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四川罗江县有线电视出故障,“广电110”抢修高效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颜婧 张红霞 | 2009-07-16 08:00

一夜雷雨,罗江县200户村民电视信号中断

“收不到电视信号了,"广电110"你们来看一下!”6月29日上午,罗江县新盛镇广电服务中心的求助电话响个不停。受头天晚上雷阵雨的影响,新盛镇东岳村200多户村民家的电视信号中断了。

15分钟后,工作人员米文兵背着工具包和爬电杆用的铁架,赶到故障现场。忙了两三个小时,信号抢通,200多户村民家的电视又热闹起来。原来,罗江县10个镇各配了一个广电服务中心,专门服务当地20多万农村群众。目前,罗江县农村地区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2%,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改变了过去“电视不通、喇叭不响,杆倒线断无人管”的情况,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县级广播电视发展之路。

  新体制扫通广电“盲区”

  2001年乡镇广播电视站与文化站合并后,专项服务效率有所下降。罗江县广电局局长曹传海说,广播线路曾有一段时间中断,田坝里的大喇叭成了“哑巴”,群众意见颇大。“下去调研,老百姓一围就是一大圈。”

  调研达成共识,体制问题是束缚罗江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主要障碍。困境引发创新,必须改革过去“乡县共管、以乡为主”的旧模式,将基层广电服务工作独立出来,由县广电局垂直管理,实行“县镇共管,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这样首先保证了资金与人员的投入使用。

  2006年6月起,罗江县10个镇各开设一个“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由县财政每年补贴一个点1万元,乡镇为中心提供办公、机房场地,县广电局指派工作人员。窗口、队伍、职责、经费保障等管理制度运转起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接下来是解决村民看电视的问题。县广电局采用向厂家分批付款的方式,在2006年底新建了总长250公里的光纤主干网络,将有线电视网络铺设到了农户家门口。2007年,我省启动“村村通”工程,罗江县当年底就实现了全县农村广播电视无缝覆盖。今年初夏,国家广电总局对罗江县广电局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广电110”震后3小时抢通央视信号

  “请各户注意,现在播报养蚕户需要注意的消毒方法......”6月29日上午,新盛镇广电服务中心的机房,一条农技知识通过科技员播报,在田间地头响起。中心工作人员曹传寿告诉记者,农技知识很受欢迎。

  新体制下,新技术也被迅速应用于基层。各中心成立后,县广电局引进新节能技术,每个村用两只高音喇叭,每年总用电极少,“村村都乐意负担,现在全县109个村,每个村都是每天播音3次、共5个小时。”

  当地百姓把中心带给大家的便利服务称作“广电110”。罗江县金山镇连沟村村民蒋明光说:“有天晚上看不到电视,电话打过去都11点过了,但工作人员骑个摩托就赶到了,来去30多里路呢!”

  在曹传海的眼里,新的广电管理体制在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后也显出了奇效。“去年震后,全县广电网络瘫痪,我们30分钟内就派出第一支抢险队伍,3小时内抢通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的节目信号,48小时内在各镇的服务点安装起帐篷广播站,有力地维护了稳定。”

  省广电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罗江县的做法有利于发挥广播电视的喉舌功能,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最基层,同时能有效整合农村广播电视资源,巩固和强化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