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第十二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录制经验
现代电视技术 | 梁谦亢 | 2009-03-19 09:53

《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是广州电视台精心打造的比较有影响力的综艺节目。该大赛创办于1988年,开始时每两年一届,1998年开始每年一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举办的宗旨是以弘扬优秀文化,选拔影视广告新星。由广州电视台主办的该项大赛一直是培养影视广告新星与演艺人才的摇篮。

《第十二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从2004年5月10日正式开锣,由广州、成都、武汉、昆明、沈阳、西安等地强强联手历时半年,总决赛晚会于11月份举行,参加金帆奖评奖的也正是这台晚会。

《第十二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晚会融会文化精髓,其中有不少亮点:以文化主题打造赛事,以“海上丝绸之路”贯穿整台晚会,充分展示市场发展空间和受众的精神需求。

大赛以“传承东方文化,放飞美丽梦想”的主题,在广州新体育馆举行。整台晚会以一种浓厚的人文风情、热烈而艳丽的色彩、紧凑的节奏以及真人秀的互动模式向世界展示参赛城市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岭南文化。20名入选总决赛的选手穿梭于晚会的多个篇章之间,以她们优美的舞姿、精湛的演技、机智的回答为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晚会。

一 图像

电视影像的要素包括影调、线条、光线和色彩等。具体到综艺节目就是要靠灯光、舞美等多方面来实现这些视觉要素,最后通过摄像机还原给观众,所以好的综艺晚会往往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改变艺术观念,追求创新一直是美在花城大赛节目追求的目标。灯光、舞美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艺术创作、技术质量和电视转播效果。在综艺晚会中往往会大量用到电脑灯、PAR灯、光束灯等来发挥视觉效果,利用光影和色彩的变化来形成视觉语言表达创作意图。

舞美、灯光设计再加上选手的造型形成画面构图的主体,用灯光塑造气氛在美在花城晚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强调大面积色光,利用灯光色彩、节奏、色调的变换来形成视觉冲击力。

大赛晚会无论在舞台设计,还是灯光效果方面都采用了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颜色与图案。例如:在舞台灯光中,利用了较为柔和及透明的颜色,以展现女性柔情似水的一面,而其它环节亦以不同的灯光、图案与主题相配合,借助烟雾和五彩缤纷的光束形成显著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设计使得现场效果非常震撼,但另一方面通过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又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效果,单从技术指标而言,大面积的色光会使图像很容易产生色域报错,无论是在复合色域还是RGB色域。当然色域报错的原因很多,如摄像机的平衡;高饱和度的画面;高光画面;特殊艺术效果等。因此,要实现整体节目质量的提高,对各个工种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艺术创作人员要了解技术所能支持的效果,技术人员也要很好地理解艺术设计和创作意图,才能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

一般来说,复合色域还是RGB色域都有允许的容限设置,如1%或0%等,一般晚会画面都有高光部分,如拍摄到舞台灯光的时候,信号电平很难不超过800mv,所以应该允许一定的容限。

自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举办的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升格为金帆奖后,各省市电视台对于这类评奖都更加重视,从评奖结果可以看到得奖的电视台有40多个,参与的电视台就更多了,可以说评奖是每年技术人员的一件大事,通过这类评选一方面促进了电视台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也对获奖技术人员起到了很大的鼓舞、激励作用,毕竟技术工作多是幕后工作,但也正是这些幕后工作才是对艺术创作的最大支撑。

当然,不[page]光光是为了评奖,实际上每次节目制作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形成合理的、统一的制作流程,这种录制规范不仅仅技术人员在平常的节目录制中应该遵守,节目部门的相关人员也应该遵守,这样才能共同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使得艺术与技术很好地结合在应该一起,才能制作出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节目。节目制作人员积极树立精品意识,要对制作质量优良节目的技术人员给予奖励,更大地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能够获奖也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电视台节目制作系统技术指标、技术维护工作的程度、艺术创作等的水平。这里面涉及到了装备、规模、财力等因素,当然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很重要。

广州台作为城市电视台,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专门人员、制作经费在参评工作上,主要还是立足于前期节目的严格制作,后期进行必要的修改来完成参评工作。经过多年的参加评选工作,可以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电视技术人员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 时码

1. 各种时码的比较

除了图像质量外,节目录制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是时码;另外一个是声音电平的控制。

时码是在60年代发展起来的作为视频和音频的同步信号。不管在视频还是在音频制作中,时码都非常重要。运用时间码进行同步是音频领域中最常用的方法,音频同步信号有三种基本的时码:LTC、MIDI码和数字时钟等。

