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电视用户超1亿 高销量低接通率难题待破解

2013-01-10 09:21:36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宋晓明热度:
  根据美国战略分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智能电视安装用户已经有1.04亿,而中国市场增长迅速,有望数年内赶超美国。目前国内自主品牌认知度高,市场份额较大,受惠政策,发展环境和机遇都可说是大好。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国内外厂商纷纷发力,IT厂商也陆续跨界入局,一时间智能电视市场战火四起。虽然各家厂商产品五花八门,但却未能对智能电视产品形成实质性突破,也无法改变产品应用率低,接通率低的行业困局。 
 
  智能电视落地难题不在硬件,而在“软”件上。未来彩电企业应该从比拼硬件配置转向为消费者提供“最正确”产品,注重消费体验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 
 
  智能电视走向大发展时代 
 
  中国智能电视正迎来发展的新“好时代”。美国战略分析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智能电视安装用户已达1.04亿,美国等领先市场的智能电视家庭用户渗透率已达20%。我国市场发展也形势良好,销售量增速很快,预计到2017年中国智能电视的使用规模将达到美国市场的两倍。 
 
  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将真正迎来智能电视时代。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智能电视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据中国电子商会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包括TCL、创维、长虹、康佳等在内的自主品牌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整体占比已经超过70%,洋品牌“垄断”的市场格局已经改变。与此同时国内自主品牌的智能电视产品在市场认知度超过九成,有望成为消费热点。 
 
  此外数据还显示,受惠于国家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国内平板电视的新一轮“换机”高峰正在形成。在节能补贴等利好政策以及3D、智能、4K技术等性能升级的带动下,目前一线城市正在迎来平板电视换代消费高峰,大屏幕、智能化的高端产品在这一轮高峰中将得到更多的青睐。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调查办公室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平板电视整体销量将达到预期的4200万台,其中智能电视销量将突破800万台。 
 
  厂商纷纷进场战局混乱 
  
  面对即将来临的智能电视时代,各方也纷纷加入了智能电视的开发争夺中,2012年国内外众多厂商纷纷推出新品,而一些跨界企业的加入则让战局更加混乱。 
 
  早在2012年3月,三星就在中国市场发布了其首款搭载了双核处理器的智能液晶电视,用户可以完成手势遥控和语音遥控。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目前计划在2013年与惠普、联想、广达等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合作,于2013年推出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智能电视。 
 
  乐视网、联想等企业也纷纷跨界加入战局。日前,乐视网联合央视播控平台发布了业界首款1.5G双核电视盒C1。乐视高层表示,智能电视将是乐视网未来发展的重点,乐视网2013年将推出自有品牌的“超级电视”。 
 
  而国内传统电视厂商则将注意力放在智能电视的个性化应用的开发上。海信、TCL、创维、长虹、康佳等传统彩电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并将其中海信首推360电视卫士并建立了自己的智能电视应用开发平台;长虹、TCL合作成立欢网,推出欢网商城,拥有美食、电子票务、在线游戏、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康佳推出在线支付系统和应用服务,水费电费可通过遥控器操作直接支付。 
 
  2012年,中国国内主要彩电制造企业先后发布超过30个系列的智能电视新品,并不断升级更新。智能电视产品也正从三个方面不断完善成熟:一是系统平台的开发,二是人机交互的简易化,三是智能内容的丰富,使智能电视更加贴近生活。TCL多媒体副总裁、中国区销售公司总裁杨斌说,当前全球彩电业已经进入泛IT化发展阶段……随着社会进入大娱乐时代,彩电早已不单是一台看电视、玩简单游戏的家用电器终端。以便捷为鲜明特点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智能电视正在成为下一个“智能化”的重头戏。 
 
