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美国版桃花源 这里禁用手机电视WIFI
信息时报 | 2013-08-14 09:38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你能想象世界上还有地方是没有手机跟电视机的吗?如果缺少了它们,想必很多人的生活会陷入一团糟。不过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绿岸镇,就是这样一处“原始之地”。

据英国媒体报道称,由于处于无线电禁止区,因此绿岸镇居民都过着没有相关电器设备的生活,虽然这难免会让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但是也让不少人慕名而来—由于忍受不了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电磁波,这里成为他们的“庇护地”。
 
 
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和西弗吉尼亚两州交界处的绿岸镇虽然只有149名居民,然而却远近闻名—这里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的正中心,几乎所有的无线电波都在被禁止之列—你可以拥有手机,但是你不会有任何通讯信号;你也可以有收音机,但是绝对搜索不到任何电台。

世界最大望远镜所在地

如果到过绿岸镇的游客,一定对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电天文望远镜“绿岸射电望远镜”念念不忘—绿岸望远镜高达146米、大约43层楼高,重达7700吨。

由于在“在全世界有能力承担搜寻地外文明任务的射电望远镜中敏感度最高”,美国政府为了防止无线电波对天文观测的干扰,以“绿岸”为中心的3.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设立了无线电静默区。

绿岸镇上把所有的电子通讯设备都列为非法,所以,居民们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打手机或者无线上网,此外,警察还会每天在街上巡逻搜寻无线信号,防止居民偷偷听广播、看电视、打手机。

有固定电话能拨号上网

镇上唯一能用通信设备的只有急救人员,因此这个小镇只有一个付费电话,通过电话线与外部连接。虽然这里还是可以上网,但只能拨号,网速相当的慢。

很明显,这些规定几乎让镇上居民和现代科技生活完全脱钩,但是这样的生活还是有人认同,“这里的生活虽然很不方便,没有杂货店、饭店、甚至连医院都没有,但只有这里才是可以生活、保持健康的唯一地方”,有居民表示。

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许多人为了远离高科技的纷扰来到这里—他们宣称他们饱受电磁波过敏之苦,并认为电气设备产生的电波也会让他们感到恶心,对于他们而言,绿岸简直就是“天堂”。

“电波过敏”避难地

从六七年前开始,随着“绿岸”被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搬进来。据估计,因逃避无线电波而住在绿岸或附近的人,现在大概有36个,他们称只要暴露在无线电波的环境里,就会引起头昏眼花、反胃恶心、焦躁不安、心律不齐、胸闷体虚等症状—然而,“无线电波过敏”并未得到医学界的认定。

黛安娜·修

邻居用咖啡壶都让她难受

2007年,黛安娜·修和丈夫从艾奥瓦州搬来这个小镇,他们现在住在一座只有两间房的砖石小屋里。客人一进家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台辐射仪,这也是他们夫妇俩来到这里的意义。

2002年,黛安娜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这种“不安”:当时,在她家农场附近建了一个无线发射塔,此后,她觉得自己“时常很累,但是晚上也睡不着,甚至开始掉发、头昏”,黛安娜说,“我一度认为我吃错了东西,或者是自己年纪大了。”后来,黛安娜从朋友那里听到“无线电波过敏”,自己又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后认为,也许自己的病情真的和发射塔有关。然而,不少医生拒绝把她的病情与电波联系在一起。

此外,黛安娜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投诉也无果而终。实在没有办法,她只有搬家,然而还是难以摆脱:身边有人用手机、自己经过信号基站、甚至邻居在家里用咖啡壶都会让她十分难过。对他来说,每个电器都是威胁。“虽然这里的生活并不完美”,黛安娜说,“但是至少我还能干活,而不是一直头痛地躺在床上。”

尼古拉斯·福克斯

电脑前长时间写作致不适

尼古拉斯·福克斯住在绿岸附近的雷尼克镇上。在2008年搬进来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她一直为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写关于食品安全的文章,还出版过三本书。

然而这个经历过严谨学术训练的人,经过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自己忽然而至的心律不齐、浑身刺痛和讲话困难等症状,可能跟多年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有关,“我变得越来越敏感。直到有一天,当我接触键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突然尖叫了起来。”

在她搬到无线电静默区后的五年里,她从未离开过这里。现在,她开始在雷尼克镇上过着简单的生活。她的房子坐落在被森林覆盖的山脊上,有两个不大的卧室,她每天坐在打字机前写小说。每当夜幕降临,她会穿上有银质纤维的睡衣,以减少在无线电波中的暴露。尽管房子里有电,但她会尽量关掉电灯而使用煤油灯。

而对于电磁波,福克斯有着自己的看法,“它完全是人造的,在地球上从来没有过,也从来没有人类和动物适应过它。”

逃离现代生活原因千奇百怪

以为科技进步可以让我们预测未来,偏偏变种疫情、恐怖袭击不停出现。以为家财万贯可以买下全世界,偏偏日日提心吊胆、保镖傍身。如此种种,让我们不禁要问,从何时起,生活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在不少人看来,在现代社会城市生活的忙碌和压力下,也许原始社会的日出而作、自给自足才最令人感觉安心可靠,这也让不少人都萌发了重返乡间的念头。

在希腊,几位雅典市民就把家搬到一座小岛上,过起了原始社会般自给自足的日子,由于希腊眼下正处于经济危机困局,这个小“部落”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前来定居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在美国,东南部一些逃离城市的人们建立“自然社区”,他们努力实现自给自足,但又不同外界完全隔绝。

此外,也有像丹麦女子蒂尔德一样,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物质过敏的人,最终只得离开城市,睡帐篷或拖车,露天席地,过着如原始人一般的生活。

其实,什么才是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