目前在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流程中,从节目制作、编辑到播出控制都基于时码进行。磁带上记录的每帧信号都分别对应一个地址信号,时码就象一个序列编码,将时间定义为“小时、分钟、秒、帧”,地址信号被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记录在专用的纵向磁迹或插入到视频信号的场消隐内,不仅能记录时间的绝对地址,还可以有其他更多的信息,如不同的标志位、同步序列和校验等。其中,N制的时码分为失落帧和非失落帧等。

CTL码和TC码是两种常用的时间计数编码。CTL码是由专用的CTL磁头在录像带专用磁迹上记录的频率为25HZ的方波脉冲信号。编辑的时候可以通过在基准点清零的办法方便地计算出节目的长度,但是高速走带和磁带磁粉脱落时可能发生脉冲丢失影响编辑精度。

SMPTE时码是60年代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提出的用于对录像带进行编辑的一种绝对地址码。SMPTE规定的TC码包括纵向时码(LTC)和场逆程时码(VITC)。

LTC在视音频中都有应用,录成标准的音频电平。LTC码是二进制码,包含了时间码在内的许多信息。每一帧LTC为一个80bit的数据包,包含了小时、分钟、秒、帧、失落帧以及32位用户自定义位等信息。调制方式采用双相位标志码,自带时钟,能够在大的速度范围内分离时钟和数据,信号极性反转也不影响解码,无直流和低频分量,有利于磁性录放。一般传输使用两线的双绞线;LTC是由固定磁头连续记录在一条专用纵向磁迹上的时间码。LTC由于是音频,重放时信号幅度会随带速的降低而减少,如暂停的时候就是静音。LTC码对录像机的磁头性能要求很高,强的音频兼容能力,在数字媒体如硬盘等,一些由磁带走带等性能引起的现象就不存在。早期的LTC码录制在音频轨上存在不足:如拷贝的时候,音频轨会有信号损失;磁带来回倒的时候会导致高速数字脉冲;如果录在音频轨的LTC录制电平太高会使音频轨间串扰导致节目声的啸叫,所以在LTC码之后产生了VITC码。

场消隐时码(VITC),是把时码信号插入到视频信号的场消隐期间,采用视频磁头记录在视频磁迹上的时间码,并不要求磁带上设置专用[page]的记录磁轨。由于重放的时候不受磁带速度的影响,VITC无论在低带速还是静帧的时候,只要能够读出视频信号就可以解码,适合于快速搜索、快/慢动作、静帧等编辑,设有奇、偶场标志,编辑精度可精确到场(LTC只能精确到帧)。在一场内三次重复记录,并采用纠错码,大大减小了由于磁粉脱落造成的读出误差。VITC码也有一些缺点:VITC必须与视频图像同时记录,在录制视频信号之前或之后不能单独将VITC记录到磁带上。

VITC采用不归零调制方式,每一帧90bit,冗余位可以减少错码的机会,插在场消隐的某一行行正程,每帧记录四行,EBU规定可在一帧的第7至22行或第320至335行中分别选取两行插入,有场标志可以区分奇偶场。通常在第10行和第20行。

VITC在每场起始时被解码,LTC是在每帧末尾被解码,所以在倒带搜索的时候可以,快进的时候很容易就跳过去了,VITC电路相对简单。

时码以两种方式记录在磁带上,一种是独立的磁迹,(通常为最高位置的可

用磁迹),有点象音频,用专门的轨来录制,防止串音与干扰声音;另外一种是作为视频的一部分,如在Betacam SX格式的磁迹中有三条纵向磁迹(控制磁迹、时码磁迹、辅助磁迹)。

2. 节目制作中时码的设置

影响编辑精度的因素很多,如设备老化;未使用时间码进行编辑;录像机或编辑控制器上的主导轴锁定开关(CAPSTAN LOCK)的设置等。

参评带引带的制作要符合规范,时码要在彩条开始处置零,其中包括1分钟(100/0/75/0)彩条的Y、R-Y、B-Y幅度和相位不要超标,1000HZ声音的幅度要符合标准,声画同步,时码要连续等。

在不同的录像机上设置时码的方法有所不同,如在SX的设备上时码的设置:EXT/INT开关设置在INT状态、REGEN/PRESET开关设置在PRESET状态,该机内部时间码发生器开始工作,可以手动预置成任意值:(1)将开关设置在TC位置;(2)按下HOLD键,HOLD指示灯和SEARCH指示灯点亮,最左边的数字开始闪烁;(3)旋转搜索盘,选择改变的数字;(4)按住SEARCH键并旋转搜索盘增加或减少闪烁数字的值;(5)按下SET键予以确定,HOLD指示灯熄灭。使用这种方式,时码始终无法从00帧开始,一般都跳开了十几帧。

