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相关规定,即直播平台必须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不能从事直播业务,要求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依法开展直播服务。也就是说,从今以后,网络直播机构都需要“持证上岗”了。
“我刚给直播平台的工作人员沟通过,他们目前也正在等待进一步的通知,并且希望我们能够随时配合下一步的动作。”大连一位经常在线上进行网络直播的网红向记者透露,以前,她从来没有想过以自己私人身份参与的网络直播还要持证上岗这件事。但现在,能不能继续自己刚刚起步的网络直播事业,还要看政策的走向了。
直播平台投资年均增长率300%
根据《通知》,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具有相应资质。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均不得通过互联网开展相关活动、事件的视音频直播服务,也不得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开办新闻、综艺、体育、访谈、评论等各类视听节目,不得开办视听节目直播频道。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总局共颁发588张许可证。这些持证机构大多为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大型视频网站等。在直播领域,目前腾讯、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等综合性网络视频平台与旗下直播平台共用同一个《许可证》。在专业直播平台中,只有少数具备《许可证》,且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名单》显示,这些专业直播网站宣称所持的许可证并非直接指向其网站域名,而是指向其母公司官网等。
2016年被誉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大量资本进入。根据华创证券的预计,2020年中国的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而据不完全统计,知名直播平台的投资2013年约为1.7亿元元,2014年约为7.9亿元,而2015年增长到了23.7亿元,年均增长率在30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出台对于此前备受投资机构青睐的直播行业或造成一定影响。之后的投资会更加谨慎,这对想新建直播平台的企业是一棒重击。而已经进入下一轮融资的平台估值可能会缩水。
小平台生存困境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审批事项服务指南》,新申请单位要求“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且注册资本需在1000万元以上。不过,对于已经获得《许可证》但没有对应许可项目的机构,进一步申请对应许可项目的难度相对较低。
有消息源透露,非国有控股的企业在2008年之前是可以办《许可证》的,但现在只有那些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才能办。新的创业型公司都没有这个证,也不可能有,因为都是2008年之后创立的,又都不是国有控股。现在有证的平台基本都是在2008年之前办的。
正因如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次限令对大公司应该没有太大影响,但对中小公司以及走上创业路的公司而言,基本就是断了生路。后起的直播平台中,只有映客、战旗TV、虎牙等具备了《许可证》,而斗鱼、花椒、熊猫TV等多个直播平台未能查到其拥有《许可证》。
同时,有业内人士透露,《许可证》可以通过收购的方式来获取。比如,去收购一家持证公司,买家就可以持有《许可证》,这是可行的。但是,收购之后这张证本身还是属于被收购公司,收购方需要把自己平台的业务装到这个被收购公司里去,这样才能做直播业务。否则,被收购的公司只是一个子公司,直播业务还在收购方的母公司里面。直播平台在母公司里,这样做还是不合规的,所以收购完了还要考虑业务整合的事情。据悉,此前,此类收购所花去的费用大概在2000万-2500万元左右。但这次重申之后,或将推高这笔费用的价格。
网络主播何去何从
“广电总局规定直播平台和个人必须持证上岗,意味着直播行业将面临较大调整洗牌。”大连一位90后网络主播向记者表示,在他们这些主播们看来,未来除了自己要努力争取获证之外,找到一个大的直播平台“背靠大树好乘凉”至关重要。
多位网红主播向记者表示,新规推出后直播平台将面临分化,有直播资质的视频网站将获得更大益处。当前专业的直播平台获得《许可证》的较少,它们申请《许可证》还需要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刚好能为已有直播资质的视频网站发展提供较大机会,随着竞争显著减少有望赢得更多用户流量。此外,更多持证的主播也将在这段时间入驻有直播资质的视频网站。“但对于我们来说,不少人在微信、微博上已经做了很多公众号和账号,可以通过这段时间慢慢地将直播平台上的粉丝做一导流,”一位粉丝量达到五六万人的主播告诉记者,虽然很多报道中网络主播年收入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但那都是粉丝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多数网络主播的收入还是在几千元上下的,并不会以此为唯一的职业。如果持证要求较高难以申请,他们还会选择其他的载体来做一些网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