  化解低接通率困局需从软实力入手 
 
  虽然目前智能电视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然而许多现实问题却无法回避。接通率低是目前智能电视应用方面的最大问题。中国电子商会消费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智能电视销量将突破800万台,但与产品占有率提高不同步的是,目前智能电视的平均激活率只有27.5%。同时,根据多家市场调研公司合作的调查显示,真正的互联网电视活跃用户比例还不到10%。在购买智能电视的用户中,只有30%的用户真正使用了智能电视提供的智能服务,其他七成电视的智能功能基本没被使用。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首先在于智能电视产品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市场研究机构NPD分析师称,联网高清电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打破其以“电视”为中心的属性,除了其义不容辞的视频服务外,这个大屏幕没有什么太大用处。”评论表示,电视制造商做的比较失败的事情是,没有让智能电视和普通电视有明显的区别。智能电视在便携性上比不过移动设备,在操作方面上比不过家庭笔记本电脑,PC、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已经覆盖了用户的大部分需求和使用时间,除了传统功能,智能电视难以找到自身与其他终端的鲜明界限。 
 
  其二,应用缺乏实用性,体验混乱也是造成目前智能电视接通率低的主要原因。智能电视相较于传统电视,最大特色就在于出众的互动娱乐体验。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选购智能电视,用户体验和智能应用的丰富性最为重要。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只能电视缺乏实用性强,与用户结合紧密的应用服务,一大批诸如Xbox智能眼镜、三星AllShare应用和苹果的AirPlay应用没有给消费者提供特别有用的服务,反而增加了体验的混乱性。体验的混乱使得智能电视的市场定位在消费者心中难以改变,从而使智能电视转型困难更大。 
 
  第三,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结合度较低。消费者对于智能电视的功能需求又如何?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数据显示,近43.8%的消费者认为,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应该是Android、iOS系统双兼容。在调查中,认为“语音智控”最具吸引力的消费者占比达到35.2%,紧随其后的是手势识别,占比27.1%。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复杂,但能充分满足此类需求的产品在今年才逐渐增多起来。 
 
  从3D电视到智能电视、云电视,再到4k电视,电视的功能越来越齐全,消费者却越来越不知所措。如何提升用户对智能电视的使用率,成为厂商们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未来智能电视的发展比拼的将是在软实力上,是跨界整合、提升用户体验的能力,如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所说的那样,“没有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应用,智能电视将是个空壳。”国内厂商必须摒弃靠比拼硬件配置提升竞争力的老路,只有立足于用户的消费体验,充分提升软实力,方能在这个智能电视大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责任编辑:吴敏

为您推荐

全球NGN标准进展分析

石友康从NGN标准提出以来,全球许多标准化组织展开了许多NGN的标准化研究工作,对促进NGN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一、NGN标准在全球国际上研究NGN的4大标准化组织分别是ITU、ETSITISPAN、3GPP和IETF。1.ITU-T在NGN标准方面的进展ITU-T研究NGN的小组有SG13、SG11、SG15、SG16和SG19,其主要研究领域可划分如下。(1)SG13领导ITU-T中的NGN研究,完成有关NGN体系框架、演进、融合等研究课题,具体包括框架和体系结构、NGN信令要求、NGN项目管理协调和计划颁布、NGN实现方案和应用模型

全球3G用户突破2亿 更多厂商进入3G终端研发

根据通信信息报报道:“3G发牌的时机已到”,12月19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国内发展3G带来利好消息。时值岁末,当我们放眼海外,2005年3G火爆一年,其潮流已势不可挡。3G市场火爆在2005年,整个全球3G市场形势喜人。截至2005年8月,全球运营商持有的有效3G许可证达到143张;从3G商用网络规模看,同期全球累计已有211个3G网络,同比增长达到88.2%。截至2005年9月,全球3G用户达到20500万户,同比增长达到42.5%。其中,WCDMA

全球短信总数达5100亿条三成由中国人发送

2004年全球发送的短消息总数量达到了5100亿条,其中中国就占了1/3,而同期,中国手机用户只占世界手机总用户的约1/5。在昨天的“缩小数字鸿沟,构建信息社会2005北京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寿鹏说,就使用手机和网络增值服务的习惯上看,中国人偏爱发短信,玩网游,而对电子商务不太感兴趣。在一个“手机和网络增值服务使用率”的比较中,他指出中国人使用在线游戏、短信息的比率为“高”,而美国使用这两项的比率均为“低”,但是中国却在使用电子商务的比率上远远及不上美国,美国为“高”,而中国为“极低”,他说通过这些分析能看出中国人使用信息产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