磁带的时码不连续可能会导致编辑不入点,可临时选择CTL码编辑,素材时码不连续时可通过单独插入时间码的方式使LTC码连续,但此时的VITC码将保持不变。如果后期编辑中出现LTC与VITC不一致,可将面板上的TC选择开关置于LTC。

最简单的时码置零的方法是将新带放在录像机里,在硬录之后,按RESET来使时码置零,而VITC ON的时候则从01帧开始,VITC OFF的时候时码才从00帧开始,时码的稳定性不如VITC ON的时候,很难找到零帧开始位。对于新带子,一般可以先铺黑场,然后再RESET键使时码从零开始,否则很难使画面和声音都同步,一般硬录的时候带头还没有走稳。DVW的设备则是通过TCGSET按钮来从新设置时码,通过TCGSET设置后录新带子,时码可以从零开始,但前几帧是黑场,并不是彩条。

对于金帆奖参评节目带的录制,引带部分10秒的保护带可以理解为没有磁迹,也可以是黑场,只要是空白的。

一般彩条必须从零帧开始,硬录的话很难保证声画同步,所以可以考虑在带头先铺黑场一段时间,然后再时码复零插入彩条信号,使节目信号的时码从00:01:30:00开始。按照TCGSET按钮置零方法使Digital Betacam的机器时码复零,彩条无法从时间码零开始,从十多帧黑场后才是彩条,可以考虑在硬录的时候RESET时间码[page],而且VITC ON的时候是从01帧开始的,关掉VITC后可以从00帧开始,但是搜索的时候找00帧的位置比较难。

在使用VITC码进行编辑的时候,特别是多个素材输入电脑的时候,VITC码可能会很乱,甚至重叠,在音频设备中,要使用堵塞同步(Jam Sync)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当主设备暂时不稳定时,从设备能够提供它自己的定时。

一般,时码从一个设备(主设备)反馈到另一个设备(从设备)。从设备将跟从主设备传送过来的时间,使用堵塞同步可以使从设备忽略来自主机的时码中的小中断,从而保证了平滑流畅的同步。只要主机的时间码一丢失,从设备就要产生自己的时码,素材采集到电脑里面的时码才不会乱。


<第十二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录制经验
2006年8月10日 9:29 来源:《现代电视技术》

三 声音电平的处理

声音电平的大小也是一个技术人员要考虑的问题。节目录制的时候既要防止声音电平过大,又要避免总体声音电平偏低。音频设备的信号分配是来源于电话设备的设计思路,在电话电路里面,电话(带宽300-4000 HZ)信号可以传输很远的距离而几乎没有损耗能量,为了实现更可靠和高性能的STLs(演播室和发射器链接),贝尔电话推出了功率匹配的概念。

1. 功率匹配(Power Matching)

模拟音频信号有很多参考电平标准如:dBm (1mW提供给600Ω的负载产生等效的电压值)、dBu (0.775 Vrms:root mean square)、dBV (1Vrms);1mW、6mW、10mW、12.5mW和50mW等,参考电平能够达到最小的串音和比较理想的信噪比。在电压匹配系统里面,采用dBu(dB unterminated)来描述音频电平,功率匹配系统则采用dBm来描述。功率匹配的概念建立在600Ω阻抗的基础上,源(演播室)输出、连接电缆和接收端都必须阻抗匹配。阻抗匹配能避免长电缆后的回波损耗引起信号反射污染信号,使脉冲波的轮廓模糊(回波损耗是衡量整个信道部件是否阻抗匹配的指标,差值越大越好)、高频信号的衰落以及不匹配时电缆产生的电抗效应,特别是高频的时候。长电缆如果没有终接好,系统工作频率很高时,当信号的波长与线缆长度相比拟时(如达到1/4波长),会呈现某种电抗效应。

功率匹配系统的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能量的传输,输出级设计成能传送更大的功率,这样会减少不匹配所带来的反射使信号衰落,但是这样会使效率有所浪费。

2. 电压匹配

一般真正要关心的并不是传输功率,而是在大的带宽下传输信号电压,所以就产生了另外一种方法:电压匹配法。80年代产生了电压匹配法克服了功率匹配的一些缺点,电压匹配是比较小的输出阻抗来驱动高阻抗的输入。

数字音频电缆出现了近20年,美国声学工程协会(AES) 及欧洲广播联盟(EBU)确立了一套国际标准:AES/EBU,具体指标如下:频率:3.072Mb/s;特性阻抗:110Ω± 20%。

数字音频双绞电缆与标准模拟音频双绞电缆的关键区别在于特性阻抗指标。标准模拟音频电缆的特性阻抗从45Ω到70Ω。

电压匹配系统中不需要使输入、输出和电缆阻抗相匹配,电压匹配系统里面建议的输出(源)阻抗大约是66Ω,这样会得到最佳的带宽和瞬态响应,输入阻抗应该至少是20KΩ甚至更高。

