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来这里跟新老朋友一起来探讨高清的发展。10年前大家在一起也在讨论,国庆50周年阅兵的时候用高清做转播的实验,一想这个实验很快,已经十年了。有幸经历了整个高清的制作,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99年到2002年或者是2004年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之间,这之前可以称之为高清的成长期,那个时候高清是作为一种高端的很前卫的制作设备出现。那时候所有的制作手段不是很多,包括设备的种类也很少,特别是辅助的设备很少。我们以前做的成本很高,反正那个时候经历了02年世界杯到08年度奥运会之前,应该是高清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印象很深的是IDC所有的厂商已经开始推出产品,那时候高清的产品很少了,包括辅助的设施、器材还有设施的价格都在往下降。
我们那个时候因为战略的考虑,我们在高清制作方面采用了很多方面,通过高标清的差价来换取版权。到了发展期,实际上高标清的差价不是很大了,我们觉得这个越来越难了。到了去年奥运会之后,我觉得中国的高清制作已经完全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刚做完《大宅门》看到节目播出的效果,就想什么时候才能够让大家看到高清的效果。06年的时候做了第一个高清的频道,而且就在06年德国世界杯,我们基本上是全程高清转播的,效果非常的震撼。08年奥运会不用说了,基本上全部都是高清来转播的,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很强的。
另外电视机行业也是这样的,这也是整个发展的过程。就拿现在市场来讲,大家买一个小尺寸的电视剧,除非是受了环境的影响,好象很少买30以下的,基本起步是42寸。整个外部环境和制作的环境来讲,真的是适时推出高清的时机。这个技术上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个制作,前些年还讲有多少电视剧是用高清来拍摄的,现在用标清来拍摄的已经很少了。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制作的惯例,比如说电视剧都是用高清来制作。
中国的高清发展来看,电视剧不断从制作还是播出都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所以我觉得这时候应该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我们应该好好讨论一下,比如说技术的标准,如何用一些参数来分辨高清和标清节目的标准,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些难题或者是一些课题。我相信随着高清技术的发展我们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