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介休市城乡及周边地区活跃着—支民营电影发行放映队,群众称之为——金霞电影公司。该发行放映队是1996年由介休电影公司退休技师乔金霞和他退休的电影放映员妻子焦风英共同组建的一个家庭电影发行放映队。他们全家人员素质高,业务熟悉,技术全面,人人都能执机放映,个个都会检修保养设备,放映时接转片迅速,很少断片失误,赢得观众的广泛赞誉。13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介休市所有的乡镇和全市4/5的学校,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科学种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起到积极作用,深受介休城乡人民的喜爱。
为满足城乡人民和学校的需求,乔金霞每年购买电影拷贝,积少成多,现已拥有300多部电影拷贝,并把16MM影片、35MM影片都打印成目录,以供租片和放映单位及个人选片,同时方便文化主管部门检查。为适应各个层次电影观众的需求,他们购置了16MM电影放映机两台、35MM电影提包机一套、发电机两台,对原有音响设备也进行了更新,大大提升了放映质量,增加了观众满意程度。由于片库存片较多,并按新片、次新片、旧片分别合理收取片租,不仅本市和周边地区放映者前来租片,就连临汾市、吕梁市及忻州市等地也来该发行放映队租片。由于金霞电影发行放映队既映又租,业务相应扩大,充分说明农村群众是喜欢电影的,也说明电影在农村有广阔的前景。
乔金霞常说:“我是个电影放映员,放映机是我的伙伴,拷贝就像是我的孩子,我热爱伙伴、关心孩子,一辈子也离不开他们。”自1955年在山西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电影放映班结业后,他被派到山西省榆次放映队,1962年调入介休工作。从四等放映员成长为一等放映员,放映技师,发电机技师,1989年2月被聘任为技检师,成为介休市电影公司第一个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1996年乔金霞同志退休之后,迅速办起了民营“金霞电影发行放映队”,继续放映电影,他送电影到山乡农村、乡镇学校、社区、养老院和敬老院,配合政府部门“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教育下乡”,他带着影片《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战上海》、《红色娘子军》、《喜盈门》等片跑遍了介休市所有乡镇;他带着《—个都不能少》、《背起爸爸上学》、《女生日记》等影片跑遍了介休市80%的农村学校;在农村放映电影前他都要加放《地膜覆盖》、《巧用化肥》、《巫师的骗术》、《蔬菜大棚》等科教片。由于金霞电影发行放映队采取保本微利经营,放映技术过硬,在介休城乡和周边地区很受群众欢迎,每年放映电影都在120—150场以上。乔金霞退休13年放映电影1560多场,观众达57万多人次。2005年底他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文化部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特向从事电影工作50年以上的老一代电影工作者颁发的荣誉证书、纪念章和慰问信,这就更加坚定了他“抱着电影走到底”的决心和信心。放映电影半个多世纪,同行们说他是“电影放映界的不老松”,也有人说他是“电影放映队伍中的常青树”,还有更多的人说他是“电影放映迷”。
乔金霞是从事电影放映工作54年的老人,除放映电影、改革创新外,还培养了160多位放映员徒弟,不愧是电影队伍中的常青树,堪称是夕阳红里的创业人。如今,乔金霞虽年事已高,但事业心不减,他目前正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活动中的放映工作再展宏图,再做贡献,真正成为一名深受晋中地区人民喜爱的电影放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