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说法》是2005年初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全新法制栏目,专门针对青少年犯罪。该栏目对时效性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是访谈类节目,所以要求现场感强。为了满足栏目要求,我们在《现场说法》的片头结构设计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将每集现场采访的内容提要剪成一个13s的预告片,分3~4个镜头,插在片头的后半部;素材是栏目主持人与犯罪少年的关键性问答:分析校园暴力,分析蓝极速网吧纵火案……每周不同,每期不同;使每期片头既有片头功能、又有本期概要预告的功能,既是片头、又是宣传片;片头中杂志封面内容人物画面做黑白高对比处理。“功能性片头”成功出炉。
创意的过程
创意的过程,就是把栏目内容给创意者的第一心理感受,准确落实到视觉画面和听觉声音,呈现给观众的过程。《现场说法》是《法制进行时》栏目下的一个周播栏目,制片送来了《现场说法》演播室设计的三维效果图,但见许多不同大小的方框竖立在演播室内,它们直棱直角、黑白分明,给了我灵感和启发。《法制进行时》的风格赋予了《现场说法》的灵魂。
在《现场说法》片头的设计中,色彩沿用《法制进行时》的黑白灰与橘红对比色,体现了庄重与威严。这样,既保证了素描效果,又避免了色彩的单调,一抹红色为整个作品增彩。同时,运动主体吸取了《现场说法》新版演播室背景设计中方框的元素,在悬挂方框的深邃的黑灰色空间,远处一线橘色的警灯闪烁跳动,并有几条细白线,在z轴上营造出景深。再加上散点小字及分布在空间中的杂志封面,形成了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和强烈对比。前4s营造出空间,如图1所示。
从第5秒开始,素材画面入镜。将栏目主持人对犯罪少年现场采访的素材画面的三四组镜头进行去色黑白处理,同时提高对比度,以划动的4条白色细线进行画面分割,在流动的橘色光线映衬下“现场说法”标题字入镜,最后3s落幅。如图2所示。
结构设计新尝试
对于功能性片头来说,除了具有常规片头贴近栏目内容、强化栏目品牌、增强栏目识别性的作用以外,它将片头内容具体到周播的每一期内容,集片头和宣传片的功能于一体,充分地发挥了导视的作用。
经过与编导的多次沟通,我们在《现场说法》的片头结构设计中进行全新的尝试。
我们把片头结构分成两大块:(1)在三维环境中搭建一个空间场景,以物体的运动节奏、色彩感来营造一种紧张感:(2)我们将每集节目现场采访的素材内容提要剪辑成一个13s的预告片,分为三四个镜头,插在片头的后半部,是栏目主持人与犯罪少年的关键性问答。
该栏目片头内容每周、每期都不同,前虚后实,先三维环境、后素材,悬念、紧张、环环相扣,紧抓人心。它既是片头,配合栏目播放;又是宣传片,预告本期将要播出的案例内容。对片头中杂志封面内容人物画面也做去色黑白高对比处理,以体现法律黑白分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制作过程
功能性片头结构新颖、功能强大,对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是在高端合成设备flame上完成片头制作的。为了每期及时更新内容、准确对位并保证画面质量,同时为了节省栏目开支,我们帮助栏目组在PC基合成软件After Effect上建立了一种模板,每次更新内容只须替换其中一层,将下期要播出的访谈内容剪出13s,替换上一期素材内容即可。这样既能够保证图像质量,又满足安全、时效的播出要求。
在Flame上制作该栏目的功能性片头中,一共用到7层视频。其中素材画面做去色黑白高对比处理,镜头下方加橙红色光线效果。
用Effects的Action下Surface的叠加方式的Screen,将红光叠在黑白高对比素材上,体现法律的威严。白色细线沿矩形划开,给人以分割镜头的感觉,聚焦案例,深入剖析,是创意的点睛之处。画面中闪烁的警灯效果,是用Illusion中的粒子制作完成的。三维设计制作应用的是3D Max软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制作空间中的方框及杂志封面时,运用了摄像机的广角,获得了场景中物体较大的动势,并加入了Motion Blur运动模糊效果,使画面真实流畅,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