电压匹配优点有不少,如:

* 更高的带宽。减少趋肤效应(Skin effect):信号的高频沿导体的表面流动,低频沿导体的中心流动,当信号频率提高时,流动电荷会渐渐向传输线的边[page]缘靠近,甚至中间将没有电流通过;以及电介质损耗等;

* 更多的余量;

* 更高的效率。电压匹配减少了对信号源的功率要求,它只消耗了很少的一部分功率在负载上,增加了系统的频率和瞬态响应。

600Ω阻抗的(Standard Operating Level :SOL)是+8dBm,最早用在北美,也有采用SOL:+4dBm的。

最简单的音频监视形式是使用能够显示音频信号幅度的电平表。有两种类型的电平表,即VU(Volume Unit)表和PPM表(Peak Program Meter),如Bell Telephone、CBS和NBC 等公司产生了VU表。VU表和PPM表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它们对音频表现出不同的响应。VU表显示音频信号的平均音量电平,它具有对称的上升和降落时间,其积累时间相对较长(典型值为300ms),积累时间主要由表内指针结构的机械惯性所决定的。0.3s的上升和回落时间特性使VU表产生遮蔽效应,接近人耳的特性。由于VU表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不能对复杂的波形有精确的显示,实际上瞬态的语言和音乐信号比VU平均读数大10VU。VU表是动圈式的声音电平显示设备,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VU的标尺在最大电平的71%设置为0参考电平,读数从+3(最大)到-20(最小);另外一种是100%读数的VU表。VU表的输入阻抗大于7500Ω,对阻抗为600Ω输入源的负载效应很小。

峰值节目电平很容易就超过0VU,应该使设备在削峰前有6dB的余量。在使用相同的音频节目的情况下,PPM表应当比VU表有较低的读数才能使二者等效。PPM表的峰值读数和VU表间有着良好的平均差值,该差值为8dB。在进行音频调整时,VU表的0VU读数在PPM表中应为-8dB。通过这样的调整,两种电平表对音频节目素材在实质上有着相同的读数,但PPM表能对节目峰值电平给出更为可靠的显示。

电压匹配的概念通常使用PPM表,PPM表显示的是音频信号的峰值音量电平,准确地显示音频设备的瞬间状态,一些PPM表可以达到较快的上升时间(10ms)和较慢的回落时间(2.85s),其积累时间为10ms,PPM表中的电子电路用以补偿机械摆动的惯性。

在音频信号取样的过程中,数字音频的最大值是用全1的样值来代表,该值即所谓0dBFS(满刻度分贝)。如果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超出此值,就有可能出现削峰,并在音频信号中产生失真。数字音频还原为模拟信号时,数字音频信号也有可能产生较高的模拟幅度,在转换的过程中,模拟输出级后的低通滤波器会给出较高的模拟幅度信号电平,高于数值所代表的信号电平。因此,大多数音频监视器提供一个内插的音频信号图示,用以指示信号峰值,并给出削峰发生时的指示。除了VU表和PPM表之外,模拟音频监视器上的冲击式电平表和数字音频监视器提供了真实的峰值指示,给出了几乎是瞬时的实际信号峰值,不管间隔时间的长短。

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SOL)电平和表的显示,对于用户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特别对于数字设备更加复杂,因为在削峰前是参考最大的信号电平:0dBFS,所有的信号电平都是负的,通常SOL设在-20dBFS,也就是设备有20dB的余量,而EBU建议的余量是18dB。所以在模拟设备转换过来或者使用惯了VU表的话,转到数字设备会容易混淆,各种仪表数值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各种仪表数值对应关系表

实际中,原有的录制规定都是基于模拟带基础上的,一些模拟电平的参数对于数字设备使用起来并不方便。新的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已经完成,对于声音的动态范围不再象模拟带那样限定,因为有些节目中一些特殊场景的声音效果可能需要电平很小,如果强行提高就不符合这些特殊效果的需求[page],所以新的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定义了数字音频信号电平的上限,将数字音频信号电平定义为小于-7dBFS。

四 小结

从金帆奖评奖结果看,有四十多个电视台获得奖项,广州台虽然有节目获得二等奖,但是获奖的数量很少,一些省级电视台则是获奖很多,可见与他们的差距并不小,这也正是我们努力的动力和压力。

参考文献:

[1]MICHAEL ROBIN.Audio signal distribution methods,Jul 1,2005

[2]LEITCH.VOLTAGE MATCHING IN AUDIO DISTRIBUTION AMPLIFIERS

[3]泰克公司,音频监视

[4]Sony公司,数字录像机说明书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