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40万元的我市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经过临安华数数字电视公司干部员工3个多月的奋战,于近日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共建成26个乡镇、街道广播前端机房,安装音柱喇叭和小音箱3300余只,全市298个村以及自然村80%以上可以收听到市、乡、村三级广播节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农村有线广播曾发展到10万只。但随着有线电视等新媒介的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开始逐年下降,终端喇叭几乎消失殆尽。2006年,我市实施“高音喇叭村村响”工程,但大部份不能转播市调频广播节目,高音喇叭开机时间少,音质不理想,运行不正常。2007年,全市行政村由原来的662个老村撤并调整为298个新村,原来的村级高音喇叭急需要联网改造。为此,市政府决定实施新一轮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并列入市政府2009年重点工作。工程由临安华数数字电视公司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各乡镇、街道为协办单位。
为确保今年6月底完成这项工作,3月中旬,临安华数数字电视公司召开中层干部和各乡镇广播电视站负责人会议,分解落实广播“村村响”建设任务;同时积极筹措资金,采购设备,抢时间完成工程建设规划和图纸设计。3个多月来,华数数字电视公司广播“村村响”项目实施小组和各相关部门、乡镇广电站,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采取倒排时间,倒排计划的方法,起早摸黑抢时间、赶进度,终于提前4个月完成全市乡镇广播机房装配和调频音箱喇叭安装任务。
新建成的我市有线广播“村村响”系统,采用数据广播和调频广播手段,在数字电视公司网络传输总前端接入市广播电视台的“三农”广播节目,采用调频调制器,用106.8MHZ频率,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和宽带信息网络,把市广播节目传送到各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通过设立广播室,分早、中、晚三次开机,插入当地党委、政府广播节目及自动转播市广播节目,经当地乡镇所辖有线电视网络将广播节目传送到各行政村;各村配置电话远程播控调频调制器,将来自镇广播室的节目传输到各村和自然村主要场所以及村干部家中有线电视网络上的直通调频广播喇叭;村干部可以利用固定电话或移动手机通过密码进行紧急情况直播通告,从而实现市、乡、村广播三级贯通、可用和村村广播喇叭覆盖目标。
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的建成将极大地方便农业、农村政策宣传和科普教育,帮助农民了解党的政策、获取致富信息、学习防灾减灾基础知识,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村有重要活动或防台、防汛、防火等紧急情况需要发动村民时,可以通过广播快速通知,为村里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