对于网络运营商,OTT业务构成可分为主流业务和长尾业务,广电运营商主流业务包括视频和广告,电信运营商涵盖宽带、电话等,通过搭建OTT业务平台,运营商可以抓住主营业务,实现达到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而针对长尾业务,如何避免沦为管道,是运营商在发展OTT业务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王蜀洪认为通过建立支付平台,可以帮助运营商将运营数据实现监控并最终转化为盈利。其表示,目前业界对支付系统优良的评断一是参考签约支付银行的数量;二是是对安全性的保障;三是在用户体验方面,能否实现智能化支付方案;四是落地实施的难度。
 
        同时目前产业方面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电视支付产业也开始蓬勃起来。在今年7月央行发布的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单中,便首次出现了数字电视支付业务,共两家企业获得了全国范围的电视支付牌照,一是具有银联基因的银视通,另一家便是数码视讯。
 
        在王蜀洪看来,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能拥有电视支付牌照,同时有着50多家银行渠道,智能化支付方案,以及无需终端集成的安全落地方案选择,都是十分难得并且在同类厂商中优势突出。
 
      整体解决方案厂商的“全”考虑
 
        从目前产业各环节发展来看,技术厂商作为OTT产业的支持者及推动者,走在了产业发展的前端,同时OTT的开放为业界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为厂商在OTT趋势下的跨界发展提供了机遇,对于在广电行业耕耘了12年的数码视讯而言更是如此。
 
        “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不仅运营商在转型,我们也在转型。”在裴文哲看来视频业务脱胎于广电这张网,现在进入电信、互联网等各领域,而数码视讯在广电积累的经验将帮助其在OTT开放、融合的市场环境下赢得一席之地。“站在厂商的角度,我们对广电、OTT政策的感知有独到的一面,同时12年来针对TV屏端到端解决方案建设、运维经验让我们对TV屏后仰45度文化有独特的理解,而整合跨领域的资源如支付、彩票、节目内容制作等,也是数码视讯综合性的一个体现。”
 
        并且对于解决方案厂商而言,在技术实现方面,OTT对于广电、电信运营商而言并未有实质性差别,所以各方跨界发展不仅不会造成产业“乱象”,反而通过更加丰富、创新的技术手段来促进产业的繁荣。
 
        对于进入电信这样一个相对陌生的市场,裴文哲也坦诚除了互联网电视发展的不确定性致使了厂商发展的未知性外,数码视讯也还在进一步寻找在电信市场符合政策规范的市场定位。“虽然数码视讯正式进入时间还不长,但在电信领域的跟踪探索已有数年之久。同时我们现在在北京、福建、广东已经有符合当地特色的OTT解决方案落地。”目前包括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各方,在发展OTT方面也仍未完全理清思绪,而项目试点可以为产业各方探究合适的互联网电视出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而在大小厂商纷纷布局互联网电视产业的过程中,王蜀洪表示目前数码视讯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定位于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互联网电视系统的建设应该站在全盘的角度考虑,包括内容引入、业务平台、IDC、网络、终端等各子系统建设和运营。”王蜀洪向记者举例,“这就如同当你买了一件很时尚、亮丽的上衣之后,你仍需要考虑搭配什么样的裤子、鞋袜,甚至发型。”
 
        并且,传统电信运营商以集采方式来部署项目的思路,已不符合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需求,端到端的完整建设思路开始逐渐受到重视,这对于数码视讯等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机会。“目前部分省份广电、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尝试采用整体解决方案来承建互联网电视。例如我们在广东、湖南、福建等地承建的三屏互动系统均采用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且在和运营商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第一时间了解运营商的需求,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同时作为开放平台,还可以整合其他厂商的优秀产品。”裴文哲说道。
 
      数码视讯OTT市场战略
 
        在数码视讯看来,OTT将是其拓展电信市场的一个有力业务。其未来在OTT市场规划也将分为三阶段。
 
        一阶段:在试点阶段,紧扣试点项目,发掘运营商需求以及完善自身产品。
 
        二阶段:中短期规划。在OTT趋势下,寻求符合国家政策的恰当市场切入点。并根据目前数码视讯在电信行业的发展,其将依靠终端、三屏互动、无线覆盖、运营支撑系统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三阶段:长期规划。即持续深耕电信市场,对传统通信业务规则等获取更深层次的解读,并致力于与各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责任编辑:王旭

为您推荐

“全媒体”战略:丢了孩子套不到狼

互联网新媒体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网络视听新媒体开始登入大雅之堂,携资本在影视剧版权交易中横冲直撞。视频网站们已经直接威胁到电视台的利益了,和电视台抢节目源,和电视台抢广告费。此外,互联网电视在政策局限下尚没有打开市场;手机电视也处在不知那片云下雨的黑暗摸索中;IPTV损了有线却有利于电视播出机构,并不对电视播出机构构成威胁。这种情形和大洋彼岸的美国有类似之处:广电网络和制播机构都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但是行业发展的情况却不相同,美国的情况是DVR、互联网电视OTTTV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电视运营商、制播机构造成了挑战。而国内优质电视节目的缺乏使得DVR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而监管政策对电视屏幕的强硬保护

同洲电子:将建智能OTT平台 助力三网融合快速发展

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OTT业务一直是广电部门比较敏感的话题。它跳过了基础服务,是跨越视频和移动互联网的公共服务链。从目前美国OTT业务的发展来看,Hulu、苹果等都在进入这个领域。马昕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只能正视并将其解决。这种业务需要进行跨平台运营,运用OTT模式势在必行。在马昕看来,运营商希望对业务进行掌控,不希望被完全管道化,但移动运营商又希望从流量业务中盈利,如何既刺激用户流量又避免管道化是移动面临的问题。而广电则更多关注内容,这就涉及到内容的监控、管理、支付等,需要SDP平台结构快速的接入,同时进行统一管理认证,这是接纳OTT服务的要点。马昕表示,同洲电子的目标是建立可管可控的O

研究指出OTT对付费电视无大影响

虽然OTT视频服务正在对既有的有线视频和卫星或IPTV服务产生有一个竞争性挑战,但市场研究公司InfoneticsResearch并不认为OTT对付费电视订户有重大影响。该公司的“付费电视服务和订户”报告(预测和分析电信IPTV、有线视频和卫星视频服务市场)指出,2008年,有线视频占全球付费电视市场的59%,卫星视频占38%,而IPTV微不足道。InfoneticsResearch宽带访问和视频主任分析师JeffHeynen指出:“但现在有线电视运营商正在不仅面临来自IPTV和卫星运营商诱人价格和服务的挑战,而且面临所有OTT视频服务和联网电视设备的挑战,它们正在诱使消费者退订有线电视。”“

新加坡新传媒集团OTT服务即将启航

媒体浏览器解决方案提供商OreganNetworks透露,新加坡新传媒集团已选择其为即将推出的机顶盒上OTT交互电视服务提供一个关键产品。Oregan媒体浏览器提供为用户界面应用提供媒体播放器和运行时间环境,允许用户经由屏幕图像覆盖与实况和点播内容互动。此新服务旨在利用新加坡非常发达的宽带网络和即将出现的下一代宽带网,为新加坡国民提供其海量的内容。除了实况电视、回看服务和视频点播,新传媒集团还计划包括独立和关联的基于浏览器的应用,如投票、社交网络和相关的内容。OreganCEOMarkPerry表示新传媒集团此新服务是标志着新加坡市场出现真正融合的重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